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霞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衰竭
  • 4篇心力衰竭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心绞痛
  • 2篇血清
  • 2篇真武汤
  • 2篇治疗冠心病
  • 2篇受体阻滞剂
  • 2篇鼠血清
  • 2篇阻滞剂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绞痛
  • 2篇富马酸
  • 2篇富马酸比索洛...
  • 2篇比索洛尔
  • 2篇TIMP-1

机构

  • 10篇沈阳市第七人...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张洪霞
  • 5篇李文杰
  • 4篇韩红
  • 2篇王丽明
  • 1篇刘洋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藜芦醇对粥样硬化模型兔血脂及ADR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血脂及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AS模型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白藜芦醇高剂量组。治疗给药15周,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的表达水平,主动脉组织脂肪细胞中ADRP表达,兔主动脉组织脂肪细胞ADRP mRNA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5周末与AS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TC,(18.25±4.35)mmol/L比(12.79±2.45)mmol/L、(10.35±2.80)mmol/L],甘油三酯[TG,(3.15±0.94)mmol/L比(2.63±0.75)mmol/L、(1.18±0.64)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5.18±3.65)mmol/L比(8.35±1.15)mmol/L、(7.18±1.75)mmol/L]含量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2±0.36)mmol/L比(3.22±1.02)mmol/L、(2.72±0.82)mmol/L]明显升高(P<0.05或P<0.01),白藜芦醇高剂量组甘油三酯[TG,(3.15±0.94)mmol/L比(1.18±0.64)mmol/L]水平显著降低(P<0.01);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主动脉组织脂肪细胞中ADRP组化染色[(0.43±0.05)比(0.35±0.04)、(0.38±0.15)]及ADRPmRNA的表达[(2.47±0.94)比(1.30±0.49)、(1.83±0.61)]均明显减弱(P均<0.01)。结论:白藜芦醇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组织脂肪细胞中ADRP及其mRNA的过度表达,降低血脂,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张洪霞李文杰王丽明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
丹参滴丸联合西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胶原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丹参滴丸联合西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CHF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丹参滴丸组(接受西医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心功能参数[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胶原代谢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ICTP)、Ⅲ型前胶原C端肽(PⅢCP)、Ⅲ型前胶原肽(PⅢ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丹参滴丸组疾病控制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后,丹参滴丸组CO、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MMP-1、ICTP、PⅢCP、PⅢ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接受丹参滴丸辅助治疗,在优化患者病情方面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张洪霞韩红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丹参滴丸心功能胶原代谢
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心舒1号治疗心力衰竭8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和心舒1号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低盐饮食,注意休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应用利尿剂、地高辛、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和心舒1号。比较2组总体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4个月分别做超声心动图,比较2组LVEDD、LVEF、NT-pro 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2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为(60.4±6.5)mm,治疗前为(65.7±7.2)mm;对照组治疗后LVEDD为(63.8±7.4)mm,治疗前为(66.1±75.0)mm;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为(46.2±11.9)%,治疗前为(29.1±11.3)%;对照组治疗后为(42.4±13.2)%,治疗前为(29.3±11.0)%;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T-pro BNP为(302.0±36.2)pg/m L,治疗前为(1895.0±20.6)pg/m L;对照组治疗后为(612.0±45.2)pg/m L,治疗前为(1886.0±23.4)pg/m L;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和心舒1号可以降低LVEDD,显著提升LVEF,使NT-pro BNP明显下降,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张洪霞李文杰
关键词:心力衰竭富马酸比索洛尔Β1受体阻滞剂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气短、心悸、神倦乏力评分分别为(1.09±0.36)、(3.21±1.07)、(0.78±0.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2±0.28)、(5.15±1.06)、(1.66±0.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韩红张洪霞魏红玲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炙甘草汤
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 LDL-C、TG、T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HDL-C(1.44±0.43)mmol/L高于对照组的(1.26±0.27)mmol/L, LDL-C(1.77±0.52)mmol/L、TG(1.65±0.14)mmol/L、TC(3.74±1.03)mmol/L低于对照组的(2.05±0.43)、(1.88±0.24)、(4.23±0.7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能取得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对血脂水平进行有效调节,值得临床推广。
韩红张洪霞魏红玲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真武汤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清MMP-9及TIMP-1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结扎前降支结合力竭式游泳建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观察真武汤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真武汤...
张洪霞
关键词:真武汤MMP-9TIMP-1BNP
文献传递
CHF合并贫血患者sST2、SF及铁调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血清铁蛋白(SF)及铁调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182例,根据是否合并贫血分为CHF合并贫血组(89例)、CHF未合并贫血组(93例)。以43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对象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同时检测sST2、SF和铁调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HF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诊断CHF合并贫血的价值。结果CHF合并贫血组和CHF未合并贫血组CRP、NT-proBNP及sST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HF合并贫血组CRP、NT-proBNP、sST2、铁调素水平均高于CHF未合并贫血组(P<0.05),Hb、血清铁及SF水平均低于CHF未合并贫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NT-proBNP、sST2、铁调素水平升高是CHF合并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Hb、HCT、血清铁及SF水平升高是CHF合并贫血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SF与sST2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678、-0.2914,P<0.05),铁调素与sST2呈正相关(r=0.353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HCT、sST2、SF、铁调素以及sST2、SF和铁调素的联合检测模型诊断CHF合并贫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0、0.531、0.734、0.789、0.845、0.912。结论sST2、铁调素及SF与CHF合并贫血密切相关,或可作为CHF合并贫血的辅助诊断指标。
张洪霞韩红
关键词:铁蛋白铁调素贫血
不同抗高血压药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五种不同类型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中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本院就医的150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服用降血压药物的不同分为五组,每组各30例。培哚普利组患者服用培哚普利片,倍他乐克组患者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氨氯地平组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组患者服用缬沙坦胶囊,吲达帕胺组患者服用吲达帕胺,每组疗程均为3个月。分析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变化和动脉僵硬度变化。结果经治疗后,各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PB)均显著下降(P<0.001)。培哚普利、缬沙坦、氨氯地平和吲达帕胺均显著降低了高血压患者的肱-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P<0.001),并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踝肱指数(ABI)(P<0.001),效果顺次减弱。倍他乐克无显著缓解动脉僵硬度效果。结论在达到相近的降血压效果的情况下,培哚普利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其他依次为缬沙坦、氨氯地平和吲达帕胺,倍他乐克无明显效果。
张洪霞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降压药血压变化动脉僵硬度
真武汤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清MMP-9及TIMP-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观察真武汤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机制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探讨其对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通过结扎Wistar雄性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配合力竭式游泳造成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分为中药组(真武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西药(卡托普利)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组),药物干预15 d。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MMP-9、TIMP-1及BNP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NP、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1),TIMP-1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组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中剂量、高剂量组MMP-9明显降低(P<0.05,P<0.01),TIMP-1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西药组相比,高剂量组BNP、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TIMP-1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真武汤通过调控MMP-9和TIMP-l的水平,可能是其逆转心室重塑、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之一。
刘洋李文杰张洪霞
关键词:真武汤MMP-9TIMP-1BNP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接诊的48例心脏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Ⅲ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干预组(n=24),其中常规治疗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晚,治疗16周。另选取本院体检健康同龄人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结果(1)LVEF:相比于常规治疗组(62.80±0.15)%,健康对照组(83.36±2.66)%及干预组(88.63±2.04)%,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oBNP:相比于健康对照组〈60 ng/L,常规治疗组(1556.3±356.4)ng/L及干预组(453.2±158.1)ng/L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IL-18含量:常规治疗组(1.4803±0.0806)mmol/L及干预组(0.6045±0.0214)m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3486±0.0482)mmol/L(P〈0.05),而且常规治疗组显著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张洪霞李文杰王丽明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白细胞介素18心力衰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