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胜国

作品数:30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咸宁学院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血吸虫
  • 16篇吸虫
  • 15篇日本血吸虫
  • 10篇虫病
  • 8篇血吸虫病
  • 8篇吸虫病
  • 8篇31/32K...
  • 6篇日本血吸虫病
  • 6篇抗原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螺杆菌
  • 4篇出血
  • 3篇钉螺
  • 3篇误诊
  • 3篇免疫
  • 3篇感染率
  • 3篇保护性免疫
  • 3篇纯化
  • 2篇乙型

机构

  • 17篇咸宁医学院
  • 13篇咸宁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0篇彭胜国
  • 30篇罗金萍
  • 29篇覃金红
  • 16篇沈定文
  • 16篇陈喜珪
  • 10篇陈喜圭
  • 3篇练炳生
  • 2篇陶维泉
  • 1篇王松茂
  • 1篇詹希美
  • 1篇唐超
  • 1篇李雍龙
  • 1篇徐爱芹
  • 1篇何昌浩

传媒

  • 6篇咸宁医学院学...
  • 5篇咸宁学院学报...
  • 4篇中国寄生虫病...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医学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9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儿童蛲虫病感染状况调查
2002年
彭胜国陈喜圭罗金萍
关键词:农村儿童蛲虫病
日本血吸虫31/32kDa重组抗原细胞免疫机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在重组日本血吸虫31/32kDa抗原(rSj31/32)保护性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Sj31/32抗原免疫BALB/c小鼠,ELISA分别检测免疫前后小鼠血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含量,攻击感染后以脾细胞培养法检测经刀豆蛋白(Con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rSj31/32抗原免疫后血清IFN-γ的水平明显增加(P<0.001),而IL-4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经SEA刺激,免疫组脾细胞产生较高水平的IFN-γ,而产生的IL-4水平较其他组低(P<0.01)。结论细胞免疫在rSj31/32诱导的保护性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
陈喜珪沈定文罗金萍覃金红彭胜国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免疫细胞免疫
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本地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状况,为蠕形螨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318名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感染调查。结果本地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26.10%,其中男性感染率为23.68%,女性感染率为29.6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高年级学生的感染率高于一年级学生(P<0.01)。结论本地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较普遍。
覃金红陈喜珪罗金萍彭胜国
关键词: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
吡喹酮治疗对日本血吸虫31/32kDa抗体的影响被引量:5
2000年
为探讨化疗对日本血吸虫 31/ 32 k Da抗体的影响 ,应用纯化日本血吸虫 31/ 32 k Da抗原 (Sj31/ 32 )和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对 94例经吡喹酮治疗后不同时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 3和 6个月血清31/ 32 k Da Ig G水平分别为 1.2 6± 0 .15和 0 .6 5± 0 .14(治疗前为 2 .0 3± 0 .2 0 ,P<0 .0 1) ,而 SEA Ig G水平则分别为 2 .87± 0 .19和 2 .30± 0 .2 0 (治疗前为 3.0 1± 0 .17,P>0 .0 5 )。各年龄组治疗前后血吸虫抗体水平均随治疗进展而降低 ,其中儿童和青少年 (3~ 2 0岁年龄组 ) Sj31/ 32 Ig G水平下降最快 ,治疗后 6个月时几乎接近正常值。治疗前Sj31/ 32 Ig G与 SEA Ig G水平之间高度相关 (r=0 .90 ) ,治疗后 3和 6个月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降低 (r分别为 0 .30和 0 .40 )。结果表明 ,吡喹酮治疗后患者血清中 Sj31/ 32 Ig G下降较快 ,Sj31/ 32 Ig
沈定文罗金萍陈喜王圭覃金红彭胜国王松茂陈爱山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治疗
水蛭寄生人体鼻腔1例报告
2005年
陈喜珪彭胜国覃金红罗金萍陶维泉
关键词:鼻腔出血填塞查体就诊急性病BP
湖北钉螺非叉尾型尾蚴感染被引量:2
1997年
湖北钉螺非叉尾型尾蚴感染*沈定文罗金萍练丙生陈喜王圭覃金红彭胜国咸宁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咸宁437100)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其体内叉尾型尾蚴是感染终末宿主(包括人)的阶段[1]。湖北钉螺能否受其它吸虫尾蚴的感染,目前未见文献报道。...
沈定文罗金萍练丙生覃金红彭胜国
关键词:湖北钉螺日本血吸虫
湖北省阳新县钩虫感染状况调查
2004年
阳新县地处鄂东南,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丘陵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904 h,平均气温16.9℃,无霜期255 d,降雨量1 374 mm,自然条件适合钩虫幼虫的生长发育.主要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及蔬菜等,人畜粪、尿为重要肥源之一,农民有赤脚下地耕作的习惯.为了解当地居民钩虫感染现状,作者等于2001年9月在阳新县5个村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陈喜珪覃金红罗金萍彭胜国
关键词:钩虫感染率
吡喹酮治疗对日本血吸虫病人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探讨吡喹酮治疗对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 H p Ig G水平的影响。方法 利用 H p全菌抗原对流行区 94例日本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血清抗 H p Ig G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后 3、6个月 ,H 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73.4%和70 .2 % (治疗前为 75 .5 % ) ,H p Ig G抗体水平分别为 0 .71± 0 .30和 0 .6 5± 0 .2 1(治疗前为 0 .80± 0 .2 3) ,对照组均有轻度升高。各年龄组 H p感染阳性率和血清 H p Ig G水平均随治疗进展而降低 ,其中 0~ 2 0岁年龄组血清 H p Ig G下降最快。血清抗H p Ig G和同期对应的日本血吸虫 31/ 32 k Da(Sj31/ 32 ) Ig G抗体平均水平及阴转值之间高度相关 (治疗后 3个月 r分别为 0 .85和 0 .6 5 ,治疗后 6个月 r分别为 0 .85和 0 .5 0 )。结论 日本血吸虫病人经吡喹酮治疗后 H p感染阳性率及血清 H p Ig G水平降低 ,日本血吸虫与 H p感染高度相关 ,血吸虫可能作为 H p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沈定文罗金萍陈喜珪覃金红彭胜国王松茂陈爱山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幽门螺杆菌吡喹酮抗体
重组日本血吸虫抗原诱导小鼠抗卵免疫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 31/ 32kDa抗原 (rSj31/ 32 )诱导小鼠产生抗卵免疫的效果。方法 采用rSj31/32抗原免疫小鼠 ,攻击感染后 4 2d ,定量检测粪卵、肝肠组织内虫卵及雌虫子宫内虫卵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rSj31/ 32抗原免疫小鼠肝、肠组织内总卵数和粪卵数分别减少 4 6 0 % ,76 0 %和 83 0 % ,其中肝、肠组织内成熟虫卵数明显减少 (6 9 0 %和 91 0 % ) ,而肝组织内死亡虫卵数显著增加 (2 4 2 5 % )。此外 ,雌虫子宫内虫卵数亦明显下降(4 9 8% )。结论 rSj31/ 32抗原能诱导小鼠产生抗雌虫生殖和抗卵胚发育的免疫 ,可望作为抗卵疫苗的候选抗原。
沈定文罗金萍陈喜珪覃金红彭胜国李雍龙詹希美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31/32kDa纯化诊断抗原现场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沈定文罗金萍陈喜珪彭胜国覃金红王松茂陈爱山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31/32KDA抗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