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霞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3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
- 2024年
-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汇总和分析,以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3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ISPED成员单位细菌室,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22年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分离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结果2023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58335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占40%和60%。前5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4.5%)、肺炎链球菌(12.4%)、金黄色葡萄球菌(11.8%)、流感嗜血杆菌(10.2%)和卡他莫拉菌(6.4%)。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最主要分离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和大肠埃希菌(14.4%)。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标本来源(47.1%),最主要分离株为肺炎链球菌(24.3%)和流感嗜血杆菌(19.4%)。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的比例较高,分别为74.7%和98.6%。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高度耐药。脑脊液来源和非脑脊液来源的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3.2%和9%。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77.2%。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3.7%、8.1%和30.8%。新生儿组CR-PA的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组(19.7%vs 7.4%,P<0.01),而CR-AB检出率低于非新生儿组(23.2%vs 32.1%,P<0.05)。新生儿组CR-AB对多种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非新生儿组(P<0.05)�
- 付盼王传清俞蕙吴霞许红梅景春梅邓继岿王红梅华春珍陈英虎周明明陈益平杨锦红李继安王世富曹清王星邓慧玲蔡慧君郝建华周宇阳黄园园项红霞卓志强黄美恋
- 关键词:细菌耐药儿童
-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1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被引量:27
- 2022年
-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监测中国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迁和耐药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3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21年标准。各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和方法,每年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资料,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结果2021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63508株临床有效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9.9%和60.1%。前10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2.7%、肺炎链球菌12.3%、金黄色葡萄球菌11.6%、流感嗜血杆菌11.4%、卡他莫拉菌6.5%、肺炎克雷伯菌5.2%、铜绿假单胞菌4.0%、表皮葡萄球菌3.7%、鲍曼不动杆菌2.4%和化脓性链球菌2.1%。不同年龄组的主要分离菌分布不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新生儿中分离率最高(18.7%),肺炎链球菌是>28 d至5岁儿童主要分离菌(13.6%~20.8%),大肠埃希菌是>5岁儿童最主要分离菌(22.4%)。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为9.6%。多重耐药菌(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4.6%、14.8%、6.7%和30.7%,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AB在非新生儿组检出率较高,CR-PA和CR-AB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在非新生儿组中均明显高于新生儿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3.2%。结论2021年MDROs�
- 付盼王传清俞蕙吴霞许红梅景春梅邓继岿王红梅华春珍陈英虎陈学军张婷张泓陈益平杨锦红林爱伟王世富曹清王星邓慧玲曹三成郝建华高巍黄园园项红霞卓志强黄美恋
- 关键词:细菌耐药儿童
-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0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被引量:33
- 2021年
-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代表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目的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要求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条件和方法,要求以统一格式上报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和细菌耐药资料,汇总数据后统计中国大陆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菌株资料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11所三级甲等儿童教学医院,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20)判断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科菌群分布特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重点为多重耐药菌(MDROs)在儿科群体中的检出情况。结果共对42786临床分离株进行监测,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8.5%和61.5%。前5位分离株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6.4%)、金黄色葡萄球菌(12.6%)、肺炎链球菌(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3%)和肺炎克雷伯菌(7.0%)。新生儿组前3位主要致病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3%)、大肠埃希菌(18.6%)和肺炎克雷伯菌(13.2%),非新生儿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6.2%)、金黄色葡萄球菌(11.7%)和肺炎链球菌(11.2%)。呼吸道标本的比例由2019年的53.9%降至2020年的45.2%。MDROs对临床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4.9%、9.5%和33.5%,其中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高于非新生儿组(19.4%vs 9.2%),CR-AB在新生儿组的检出率低于非新生儿组(14.8%vs 37.1%);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31.5%和75.9%。结论2020年MDROs在儿童患者中的总体检出率�
- 何磊燕付盼吴霞王传清俞蕙许红梅景春梅邓继岿王红梅华春珍陈英虎陈学军张婷张泓陈益平杨锦红林爱伟王世富曹清王星邓慧玲曹三成郝建华高巍黄园园
- 关键词:细菌耐药儿童
- 常规血液检查在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价值
- 目的:评价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纸片法血糖在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感染科收治的已经确诊的920...
- 王文婕吴霞俞蕙严卫丽
-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患者
- 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性多中心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了解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协作组(ISPED)11家医院住院的452例MRSA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分析患儿一般情况、高危因素、抗菌药物治疗、预后,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感染型别的临床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别,不同感染型别抗菌药物敏感性差异。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52例患儿中男264例、女188例,年龄为2日龄~17岁,其中≤1岁233例(51.5%)、>1~3岁79例(17.5%)、>3~5岁29例(6.4%)、>5~10岁65例(14.4%)、>10岁组46例(10.2%)。发病月份较多的为12月份(55例,12.2%)、2月份(47例,10.4%)、11月份(46例,10.2%)、1月份(45例,10.0%)、3月份(40例,8.8%)。社区获得性MRSA 335例(74.1%),医院获得性MRSA 117例(25.9%)。174例(38.5%)患儿存在基础疾病或长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史。209例(46.2%)患儿本次住院接受医疗侵入置管。182例(40.3%)患儿入院前3个月有β内酰胺类、糖肽类、大环内酯类、碳青霉烯类、噁唑酮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使用史。临床疾病以肺炎最常见(203例),然后依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133例)、脓毒血症(92例)、深部组织脓肿(42例)、骨髓炎(40例)、化脓性关节炎(26例)、化脓性脑膜炎(10例)等。≤1岁组患儿肺炎的比例高于>1~3岁组、>3~5岁组、>5~10岁组、>10岁组[57.5%(134/233)比30.4%(24/79)、31.0%(9/29)、38.5%(25/65)、23.9%(11/46),χ2=17.374、7.293、7.410、17.373,P均<0.01]。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比例高于医院获得性MRSA[33.4%(112/335)比17.9%(21/117),χ2=10.010,P=0.002],而所致肺炎比例则低[42.1%(141/335)比53.0%(62/117),χ2=4.166,P=0.041]。≤1岁组入院后首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高于>1岁患儿[(15±8)×109/L比(13±7)×109/L,t=2.697,P=0.007],而≤1岁组C反应蛋白�
- 吴霞俞蕙何磊燕王传清许红梅赵瑞秋景春梅陈英虎陈静邓继岿施君林爱伟李莉邓慧玲蔡慧君陈益平温正旺杨锦红张婷肖芳菲曹清黄卫春郝建华张聪慧黄园园冀旭峰
- 关键词:疾病特征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儿童
- 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及分子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临床及分子学特征.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因MRSA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ecA、杀白细胞素(PVL)基因在MRSA菌株中的分布情况;多重PCR法检测MRSA SCCmec分型.结果 (1)37株MRSA中,21株来源于医院(HA-MRSA),16株来源于社区(CA-MRSA).MRSA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最多.(2)CA-MRSA感染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严重者亦可引起肺炎、败血症等,而HA-MRSA感染更具侵袭性,其多引起肺炎、败血症,亦可引起脑膜炎.MRSA感染所致发热患儿中,与CA-MRSA感染者热程(4 d)相比,HA-MRSA感染者表现出更长的热程(10.5 d),HA-MRSA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63.00 mg/L)较CA-MRSA(9.50 mg/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70,P<0.05).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7株MRSA中,mecA基因的检出率为100%.SCCmec分型以SCCmecⅢ型最多见,共17株,其次是SCCmecⅣ型8株,SCCmecⅡ型1株,未分型11株,未发现SCCmec Ⅰ、V型.其中,在21株HA-MRSA中,SCCmecⅢ型最多见,为15株,SCCmecⅣ型1株,未分型者5株;在16株CA-MRSA中,SCCmecⅣ型最多见,为7株,Ⅲ型2株,Ⅱ型1株,未分型者6株.(4)37株MRSA中,PVL基因阳性28株,在HA-MRSA中为17株(81%),在CA-MRSA中为11株(69%),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35,P>0.05).结论 HA-MRSA与CA-MRSA相比,其感染更具侵袭性,所致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更高;CA-MRSA主要为SCCmecⅣ型,而HA-MRSA主要为SCCmecⅢ型;PVL毒力基因检出率高.
- 吴霞王传清严秀峰王爱敏何磊燕糜祖煌俞蕙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儿童
- 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 了解儿童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基因携带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状况.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因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中采集标本分离的MRSA株.PCR法检测mecA、ermA、ermB、ermC、aac(6')/aph(2")、aph(3')-Ⅲ、ant(4',4")和qacA基因,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数据统计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37株MRSA中,mecA基因均阳性;ermB阳性9株,占24.3%,而ermA、ermC均为阴性;aac(6’)/aph(2")阳性21株,占56.8%;aph(3')-Ⅲ阳性10株,占27.0%;ant(4',4")阳性6株,占16.2%;qacA阳性9株,占24.3%.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中aac(6’)/aph(2")的检出率为85.7%,明显高于社区获得性MRSA (CA-MRSA)的18.8%(x2 =60.340,P=0.000).37株MRSA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呋辛耐药率均为100.0%,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CA-MRSA和HA-MRSA对庆大霉素(12.5%比81.0%,x2=17.033,P=0.000),左氧氟沙星(31.2%比71.4%,x2=5.903,P=0.017),利福平(6.2%比61.9%,x2=11.959,P=0.001)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携带aac(6')/aph(2")株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未携带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757,P=0.000).结论 儿童临床分离的MRSA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表现出多重耐药性.HA-MRSA与CA-MRSA相比,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和耐药基因携带率更高.
- 吴霞王传清严秀峰王爱敏何磊燕糜祖煌俞蕙
- 关键词:甲氧西林抗药性药物耐受性基因儿童
-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分析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DS)的临床和基因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的SD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SD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基因特征及治疗。结果患儿,男,14月龄。以反复肝功能异常为首发临床表现,伴生长发育落后、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L,无典型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四肢长骨X线表现骨龄落后伴骨质密度异常,腹部CT无胰腺脂肪化。基因测序结果提示患儿SBDS基因c.258+2T>C纯合变异。结论SDS典型表现为胰腺脂肪化和外分泌不足,血象异常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和骨骼异常。对疑似患儿及时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 王璐俞蕙吴霞
- 关键词:肝功能异常基因检测
- 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ABM)的病原菌组成、临床特征、疾病转归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15岁的1 610例ABM患儿的病原菌分布、颅内影像学并发症、疾病转归等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按年龄分为<28日龄、28日龄至<3月龄、3月龄至<1岁、1~<5岁、5~<15岁组;根据临床特征及脑脊液检查指标, 分为病原学确诊组及临床诊断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精确四格表法或非参数检验。结果 1 610例ABM患儿中男955例、女650例, 5例未提供性别信息;发病年龄1.5(0.5, 5.5)月龄。<28日龄588例, 28日龄至<3月龄462例, 3月龄至<1岁302例, 1~<5岁156例, 5~<15岁101例, 1例未提供年龄信息。<28日龄及28日龄组至<3月龄组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38.8%(95/245)、31.5%(70/222)]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7.8%(68/245)、35.1%(78/222)];3月龄至<1岁组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 检出率依次为34.3%(61/178)、14.0%(25/178)及13.5%(24/178);1~<5岁组及5~<15岁组患儿首位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 检出率分别为67.9%(74/109)及44.4%(16/36)。9.7%(19/195)的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共收集脑脊液标本1 598例, 脑脊液及血培养阳性率依次为32.2%(515/1 598)、25.0%(400/1 598), 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和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分别是38.2%(126/330)和25.3%(21/83)。4.3%(32/737)病原学确诊组患儿首次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正常。1 610例ABM患儿中常见的颅脑影像学并发症是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349例(21.7%)、脑积水233例(14.5%)、脑脓肿178例(11.1%)和脑血管疾病(包含脑软化、脑梗死、脑萎缩)174例(10.8%)。不良结局166例(10.3%), 其中死亡32例(2.0%), 1岁内死亡24例;复发37例(2.3%), 3周内复发25例。病原学确诊组ABM患儿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脑脓肿和脑室管膜炎发生�
- 王彩云许红梅田姣洪思琦刘钢王思璇高峰刘静刘芙蓉俞蕙吴霞陈必全沈芳芳郑帼余婕舒敏刘露杜丽君李佩徐志伟朱蒙权黄丽素黄河玉李海波黄园园汪东吴芳白松婷唐京京单庆文兰连成朱春晖熊艳田健美吴佳慧郝建华赵惠娅林爱伟宋双双林道炯周琼花郭钰萍吴谨准杨晓庆张新华郭颖曹清罗丽娟陶仲宾杨文凯周永康陈源封丽洁朱国龙张艳虹薛萍李小琴汤正珍张德会苏学文曲政海张颖赵仕勇祁正红庞琳王彩英邓慧玲刘兴楼陈英虎舒赛男
- 关键词:儿童脑膜炎细菌性多中心研究
-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2022年儿童细菌耐药监测被引量:6
- 2023年
- 背景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每年对纳入的12家成员单位的儿童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儿童感染性病原学变化和耐药现状。目的分析2022年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旨在指导儿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菌株来源于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ISPED成员单位细菌室,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或扩散纸片法,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test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22年标准。主要结局指标儿童人群菌群分布特征及主要分离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多重耐药菌(MDROs)的检出情况。结果2022年ISPED单位共分离到50399株临床菌株,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比例分别为38.8%和61.2%。前10位分离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4.3%)、流感嗜血杆菌(11.8%)、金黄色葡萄球菌(11.4%)、肺炎链球菌(11.3%)、卡他莫拉菌(7.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8%)、肺炎克雷伯菌(5.3%)、铜绿假单胞菌(4.4%)、鲍曼不动杆菌(2.3%)及粪肠球菌(2.1%)。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学龄期和青春期儿童主要分离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婴儿主要分离菌,肺炎链球菌是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主要分离菌。青霉素不敏感菌株(PNSP)在脑脊液和非脑脊液来源肺炎链球菌中的比例分别为88.9%和6.6%。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32.8%、4.5%、7.6%和24.3%。MRSA、CRE和CR-PA在新生儿组检出率分别为33.2%、6.4%和11.3%,高于非新生儿组的32.6%、4.2%和7.5%;CR-AB在新生儿组的检出率为10.9%,低于非新生儿组的26.3%。结论2022年MDROs检出率较往年呈现下降趋势,应高度警惕和防范MRSA、CRE和CR-PA在新生儿中的定植、感染与传播。
- 付盼王传清俞蕙吴霞许红梅景春梅邓继岿王红梅华春珍陈英虎陈学军陈益平杨锦红林爱伟王世富曹清王星邓慧玲曹三成郝建华高巍黄园园项红霞卓志强黄美恋
- 关键词:细菌耐药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