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丰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硬化
  • 4篇代偿
  • 4篇失代偿
  • 3篇人脐
  • 3篇人脐带
  • 3篇人脐带间充质...
  • 3篇脐带间充质干...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代偿性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早期诊断价值
  • 2篇失代偿肝硬化
  • 2篇失代偿性
  • 2篇撕裂伤
  • 2篇皮肤
  • 2篇裂伤
  • 2篇慢性

机构

  • 11篇解放军第八五...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周丰
  • 10篇傅青春
  • 9篇王晓今
  • 8篇施莉琴
  • 8篇陈成伟
  • 7篇李莉
  • 7篇倪鎏达
  • 5篇李震宇
  • 5篇臧祖胜
  • 3篇金银鹏
  • 3篇陈今伟
  • 3篇杨峻
  • 3篇姜婷
  • 2篇吴银霞
  • 1篇张懿
  • 1篇程明亮
  • 1篇陈华丽
  • 1篇孙双双

传媒

  • 6篇肝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剂量递增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剂量递增外周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剂量递增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的安全性研究,随访观察期1年。入组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通过外周静脉输注hUCMSCs,输注剂量分为三个级别,即5×107个/次、1×108个/次和2×108个/次,从低剂量级开始,每个级别患者需接受3次同等剂量细胞的输注,按严格规定进行剂量升级。相关不良事件(AE)评价采用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I-CTC AE4.0标准。干细胞制备有严格质控,每次输注的干细胞均可溯源。试验严格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规范(GCP)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1)共20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纳入研究,显示静脉途径输注hUCMSCs有良好耐受性,最大耐受剂量为2×108个/次;(2)输注后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肾功能等均无异常;(3)20例患者共观察到516次AE,最常见与干细胞输注可能相关不良事件有发热、胆红素升高、PT延长、血小板降低等,AE的发生率不随细胞剂量升高而升高;(4)共观察到21起严重不良事件(SAE),仅1例SAE(PT延长)与hUCMSCs输注可能有关,且4 d内自行缓解,该患者至今存活;(4)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SF-36评分由基线109上升至127,P<0.05);(5)肝功能改善:前白蛋白由基线74.55 mg/L上升至104.61 mg/L(P<0.01);白蛋白由基线29.50 g/L上升至34.94 g/L(P<0.01);白球蛋白比由基线1.01上升至1.22(P<0.01);TBil由基线52.59μmol/L下降至40.02μmol/L;CTP评分由基线9.10下降至7.61(P<0.05);MELD评分由基线15.18下降至13.46。(6)1年生存率90%,随访至2年时无一例发生肿瘤。结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静脉途径输注hUCMSCs是安全的,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hUCMSCs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改善患者临床表现。随访2年无肿瘤发生。
傅青春姜舒王晓今罗朝霞倪鎏达叶圣勤李莉陈进进施莉琴汪照静周丰刘沐芸臧祖胜佳娜李震宇胡祥陈成伟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代偿性肝硬化安全性
血清抗HBc-IgM检测值对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成人急性乙型肝炎(AHB)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CHB-AE)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抗HBc-IgM抗体滴度值(s/co值)对急性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入院的乙型肝炎患者共155例。其中124例确诊为AHB,31例为CHB-AE。收集并整理相关的临床数据,临床表现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绘制s/co值在区分AHB和CHB-A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得到s/co值在区分AHB与CHB-AE的cut-off值。结果(1)AHB组和CHB-AE组患者血清ALT均值分别为(1564±1037)IU/L和(695±553)IU/L,两组间ALT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2)AHB组1月内HBsAg定量明显下降者有89例,约占入院HBsAg阳性患者的61%,CHB-AE组中无明显下降的病例;(3)AHB组的s/co值明显高于CHB-AE组。结论 AHB和CHB-AE组的s/co值测定可有效区分AHB和CHB-AE患者,当s/co值>11.79,患者为AHB的可能性较大,若同时伴有高水平ALT且HBsAg定量在1个月内明显下降,更支持AHB的诊断。
周丰姜婷李莉杨峻施莉琴傅青春王晓今倪鎏达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M
不同介入模式治疗伴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伴失代偿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不同介入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内科治疗稳定后,132例伴肝功能失代偿HCC患者接受不同介入模式治疗;3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A组),54例采用肝动脉节段性化疗栓塞治疗(S-TACE,B组),42例采用S-TACE后序贯射频消融(RFA)和无水乙醇局部注射(PEI)的综合介入治疗(C组)。结果随访3~48个月,A组、B组和C组患者AFP复常率分别为23.3%、60.5%(P<0.05)和75.0%(P<0.01),瘤体缩小(>50%)分别占8.3%、31.5%(P<0.05)和54.8%(P<0.01和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个月、9.4个月(P<0.05)和14.1个月(P<0.01和P<0.05),累计生存率6个月分别为22.2%、51.8%(P<0.05)和78.6%(P<0.05和P<0.01),12个月分别为5.6%、31.5%(P<0.05)和40.5%(P<0.05),24个月分别为0、9.3%和19.1%(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包括HBVDNA在内的14项因素与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ICGR15、门静脉癌栓、治疗模式及AFP术前升高者介入治疗后变化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综合介入治疗是伴肝功能失代偿HCC的有效治疗方法,对HBVDNA阳性患者应该考虑抗病毒治疗。
倪鎏达傅青春陈成伟王晓今周丰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法
熊去氧胆酸治疗中重度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中重度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疗效。方法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依照国际严重不良反应协会(iSAEC)关于DILI的生化学诊断标准,筛选出近五年明确判断为中重度DILI患者79例,其中,治疗组37例,采用常规保肝降酶加UDCA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保肝降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临床分型对UDCA临床疗效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基线的主要指标均有可比性,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好转,第2周开始治疗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下降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胆汁酸下降差值于第3周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8)。TBil、DBil和胆汁酸的动态曲线提示治疗组各指标的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肝细胞型DILI患者中,两组TBil、DBil、GGT和胆汁酸的动态曲线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下降斜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UDCA可加快中重度DILI患者TB、DB、胆汁酸和GGT的恢复,在肝细胞型病例中疗效可能更好,但需持续治疗2周以上。
孙双双吴银霞王晓今倪鎏达姜婷金银鹏施莉琴周丰李莉李震宇臧祖胜陈成伟傅青春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熊去氧胆酸
血清抗HBc-IgM检测值对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成人急性乙型肝炎(AHB)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CHB-AE)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抗HBc-IgM抗体滴度值(s/co值)对急性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至2...
周丰姜婷王晓今倪鎏达杨峻施莉琴李莉傅青春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
表现为范可尼综合征的阿德福韦酯相关慢性肾脏病15例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对15例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ADV)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合并范可尼综合征进行分析,并对早期发现ADV 的肾毒性和避免引发范可尼综合征提出监测和防治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在解放军第八五医院南京军区上海肝病研究中心因长期服用 ADV 而确诊为范可尼综合征的15例患者,服药剂量均为10 mg/d,平均服药时间4.72年,平均服药至症状出现时间为3.22年。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全身多处骨及关节疼痛,4例伴夜尿增多。所有患者血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2例存在低尿酸血症,12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9例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4例患者进行了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C)检测,3例增高;7例患者出现尿蛋白阳性,8例尿糖阳性;11例患者双能 X 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提示骨质疏松。转归:确诊后均停用 ADV,改用恩替卡韦0.5 mg/d 继续抗病毒治疗。所有患者骨痛均在2~8个月后明显缓解;5例停药后2~12个月血磷恢复正常;12例血尿酸降低的患者中有6例在1~11个月恢复正常;9例碱性磷酸酶增高者有2例分别于1、12个月恢复正常,其余较停药前明显下降;7例尿蛋白阳性患者中2例分别在停药后4、19个月蛋白尿消失;8例尿糖阳性的患者有2例分别于停药后4、7个月转阴。结论与以往的文献报道不同,ADV 除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低磷血症、低尿酸血症等近端肾小管联合功能缺陷所致的范可尼综合征外,尚可引起肾小球损伤。对 ADV 应用超过1年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磷、肌酐、尿酸、Cys-C 及 GFR。应用 ADV 治疗者应避免同时应用其他具有肾毒性的药物,一旦出现肾损伤,要及时更换为其他抗病毒药物或者根据 GFR 水平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王晓今傅青春臧祖胜施莉琴李震宇周丰李莉陈华丽陈成伟
关键词:范可尼综合征阿德福韦酯慢性肾脏病
以表现为黄疸、脾肿大和胆石症的地中海贫血1例
26岁男性,临床特点为黄疸、脾大、贫血、胆石症、家族成员有胆石症病史,经基因检查诊断为β-地中海贫血,肝脏活检病理特点:肝细胞内弥漫性铁锈色颗粒沉着,Perls blue显示含大量铁沉着,Reti&Masson显示门管区...
周丰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黄疸脾大胆石症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多柔比星处理HepG2细胞株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多柔比星(DOX)处理HepG2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索核转录因子(NF)-κB p65、Bcl-2在DOX单药及联合GSH诱导HepG2细胞凋亡后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实验分4组,空白组:培养液,对照组:培养液+HepG2细胞+RPMl l640培养基,DOX组:培养液+HepG2细胞+DOX,DOX+GSH组:培养液+HepG2细胞+DOX+GSH。MTT法检测HepG2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F-κB p65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NF-κB p65及Bcl-2的表达。结果 (1)DOX组和DOX+GSH组作用细胞24 h、48 h、72 h均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增殖,DOX组抑制率显著高于DOX+GSH组(P<0.05),且抑制率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对照组凋亡率为(0.733±0.153)%,DOX组凋亡率为(28.400±0.007)%,DOX+GSH组凋亡率为(15.500±0.006)%;DOX组、DOX+GSH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OX组与DOX+GS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在处理细胞24 h后,DOX+GSH组NF-κB p65mRNA表达显著高于DOX组(P<0.05)。(4)DOX组NF-κB p65、Bcl-2表达较对照组增高,DOX+GSH组表达较DOX组表达增高。结论 GSH与DOX联合使用可导致DOX化疗效果下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进一步上调NF-κB p65和Bcl-2的表达实现的。临床上使用DOX化疗的肿瘤患者应避免同时使用GSH。
张懿倪鎏达周丰杨峻程明亮傅青春陈成伟吴银霞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多柔比星人肝癌细胞株HEPG2
Denver管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转归分析
目的评价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PVS)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12年6月,运用Denver管PVS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25例,并进行5~12年长期随访,本文就近远期疗...
傅青春王晓今倪鎏达陈今伟施莉琴周丰史强陈成伟
文献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严重失代偿肝硬化伴皮肤广泛撕裂伤1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严重肝硬化失代偿期伴皮肤广泛撕裂伤患者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试验性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多点、多次注射于皮肤创面周围,同时联合静脉输注治疗。结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10d,患者皮肤创面周围皮肤水肿消退,渗出减少,肉芽组织及皮岛生长明显,治疗后23d创面完全愈合;患者CTP及MELD评分分别由入院时的10分及8.31分降至皮肤创面愈合时的7分及5.03分。结论采用局部注射联合全身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失代偿合并皮肤损伤,可明显加快创面愈合,促进大面积破溃皮肤的再生。
臧祖胜傅青春陈今伟李震宇李莉金银鹏周丰施莉琴陈成伟王晓今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肝硬化皮肤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