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淑琴

作品数:28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蓬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传染
  • 9篇传染病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5篇疫情
  • 5篇染病
  • 4篇疫情分析
  • 4篇综合征
  • 4篇疾病控制
  • 4篇发病
  • 4篇发病率
  • 3篇性疾病
  • 3篇疫源
  • 3篇疫源性疾病
  • 3篇源性
  • 3篇源性疾病
  • 3篇自然疫源
  • 3篇自然疫源性
  • 3篇自然疫源性疾...
  • 3篇菌病

机构

  • 27篇蓬莱市疾病预...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作者

  • 27篇周淑琴
  • 4篇孙爱民
  • 4篇刘姗姗
  • 4篇孟慧
  • 4篇纪经海
  • 3篇李俊荣
  • 2篇宁福江
  • 2篇于立明
  • 2篇刘卓卓
  • 1篇宋宏岩
  • 1篇张国英
  • 1篇王显军
  • 1篇张明霞
  • 1篇丁淑军

传媒

  • 10篇河南预防医学...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0-2009年蓬莱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山东省蓬莱市近10年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为制定戊肝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蓬莱市2000-2009年戊肝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09年戊肝报告发病30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55/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春夏季相对为高发季节,秋冬季降低。发病高峰集中在40~75岁,10岁以下无病例发生,发病男女性别比为3.05∶1。农村与城市发病无明显差异,职业构成以农民最多(80.67%)。结论肝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戊肝的监测与防治。
王治电周淑琴孟慧孙爱民姜晓东
关键词:戊型肝炎疫情分析疾病控制
一起因水源污染引起的教工、学生感染性腹泻的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蓬莱某全日制封闭管理学校,在校学生、教工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病原因。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对蓬莱某中学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蓬莱市某中学在校教工和学生共计1856人。有468名教职工和学生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其表现酷似食物中毒和诺瓦克感染性腹泻,经监测和流调发现在疾病的三间分布上除在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聚集性,在发病人群和班级分布均无显著性。实验室检测在水源水中查出粪大肠和侵袭性大肠O135型,属于典型的点源性暴发疾病。结论蓬莱市某中学发生的本次事件是由该校自备水源受到温血动物粪便污染而导致的一起由侵袭性大肠O135型感染而引起的点源性暴发疾病。
张明霞周淑琴
关键词:水源污染感染性腹泻
蓬莱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蓬莱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写SFTS)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蓬莱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用间接法ELISA对病例地区1 525名蓬莱市民的血清进行SFTSV-Ig G抗体检测,采集病例地区动物宿主血清标本通过双抗原夹心法ELISA进行SFTSV的总抗体检测,通过Realtime RT-PCR进行SFTSV的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3年蓬莱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年均发病率为4.55/10万,死亡率0.89/10万,病死率为19.51%,病例覆盖全市9.57%村社区,病例以农民为主,6-9月为高发季节,年龄以40~79岁为主。蓬莱市健康人群SFTSV-Ig G阳性率为9.05%,动物宿主牛、羊、跑山鸡、狗、猪和圈养鸡、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86%、44.76%、42.31%、31.46%、6.96%和6.00%。结论蓬莱市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流行地区,存在着新型布尼亚病毒隐性感染情况,牛羊狗可能是病毒主要的动物宿主。
周淑琴李俊荣孟淑欣纪经海刘姗姗丁淑军王显军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IG
蓬莱市2006-2008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监测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蓬莱市2006-2008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情况。方法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对蓬莱市2006-2008年常规免疫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蓬莱市2006-2008年常规免疫报告及时率和完整性均为100%,卡介苗(BCG)、乙型肝炎疫苗(HBV)、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简称"五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7%以上,2006-2008年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相差不大,大多为可信,五种疫苗之间的逻辑性可信或可疑,主要是出生数和卡介苗导致的其他四种疫苗D值和R值为可疑。接种率调查显示: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的五苗接种率和DPT加强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免疫监测蓬莱市儿童接种数据可靠,但外来儿童BCG存在漏报,计划免疫掌握数据与统计部门、公安、妇幼掌握数据存在差别,出现蓬莱市常规免疫监测数据偏高现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生人口数及校正系数,应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提高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
周淑琴
关键词:常规免疫接种率影响因素
蓬莱市新发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查明蓬莱市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询问病史和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血培养分离猪链球菌等实验室检测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男性,54岁,2018年8月5日急性起病,全身感染症状和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脑脊液培养报告猪链球菌阳性,经生化鉴定结果为猪链球菌Ⅱ型。患者发病前36小时内有生猪产品暴露史。患者暴露的生猪头所属的同厂家临近批次产品检测出Ⅱ型猪链球菌引物阳性。结论患者实验室确诊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Ⅱ型),病菌可能是经破损皮肤伤口感染。做好生猪疫情监测,加强管理和个人防护是预防控制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主要措施。
周淑琴孙韶华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疾病控制
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状况及防控对策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自1956年以来蓬莱市法定报告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规律,探讨当前的防控形势和措施。方法对1956-2012年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报告资料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6-2012年,蓬莱市共报告发生13种5 132例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死亡7种25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2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1.02/10万,病死率为5.03%。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早期发病率最高,70年代后期迅速下降,并持续稳定,90年代后期上升明显,之后较平稳。其中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肾综合征出血热,三者病例数之和占所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92.77%(4 761/5 132)。各年代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以60年代和70年代发病率最高。疟疾由1966年最高峰(发病率为104.65/10万)逐渐下降到1985年最低点(发病率为0.20/10万),在间隔15年零病例发生后,于2001年之后断续散发。乙脑于1990年发生最后1例死亡病例,1996年发生最后一例病例,至2012年已经连续16年无新发乙脑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 1956-2012年,蓬莱市自然疫源性疾病疾病谱有较大差异,应采取环境卫生整治、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医疗救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李俊荣周淑琴
关键词:自然疫源性疾病
蓬莱市计划免疫相应六种传染病疫情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蓬莱市54年来(1956-2009年)6种与预防接种相应的传染病:白喉、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六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评价预防接种成效,为科学制订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56-2009年蓬莱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按照时间序列、病种分类进行分析,并对计划免疫实施前(1956-1977年)和实施(1978-2009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54年来,蓬莱市计划免疫相关疾病发病和死亡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自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六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年均总发病率从实施前的521.67/10万,降至实施后的10.97/10万,下降了97.90%,死亡率从实施前的13.01/10万降至实施后的0.36/10万,下降了97.21%。单病发病以麻疹为最多,其次为百日咳和流脑,白喉、脊灰和乙脑分别于1974年、1975年和1996年出现最后一例病例。共报告死亡病例1 202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总数的86.41%(1 202/1 391)。结论开展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尤其是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成绩斐然,社会效益显著,是控制和消灭急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周淑琴
关键词:发病率死亡率疾病谱变化
蓬莱市1993~200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动态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掌握蓬莱市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写HFRS)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对1993~2008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3~2008年,蓬莱市出血热疫区由小到大,由北向南不断蔓延,年发病率波动在0.20/10万~15.43/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99/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066/10万,病死率1.66%。1999年出现流行高峰,发病率为15.43/10万,死亡率为0.411/10万。1997年发病率为4.09/10万,死亡率和病死率达到最高峰,分别是0.819/10万、20%。2000年以后发病率持续在7.5/10万以下。HFRS病例数从11月份开始升高,转年4月份达到高峰,呈现明显的冬春季节,3月~5月病例数134例,占病例总数的44.52%。病例分布于全市所有的12个乡镇街道271个行政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6.40%;男女性别比为2.67:1;病例数前三名分别是农民、工人、学生,占病例总数的95.35%。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81岁,20岁~55岁的青壮年病例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5.42%。经过宣传防疫知识,开展灭鼠活动,1999年全市对高危人群推广接种5万余人份的流行性出血热疫苗,2004年全市HFRS发病率持续在4/10万以下。结论开展鼠密度监测,加强灭鼠运动,进一步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等综合措施是控制HFRS的关键。
周淑琴王治电孙爱民孟慧
关键词:肾综合症出血热
1956-2009年蓬莱市法定传染病流行动态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自1956年开展传染病报告工作以来,蓬莱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流行规律,探讨当前传染病防控形势和措施。方法对1956-2009年蓬莱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蓬莱市1956-2009年法定传染病年均总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由1956-1959年的4289.82/10万、40.27/10万和0.94%,下降到2000-2009年的150.64/10万、0.31/10万和0.20%,发病率最高达7521.35/10万(1957年),最低至103.48/10万(2007年),死亡率最高达55.81/10万(1958年)。各类传染病发病比例和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病种均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50-60年代,以呼吸系统传染病为主,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流感、麻疹、百日咳、流脑和肝炎,80年代后,以肠道传染病为主;2000-2009年排在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是肝炎(65.86/10万)、肺结核(31.50/10万)、痢疾(26.13/10万、)淋病(13.63/10万)、梅毒(7.6/10万),死亡以肺结核、艾滋病为主,且连续2年出现狂犬病死亡病例。1978年(包括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后,计划免疫疫苗针对的麻疹、脊髓灰质炎(脊灰)、百日咳、白喉、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等6种传染病总发病率、死亡率分别比实施计划免疫前下降了97.90%和97.21%。结论 1956-2009年,蓬莱市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下降,病种发生明显变化。
周淑琴李俊荣王治电孙爱民孟慧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
山东省蓬莱市2016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为掌握2016年蓬莱市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状况,对全市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为提高网络报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用Excel表对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蓬莱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蓬莱市网络直报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2 021张,医疗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为100%,有病例报告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均为100%,全年重卡率为0%,有效证件号完整率94.15%,综合率为98.83%。直报疫情卡片填写完整率为98.15%。从医生填直报卡片到录入报告卡片,平均只需1.01h,从录入卡片到审核卡片,平均只需要31.08min。结论蓬莱市各级责任报告单位的传染病报告管理能力较好。网络直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应进一步强化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督导检查和考核,进一步提高全市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周淑琴孙韶华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