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中
- 作品数:54 被引量:3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水稻籼粳型品系杂种籽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利用 4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籼粳型品系及 1个粳型广亲和品种与籼型光温敏不育系配组杂交 ,对籽粒充实度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偏籼型品系G2 12 3、G2 4 17- 1和偏粳型品系G30 0 5 - 4 - 1的杂种F1籽粒充实度表现正常 ,而粳型品系G2 6 15及粳型广亲和品种 0 2 4 2 8的杂种F1籽粒充实度未达正常水平。G2 4 17- 1、G30 0 5 - 4 - 1以及G2 12 3具有较好的籽粒充实度一般配合力 ,而籽粒充实度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多数源于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 ,利用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可以克服杂种后代的籽粒充实不良现象。籽粒充实度的遗传力较高 ,且以基因的加性作用效应为主 ,父本即籼粳型品系的基因加性作用效应大于母本即籼型光温敏不育系的基因加性作用效应。试验表明籼粳中间型品系在克服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现象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 李伟左清凡张建中
- 关键词:水稻籼粳型品系杂种
- 转基因水稻七转39产量性状与籽粒干物质积累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为探明转基因水稻产量等非目标性状的变异程度,对转抗病基因水稻七转39及其受体亲本七丝软占的产量性状与籽粒干物质积累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七转39结实率与七丝软占无显著差异,单株有效穗数比七丝软占显著偏少,而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均显著高于七丝软占.两者籽粒干物质积累特性亦表现不同,七转39穗上部与穗下部籽粒干物质积累为异步型,籽粒灌浆快增期长,快增期籽粒干重日增长强度大,而七丝软占穗上部与穗下部籽粒干物质积累为同步型,籽粒灌浆快增期短,快增期籽粒干重日增长强度小.
- 李伟郭建夫张建中左清凡许良珠
-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特性灌浆特性
- 具有互作型弱感光特性优质籼稻不育系万金A的选育被引量:4
- 2007年
- 万金A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优IA为母本,用博B//金23B/澳洲袋鼠占后代中选株系为父本杂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具有互作型弱感光特性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9%;开花习性好,异交率较高,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配合力强,所配杂交稻具有弱感光特点,,丰产性好。万金A于2005年9月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配制的高产优质组合万金优133、万金优136,于2006年5月和2007年5月分别通过广东省和广西自治区品种审定。
- 郭建夫张建中蒋世河黄永相袁红旭
- 关键词:杂交水稻籼稻不育系选育
- 光温敏核不育系再生稻的育性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以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GD1S、N9S和海3S)为供试材料,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再生稻与头季稻的育性差异及其与光温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头季稻相比,光温敏核不育系再生稻的不育期明显缩短,育性大幅度提高,各不育系间的再生稻育性恢复程度存在差异;在同一不育系中,创伤性(割蔸、拔穗)再生稻与生理性再生稻的育性变化差异不明显;再生稻的可育花粉率与光温因子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其光温敏感性较头季稻增强;再生稻育性比头季稻提高的原因与其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提高有关,4个不育系再生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比头季稻平均高2.8℃。
- 黄永相郭建夫张建中何觉民陈志强
- 关键词: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再生稻育性
- 水稻籼粳型品系亲籼性的分析
- 2003年
- 对4个不同类型的籼粳型品系与籼型常规水稻、籼型光温敏不育系杂交F1的育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籼粳型品系的亲籼性均比对照02428的高,与籼型测验种杂交产生的F1杂种表现出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4个籼粳型品系与光温敏不育系杂交,F1杂种也表现出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育性,表明这些籼粳型品系对光温敏不育性具有恢复能力,可以用于两系杂交水稻的育种中.
- 李伟张桂权丁效华张建中左清凡
- 关键词:籼粳型品系杂种不育性水稻杂交亲和性杂种优势利用
- 基因枪法转基因水稻后代主要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对超级稻恢复系E 32及其20个基因枪法转基因T4代株系的生育期、纹枯病抗性及产量性状进行多元遗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主要载荷在5个主因子上,其相关信息占性状间总信息的92.44%。第一主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是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和穗实粒数等粒数因子;第二主因子中载荷量较高的性状是病情指数、平均病级、病秆率等纹枯病抗性因子;第三主因子中起支配作用的性状是播始日数和生长日数等生育期因子;第四、五主因子中分别只有单株穗数、结实率起主导作用。根据斜交因子得分值把转基因后代株系分为4类,不同类型株系具有不同的生育期、抗病性和产量特征,育种中可依据转基因水稻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及各类群的特征,采取相应的育种改良措施以提高选择效率。
- 郭建夫黄永相袁红旭蒋世河许新萍张建中
- 关键词:水稻基因枪法转基因主要性状
- 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杂交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从优质籼稻品种七丝软占为受体亲本的转抗真菌基因后代中,选择抗病的转基因恢复系与不育系配制组合,对其杂交一代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遗传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转抗真菌基因杂交稻单株谷重与产量构成因素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则多呈负相关,不同的环境对单株谷重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关系均产生影响;(2)稻米的垩白粒率与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垩白面积与整精米长及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3)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关系最密切的是千粒重、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单株穗数和垩白度、整精米长及长宽比。在转抗真菌基因杂交稻组合选育中,除了适当控制单株穗数降低垩白度外,米质与产量是可以同步改善和提高。
- 郭建夫黄永相蒋世河袁红旭许新萍张建中
- 关键词:转基因杂交水稻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 优质高产杂交稻双优8802的选育
- 2006年
- 双优8802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双青A与抗病恢复系HR8802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早晚兼用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品质优、丰产性好、抗稻瘟病、生育期适中等优点,2005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 郭建夫张建中蒋世河袁红旭吴元奇黄永相
- 关键词:杂交稻选育
- 不同环境下两系杂交稻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与基因效应的分析
- 2000年
- 不同环境条件下显性基因的表达程度不同,但环境不改变显性基因的作用方向.本研究所考查的单株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千数重、粒长、粒宽、长宽比、穗长、株高及单株产量等各性状都存在互作杂种优势;除株高和单株产量外,其余各性状的互作杂种优势都大于普通杂种优势.此外,不同类型的亲本品种对各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不同的作用,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对于增加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千数重、粒长、穗长、株高及单株产量等性状具有负向效应,而3个常规籼稻品种对改良上述性状具有正向效应.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穗长、株高及单株产量等性状的加性基因效应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并且这种影响因品种而异.
- 左清凡刘宜柏潘晓云朱军张建中张建中
- 关键词: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基因效应两系杂交水稻
- 非等试验设计水稻产量构成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8
- 2001年
- 研究表明各产量构成性状不仅普遍存在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 ,而且还普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但是不同性状其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多数性状 ,如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籽粒长宽比、穗长及株高等性状的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 ,只有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两性状的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所有产量构成性状都存在显性×环境的互作效应 ;除粒长和长宽比两性状外 ,其余性状还存在加性×环境互作。不同性状其遗传率大小不同 ,所受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互作狭义遗传率大的所受环境的影响就大。一般而言 ,除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外 ,其余性状的遗传率都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 ,互作狭义遗传率较小 ,其中粒长和长宽比两性状的互作狭义遗传率接近于零。除千粒重与有效穗数及穗总粒数之间没有检测到显著的相关性外 ,其余产量构成性状之间都存在遗传相关 ,多数性状之间以显性相关为主 ,但加性相关也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 左清凡朱军刘宜柏潘晓云张建中
- 关键词:产量构成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