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桂萍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带绦虫
  • 16篇绦虫
  • 14篇牛带绦虫
  • 6篇亚洲带绦虫
  • 6篇尾蚴
  • 6篇囊尾蚴
  • 5篇动物
  • 5篇动物感染
  • 5篇实验动物感染
  • 4篇形态学
  • 3篇牛带绦虫亚洲...
  • 3篇小鼠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寄生
  • 3篇寄生部位
  • 3篇虫病
  • 2篇亚洲牛带绦虫
  • 2篇隐孢子虫
  • 2篇隐孢子虫病

机构

  • 20篇黔南民族医学...
  • 7篇贵阳医学院
  • 1篇生物化学教研...

作者

  • 21篇吴桂萍
  • 20篇戎聚全
  • 13篇陈利红
  • 10篇莫兴泽
  • 9篇王红艳
  • 7篇包怀恩
  • 4篇李溥
  • 2篇牟荣
  • 2篇龚莉莉
  • 2篇谢洪书
  • 1篇汪敏
  • 1篇党荣敏
  • 1篇杨丽
  • 1篇李正安
  • 1篇巫佳翠
  • 1篇欧燕芳
  • 1篇何小飞
  • 1篇余跃生
  • 1篇王华
  • 1篇何富刚

传媒

  • 11篇黔南民族医专...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中国兽医寄生...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6
  • 1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实验感染家猪的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观察贵州省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囊尾蚴在猪体内的发育情况。 方法 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孕节直接灌喂当地圈养的 14d龄健康乳猪 8头 ,并以健康乳猪 4头作对照。于感染后 40、5 0、60和 75d分别剖检 ,观察猪体内囊尾蚴的分布、大小、形态及成熟情况。 结果 从感染后 40d起 ,在 6头猪的肝脏表面和实质内共检获 42 1个囊尾蚴 ,多分布在肝实质内 ,其大小为 1.3 4~ 2 .78mm× 1.2 2~ 2 .3 1mm。其余部位未找到囊尾蚴。感染后 40d和 5 0d ,囊尾蚴经胆汁孵育 ,头节翻出率分别为 78.3 %和 93 .4%。感染后 5 0d开始发现钙化的囊尾蚴。囊尾蚴活体观察可见头节上 4个吸盘和活动的顶突。压片染色镜检 ,头节有 4个吸盘和顶突 ,顶突周围发现不完整的两圈点状结构。 结论 根据囊尾蚴的分布、大小、发育时间及形态特征 ,进一步认定贵州省都匀市的带绦虫为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家猪是其可能的中间宿主。
莫兴泽包怀恩戎聚全吴桂萍牟荣
关键词: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实验动物感染家猪形态学
黔南地区农村居民人体隐孢子虫病调查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黔南地区农村居民隐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对黔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1739份农村居民人粪和47份动物粪便标本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黔南地区农村居民隐孢子虫病感染率为2.30%(40/1739),5县(市)在1.01%~5.29%之间,男性感染率2.23%,女性2.39%,0~2岁8.76%(12/137),3~6岁3.76%(7/186),7~12岁1.99%(4/201),13~17岁2.77%(8/289),18岁以上0.97%(9/926)。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以水样便居多。动物粪便污染的土壤CSO阳性率为2.13%(1/47)。结论黔南地区农村居民隐孢子虫病的感染以婴幼儿居多,人群感染率及动物感染率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王红艳戎聚全吴桂萍
关键词:隐孢子虫病感染率流行病学
贵州省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囊尾蚴的寄生部位
2005年
王红艳戎聚全莫兴泽陈利红吴桂萍
关键词:牛带绦虫病囊尾蚴槟榔寄生部位种牛
都匀亚洲带绦虫与从江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牛和猪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比较贵州省都匀亚洲带绦虫与从江牛带绦虫在牛和猪体内的发育情况。方法用都匀带绦虫孕节和从江带绦虫孕节分别灌喂5~33d龄健康乳牛2头和3头、17~23d龄健康乳猪各2头。于感染后25~85d分别剖检、观察牛和猪体内囊尾蚴的分布、大小、形态及成熟情况。结果在感染都匀带绦虫62、85d的2头乳牛肝脏中共检获28个囊尾蚴,其大小为1.16~1.91mm×1.03~1.50mm。在感染都匀带绦虫50、62d的2头乳猪肝脏中共检获67个囊尾蚴,大小为1.28~2.84mm×1.26~2.57mm。两组囊尾蚴仅分布在肝脏且形态特征相同,活体观察成熟囊尾蚴均可见到头节上有4个吸盘和伸缩活动的顶突。压片染色镜检,31%的囊尾蚴顶突略凸,69%的顶突略凹,56%的顶突周围有两圈退化的小钩。在感染从江带绦虫25、35、67d的3头乳牛体内共检获2745个囊尾蚴,为全身分布,大小为0.86~6.52mm×0.66~4.39mm。在感染从江带绦虫50、67d的2头乳猪体内共检获106个囊尾蚴,仅分布于肝脏,其大小为1.08~2.86mm×0.96~2.68mm。从江带绦虫在牛和猪体内的囊尾蚴,活体观察及压片染色镜检,囊尾蚴原头节均未发现顶突和小钩。结论都匀带绦虫为亚洲带绦虫,在牛和猪体内囊尾蚴仅分布于肝脏,其囊尾蚴常具有退化小钩;从江带绦虫为传统牛带绦虫,在牛体内囊尾蚴呈全身分布。
莫兴泽包怀恩戎聚全吴桂萍
关键词:亚洲带绦虫牛带绦虫实验动物感染形态学
亚洲带绦虫实验感染家猪的研究
2005年
目的:观察贵州省亚洲带绦虫囊尾蚴在猪体内的发育情况。方法:用亚洲带绦虫孕节直接灌喂当地圈养的4d龄健康乳猪8头,并与健康乳猪4头作对照。于感染后40、50、60、75d分别剖检,观察猪体内囊尾蚴的分布、大小、形态及成熟情况。结果:从感染后40d起,在6头猪的肝脏表面和实质内共检获245个囊尾蚴,多分布在肝脏实质内,其大小为1.34-2.78mm×1.22-2.31mm,其余部位来找到囊尾蚴。感染后40d和50d,囊尾蚴经胆汁孵育,头节翻出率分别为78.3%和93.4%。感染后50d开始发现钙化的囊尾蚴。囊尾蚴活体观察可见头节上4个吸盘和活动的顶突,项突周围发现不完整的两圈点状结构。结论:根据囊尾蚴的分布、大小、发育时间及形态特征,进一步认定贵州省都匀市的带绦虫为亚洲带绦虫。家猪是其可能的中间宿主。
莫兴泽包怀恩戎聚全吴桂萍牟荣
关键词:亚洲带绦虫实验动物感染家猪形态学
牛带绦虫囊尾蚴头节翻出的实验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猪胆汁、生理盐水中牛带绦虫囊尾蚴翻出情况。方法:用牛带绦虫虫卵感染乳牛66d后剖检收集的囊尾蚴,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胆汁、生理盐水中,37℃恒温箱培养,计算头节翻出率。结果:在不同浓度胆汁、生理盐水中头节翻出率各不相同,最快lmin,且随时间增加,头节翻出率越高。100%和50%胆汁于10min和20min头节翻出率为100%;25%、12%、6%胆汁、生理盐水30min,头节翻出率分别是100%、70%、50%和10%。结论:牛带绦虫囊尾蚴孵化以浓胆汁最佳,同时与胆汁浓度、培养温度、时间有密切关系。
陈利红戎聚全吴桂萍王红艳
关键词:囊尾蚴牛带绦虫
都匀亚洲带绦虫与从江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牛和猪的比较研究
2005年
目的:观察贵州省都匀亚洲带绦虫与从江牛带绦虫在牛和猪体内的发育情况。方法:用都匀牛带绦虫孕节和从江牛带绦虫孕节分别灌喂5-33d龄健康乳牛2头和3头、17-23d龄健康乳猪各2头。于感染后25-85d分别剖解,观察牛和猪体内囊尾蚴的分布、大小、形态及成熟情况。结果:在感染都匀牛带绦虫2、85d的2头乳牛肝脏共检获28个囊尾蚴,其大小为(1.16-1.19/1.03-1.50)mm。在感染都匀牛带绦虫50、62d的2头乳猪肝脏共检获67个囊尾蚴,其大小为(1.28-2.84/1.28-2.57) mm。两组囊尾蚴仅分布在肝脏且形态特征相同,活体观察成熟囊尾蚴均可见到头节上4个吸盘和伸缩活动的顶突。压片染色镜检:31%囊尾蚴的顶突略凸,69%的顶突略凹,56%的顶突周围有两圈退化的小钩;在感染从江牛带绦虫25、35、67d的3头乳牛体内共检获2 847个囊尾蚴,为全身分布,其大小为(0.96-6.52/0.66-4.39)mm。在感染从江牛带绦虫50、67d的2头乳猪体内共检出106个囊尾蚴, 仅分布于肝脏,其大小为(1.08-2.68/0.96-2.68)mm。从江牛带绦虫在牛和猪体内的囊尾蚴,活体观察及压片染色镜检,其原头节均未发现顶突和小钩。结论:都匀牛带绦虫为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在牛和猪体内囊尾蚴仅分布于肝脏,其囊尾蚴常具有退化小钩。从江牛带绦虫为传统牛带绦虫,在牛体内囊尾蚴为全身分?
莫兴泽包怀恩戎聚全吴桂萍
关键词: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牛带绦虫实验动物感染形态学
从江及都匀地区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猪牛后从囊尾蚴寄生部位鉴别虫种
2005年
目的:观察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的寄生部位分布及其形态。方法:取贵州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病人3节孕节(30 000-40 000虫卵)直接喂养14d龄约克种乳猪2头和17d龄Holsitin 乳牛2头于62、67d剖杀,观察囊尾蚴分布、形态,测量大小,观察成熟情况。结果:都匀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猪、牛,其囊尾蚴寄生在肝脏。从江牛带绦业实验感染牛,其囊尾蚴寄生在全身肌肉,感染猪则仅寄生在肝脏。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猪、牛后,两者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的猪囊尾蚴原头节有两圈类似小钩的点状结构,而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猪、牛头节无小钩。结论: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后囊尾蚴的寄生部位及其原头节小钩的差异,可以证实都匀牛带绦虫是亚洲牛带绦虫。
王红艳戎聚全莫兴泽陈利红吴桂萍
关键词: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牛带绦虫实验动物感染
贵州两种牛带绦虫感染免疫抑制小鼠生化指标的动态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贵州省两种牛带绦虫感染小鼠生化指标动态改变。方法将鉴定确认的都匀亚洲带绦虫和从江牛带绦虫成熟孕节内虫卵分别经次氯酸钠孵化后经皮下注射、感染小鼠,同时用地塞米松(1mg/d)皮下注射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在40、60、75d剖杀,取血检测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结果肝功能TP、ALB、ALT、ALT、ASP随着感染时间延长有明显变化,肾功能指标BUN、CREA、UA,心肌酶CK、LDH明显升高,且随着囊尾蚴寄生时间延长,各种生化指标呈倍数递增。结论都匀牛亚洲带绦虫与从江牛带绦虫感染小鼠随时间延长,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都有明显改变,引起生化指标明显改变。
龚莉莉戎聚全林开颜陈利红吴桂萍
关键词:牛带绦虫小鼠生化指标
都匀亚洲牛带绦虫和从江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牛的免疫功能研究
2006年
李溥包怀恩戎聚全欧燕芳张涛吴荣吴桂萍卢曙琴谢洪书
关键词:亚洲牛带绦虫免疫功能变化免疫功能改变病理研究毒理作用囊尾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