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兆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棉花
  • 6篇育种
  • 6篇黄萎病
  • 4篇陆地棉
  • 3篇杂种
  • 3篇致病力
  • 3篇轮枝
  • 3篇轮枝菌
  • 3篇抗病
  • 3篇抗性
  • 3篇大丽轮枝菌
  • 2篇性状
  • 2篇雄性不育
  • 2篇杂种优势
  • 2篇种质
  • 2篇抗病性
  • 2篇抗性遗传
  • 2篇基因
  • 2篇分子标记
  • 2篇不育

机构

  • 1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专科...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东台市种子公...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篇周兆华
  • 9篇张天真
  • 8篇潘家驹
  • 5篇闵留芳
  • 4篇郭旺珍
  • 4篇朱协飞
  • 3篇孙敬
  • 3篇唐灿明
  • 3篇陈兆夏
  • 2篇刘康
  • 2篇袁有禄
  • 1篇吴元奇
  • 1篇蒋伟民
  • 1篇陈于和
  • 1篇沈新莲
  • 1篇王学德
  • 1篇蒯本科
  • 1篇蒋建雄
  • 1篇胡凤萍
  • 1篇郭小平

传媒

  • 4篇棉花学报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棉花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花RGAP、DGAP和DDRT标记的定位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根据本实验室已克隆的RGAs和DGAs,设计48条RGAs和4条DGAs特异引物,以"海7124×TM-1"组合的BC1群体为材料把5个RGAP和2个DGAP标记定位到棉花的染色体上;以一个高抗黄萎病陆地棉品系5026为材料,在接种黄萎病菌后不同时期提取根部RNA,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技术,获得164个差异片段,根据这些片段设计34对DDRT引物。用已构建好的"海7124×军棉1号"组合的F2群体,将3个RGAP和5个DDRT定位到了相应的染色体上。用Joinmap3.0软件把两张连锁图谱整合为一张图谱,并将这些标记与抗黄萎病QTLs进行连锁分析。
杨昶高玉龙胡重怡周兆华郭旺珍张天真
关键词:棉花
陆地棉品种对多个大丽轮枝菌菌株的抗性分析被引量:4
2001年
对几个陆地棉黄萎病抗源用多个菌株分别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对不同菌株的抗性可能是由不同基因决定的。例如R01中有多个抗不同大丽轮枝菌菌株的抗病基因;R18能抗4个落叶型菌株,且表现一致,这说明R18的抗病基因与R01的抗病基因在本质上可能不同。R01和R03中的2个株行能抗或耐所有试验用菌株尤其是落叶型菌系。R18的选择过程为选育棉花高抗黄萎病品种提供了可能参考的实例。抗源材料的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品种或株行的抗性鉴定必须进行两次以上,在感病株行中分离出来的抗病单株,是新品种、新材料的希望所在,也是不能遗传的假抗病材料(诱导性抗病)的最大怀疑对象。
周兆华戴新潘家驹张天真陈兆夏
关键词:陆地棉大丽轮枝菌致病力抗病性
陆地棉5个突变基因的标记与定位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以3个陆地棉突变体材料T582、T586、ml分别与海7124杂交获得的F2作为标记群体,对红株(R1)、花粉颜色(P1)、芽黄(v1)、花瓣叶(ml)、丛生铃(cl1)这5个表型性状进行基因定位,用Mapmaker/Exp3.0b进行连锁分析,将红茎基因(R1)定位于第16条染色体的NAU751和NAU450标记之间,与它们的遗传距离分别是5.3cM,11.3cM;黄花粉基因(P1)定位在第5条染色体的NAU569c和CIR253b之间,与它们的遗传距离分别是5.2cM,5.5cM;芽黄基因(v1)定位在第20条染色体上,与CIR094a的遗传距离为10.3cM;花瓣叶基因(ml)定位在第4条染色体上,与SSR标记位点NAU2623a的距离为0.6cM;丛生铃基因(cl1)定位在第16条染色体上,与BNL1694a的遗传距离为0.1cM,并且cl1和R1的遗传距离为45.9cM。
胡凤萍周兆华
关键词:陆地棉突变基因分子标记SSR
大丽轮枝菌在棉花品种间的致病力分化及有关问题的研究
一、大丽轮枝菌致病力的分化及RAPD聚类分析.通过19个大丽轮枝菌菌株对13个品种的抗、感反应及26个大丽轮枝菌菌株的RAPD聚类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将大丽轮枝菌划分为落叶型和非落叶型两个基本类群.对26个菌株的RAP...
周兆华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致病力抗性遗传
棉花抗黄萎病育种中鉴定菌株的选择被引量:5
2000年
通过 1 8个菌株对 2 3个不同抗、感品种的棉花苗期接种试验 ,及 1 0个菌株对 9个苏棉 1 2号R和 1个南农 1号耐黄萎病株行的苗期和吐絮期病指相关分析 ,明确了要培育出能在大多数病区都表现抗病的棉花品种 ,应以V2 5、XS4这样的强致病力菌株作为病圃鉴定菌株。
周兆华陈兆夏张天真潘家驹蒋伟民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致病力抗病育种
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遗传模式及抗(耐)病品种的选育技术被引量:32
2000年
本文系统总结了本研究室从 1982年起开展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育种所取得的一些研究结果。18年 4个轮次的研究证明 ,棉花黄萎病抗性表现为多个显性单基因的遗传模式 ,从而基本上澄清了国际上长期争论的难题。通过我国黄萎病病原菌的遗传变异和致病力分化分析 ,提出了棉花抗黄萎病育种中鉴别菌株的选择 ,抗源的合理利用 ,苗期快速鉴定等选育技术 ,拓建了抗黄萎病育种的轮回选择基础群体。选育出早熟、高产、优质、抗枯耐黄萎病棉花新品种南农
张天真周兆华闵留芳郭旺珍潘家驹何金龙纵瑞收汤杰珍郭小平蒯本科王谧朱协飞陈兆夏唐灿明刘康孙敬惠书勤黄在进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品种选育育种策略
棉花高品质纤维性状的遗传、分子标记及其分子育种
棉纤维是已知纤维素纯度最高的天然资源之一,在世界纺织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纺织工业加工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棉纤维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本文利用一批优异纤维材料,在阐明优质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上,获得大量的与优...
张天真郭旺珍袁有禄沈新莲孙敬蒋建雄朱协飞刘康周兆华闵留芳潘家驹John YuRussell J Kohe
关键词:棉花品质基因分子标记分子育种
引进美国棉花多抗育种种质的初步鉴定
2001年
闵留芳周兆华张天真潘家驹
关键词:多抗育种种质鉴定纤维品质抗病性
RAPD鉴定棉花抗(耐)黄萎病品种(系)的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35
1999年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已知系谱信息,对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5个抗(感)黄萎病的棉花品种(系)进行特征及特性分析。从被测试的40个引物中选取对25个棉花品种(系)DNA扩增表现多态性的26个随机引物,构建25个棉花品种(系)DNA指纹图谱,并进一步分析了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棉花品种(系)可划分为4个类群,这与其系谱来源及抗黄萎病的抗源来源基本吻合。第Ⅰ类为国外引入的抗黄萎病品种;第Ⅱ类为陕棉、辽棉系统;第Ⅲ类为遗传基础复杂,从病圃定向选择培育的抗黄萎病品种(系);第Ⅳ类为长江流域感黄萎病品种“太仓121”。该研究从DNA水平上揭示了中国现有的抗(耐)黄萎病品种(系)的遗传真实性。
郭旺珍周兆华张天真潘家驹
关键词:RAPD黄萎病棉花品种
修饰回交法在陆地棉育种中的作用被引量:4
1990年
1988年,选择丰产、优质及抗病的棉花品种,分别设置了丰优和丰抗两组试验。丰优组3个试验分别在江浦和徐州两地,丰抗组2个试验在盐城和徐州两地进行。结果表明,修饰回交群体比对照增产7.47%~91.5%;也比回交、复交、双交及单交群体增产,且大多数达显著水平。修饰回交能同步提高陆地棉的皮棉产量与比强度、早熟性或抗枯萎病性,并在改变上述经济性状间的负相关方面表现了优于回交、复交、双交和单交的效应。这表明陆地棉经济性状间的负相关主要是由基因连锁导致的,由一因多效引起的可能性很小。应用修饰回交法培育丰优和丰抗的新品种具有良好的前景,本课题组用此法育成的丰优新品系已开始试种。
李卫华潘家驹王顺华周兆华
关键词:陆地棉杂种群体经济性状负相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