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占宇

作品数:142 被引量:525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委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4篇网膜
  • 62篇视网膜
  • 34篇细胞
  • 21篇病变
  • 21篇玻璃体
  • 18篇上皮
  • 17篇糖尿
  • 17篇糖尿病
  • 16篇视网膜病
  • 16篇视网膜病变
  • 14篇蛋白
  • 14篇色素上皮
  • 14篇视网膜色素
  • 14篇缺血
  • 12篇凋亡
  • 12篇眼内
  • 12篇再灌注
  • 12篇上皮细胞
  • 12篇视网膜色素上...
  • 12篇网膜色素上皮

机构

  • 82篇青岛大学医学...
  • 54篇青岛市市立医...
  • 14篇青岛大学
  • 7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青岛市第八人...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 2篇即墨市人民医...
  • 2篇安阳市眼科医...
  • 2篇安阳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139篇周占宇
  • 39篇牛膺筠
  • 22篇赵颖
  • 16篇张霆
  • 15篇公慧敏
  • 13篇王红云
  • 12篇刘夫玲
  • 9篇刘夫玲
  • 8篇杨文毅
  • 8篇王良雨
  • 7篇袁春燕
  • 7篇赵桂秋
  • 6篇孟岩
  • 6篇王荣荣
  • 6篇姜涛
  • 6篇张蕾
  • 6篇童念庭
  • 5篇王文营
  • 5篇丰慧
  • 5篇康菊

传媒

  • 14篇国际眼科杂志
  • 10篇中华眼底病杂...
  • 9篇中华眼科杂志
  • 8篇眼科新进展
  • 6篇眼科研究
  • 5篇青岛大学医学...
  • 5篇齐鲁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Chines...
  • 3篇中华眼视光学...
  • 3篇青岛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眼底病论...
  • 3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世界中医药学...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山东省第十八...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巩膜扣带术后不同体位对黄斑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巩膜扣带手术后不同体位对黄斑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0年06月-2011年01月41例在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在我院眼科病房行巩膜外垫压手术,手术均由同一...
周占宇张霆罗琳
中国人群中发生虹膜红变的病因分析:一项基于人群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目的:评估在中国人群中,发生虹膜红变的病因及相关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的分析了自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虹膜红变患者共127例145眼。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到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形...
童念庭公慧敏王良雨张霆周占宇
关键词:病因分析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观察及机制探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超微结构改变以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将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手术组按照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h、6h、12h、24h、48h、72h组。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透射电镜检测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bcl-2、bax、Fas的表达。结果(1)正常组视网膜神经纤维中微管及线粒体清晰可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核大,电子密度低,核仁明显,细胞器丰富;再灌注损伤后RGCs核膜肿胀,线粒体嵴模糊不清,可见凋亡小体,神经纤维中微管模糊、减少甚至消失,以再灌注后24h为甚;(2)再灌注后6h,bax表达逐渐递增,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72h不明显;(3)bcl-2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纤维层及内核层有微弱表达,各个时间段变化不明显;(4)Fas表达改变与bax基本一致。结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是引起视网膜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其损伤机制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Fas的表达变化有关。
赵颖周占宇牛膺筠张瑞杨文毅
关键词: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凋亡
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后皮质可视化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周占宇牛膺筠袁春燕孟岩康菊
关键词:曲安奈德玻璃体切除术皮质可视化黄斑变性
一种具有自动视网膜特征检测的眼科成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视网膜特征检测的眼科成像系统,主要包括用户信息模块、位置测量校正模块、视网膜扫描模块、成像模块、数据筛选模块、信息存储模块、异常信息记录模块;本发明系统通过互联网传输患者病例信息,保护患者隐私的同...
赵颖姜文静苑伏香周占宇王晓静
文献传递
单点激光与多点扫描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9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DR的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之一,但治疗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单点模式激光的并发症逐渐显露,目前多点扫描激光临床的需求量增大,但两者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将从激光治疗后其对视力、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视野、视功能、黄斑水肿和角膜神经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
于丹阳公慧敏张媛媛宗辉彭丽俊姚晓楠邢其棋周占宇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功能角膜神经
23G微创玻璃体手术与20G玻璃体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周占宇李东芳李仕永孙宏权
耳尖放血治疗早期麦粒肿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经耳尖放血治疗早期麦粒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8年12月18日所有耳尖放血治疗早期麦粒肿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资料,通过Cochrane系统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利用Revman5.3软件对其总有效率效应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合计134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耳尖放血或联合其他常规药物治疗早期麦粒肿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药物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14,95%CI(3.66,7.99),Z=8.46,P<0.00001],其中耳尖放血结合西药组效果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00,95%CI(2.61,9.56),Z=4.86,P<0.00001];单纯耳尖放血组效果同样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1,95%CI(1.41,13.21),Z=2.56,P=0.01]。结论耳尖放血单用或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早期麦粒肿优于常规药物疗法,但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高质量文献较少,其可靠性偏低,因此上述结果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陈梦李滢周占宇
关键词:耳尖穴放血麦粒肿META分析
siRNA特异性沉默HIF-1α对缺氧培养的OCM-1细胞中Vimentin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状态下人眼葡萄膜黑色瘤OCM-1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HIF-1α对葡萄膜黑色瘤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常氧培养及缺氧培养OCM-1细胞。其中,缺氧培养是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100μmol/L的氯化钴(CoCl2)模拟肿瘤内部缺氧微环境,并将缺氧培养细胞分为单纯缺氧组、HIF-1α干扰组、β-actin阳性对照组、无义寡核苷酸阴性对照组及空载脂质体对照组。体外设计合成siRNA(包括HIF-1α-siRNA、β-actin-siRNA及阴性对照),以LipofectamineTM2000为载体介导siRNA转染缺氧培养的OCM-1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缺氧培养前后及转染前后HIF-1α、Viment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单纯缺氧组与常氧组相比,HIF-1α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Vimen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缺氧培养的各组之间相比,阳性对照组β-actin mRNA表达下降(P<0.01),证实转染成功;干扰组HIF-1α、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阴性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各检测因素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缺氧可促使OCM-1细胞HIF-1α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并可通过转录激活下游靶基因Vimentin,使其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提示HIF-1α可能参与调控葡萄膜黑色瘤的EMT,进而促进肿瘤侵袭、转移;HIF-1α-siRNA转染OCM-1细胞可成功下调HIF-1α及Vimentin的表达,说明从分子水平抑制HIF-1α的表达,可能抑制肿瘤侵袭、转移,从而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方向。
赵娟周占宇王爽苑伏香卢发艳
关键词:葡萄膜黑色素瘤缺氧诱导因子-1Α波形蛋白上皮-间质转化
核因子-κB与视网膜疾病被引量:2
2006年
核因子-κB又称κ基因结合核因子(NF-κB),是一类参与一系列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性核转录因子。多种不同的刺激信号可激活核转录因子参与细胞生长、分化、黏附、凋亡及炎症反应。作为一种多向性调节蛋白,全身炎症反应中伴有多器官NF-κB的活化、介导多种炎症基因的表达。NF-κB介导细胞存活信号,防止细胞凋亡,其信号通路可能是TNF受体信号转导途径、诱导抗凋亡基因Bcl-2家族的表达、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增加及调控细胞因子。但某些情况下,NF-κB也能诱导细胞凋亡,提示NF-κB与凋亡的关系可能是随刺激因素的变化、细胞的不同种类及不同发育阶段而变化的。研究表明在许多视网膜疾病中,NF-κB都不同程度地被激活。对NF-κB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及与视网膜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张蕾周占宇牛膺筠
关键词:核因子-ΚB视网膜疾病炎症凋亡抗凋亡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