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
- 作品数:57 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自由与财产权——简析黑格尔关于财产权合法性的基本论证
- 2010年
- 洛克首次将财产权确定为一项基本人权,并通过自然法和自然理性来论证其合法性。这一论证模式意味着,财产权是一种天赋权利,它的合法性是不言自明的。与洛克不同,黑格尔从理性哲学的原则出发,将财产权看作是自由意志的一种定在形式,因而,财产权既是必要的又是合理的。而且,因为财产权只是最初的一种定在形式,所以它必定在更高的定在中被扬弃掉。关于财产权的这一理解,既肯定了财产权的合法性,又强调了这一合法性的限度。
- 李志
- 关键词:黑格尔财产权
- 马克思的抽象法及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运用
- 2015年
- 在以往的研究中,马克思的辩证法要么因其"唯物的"性质而导向一种强调其唯物性质的研究,要么因其与阶级理论和资本理论的关联而导向各种社会批判理论。对唯物性质的过分强调,有时却使得这一辩证法沦为一种庸俗的经验方法;而对革命性批判性的单面执著,则忽略了辩证法之为方法论的各种前提性问题和复杂情形。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有意暂时悬置"唯物的"和"革命的"这两个维度,单单从纯粹方法论的角度考察马克思的辩证法,并试图以"抽象"为切入点重新阐释这一方法。
- 李志
- 关键词:辩证法
- 一种敏于事实的规范性理论如何可能
- 2016年
- 马克思的理论(尤其是其政治哲学)能否被看作一种规范性理论,这始终是学界热议的一个问题。非此即彼的任何一种回应,都是建立在绝对的事实与规范的二分法上。实际上,根据塞尔关于事实的拓展性理解,在一定条件下从"是"导出"应该"是可能的。马克思所给予特别关注的经济事实,恰好就属于塞尔所说的那类特殊的习俗性事实,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着规范性的诉求。至此,问题就不再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否同时是一种规范性理论,而变为其政治经济学理论如何展现为一种规范性理论。
- 李志
- 追溯历史唯物主义起源的三条线索
- 2022年
-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核心观点、重要概念等,在溯源的意义上究竟可以在哪些理论派别或具体思想中发现其最初的“踪迹”,对于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笔记的不断问世,不仅为这项理论溯源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文献依据,还有望改变以往过分强调哲学线索、过分看重哲学来源的做法。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从来不是某种单一理论线索起主导作用的结果;从旧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变革,始终与那些看似游离于哲学之外的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息息相关、如影相随。理解这些不同线索的“来龙去脉”以及相互之间的“聚合效应”,将逐渐揭开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之谜。
- 李志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政治学经济学
- 追寻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础:从伦理学到元伦理学
- 2023年
- 迄今为止,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规范性基础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分裂为道德主义与非道德主义两大阵营。马克思否定道德的独立性以及从意识形态维度所作的伦理学批判,使得从伦理学角度寻求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础面临着巨大的理论困境,但另一方面,这一困境并不相反地意味着马克思政治哲学以非规范的事实为基础。从元伦理学而非规范伦理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对道德原则的批判以及围绕着资本批判所形成的各类政治哲学讨论,展现了事实维度与规范性维度的相互缠绕,呼应了元伦理学对“是”与“应当”关系问题的探索。不仅如此,由于马克思借助实践原则超出了事实与规范的二元论,所以,其政治哲学不是建立在道德实在论或道德非实在论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超越事实与规范二分的元伦理学的基础之上。
- 李志
- 关键词:政治哲学伦理学元伦理学
- 毛泽东的农民观:阶级分析法的一种中国式表达
- 2018年
-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似乎持有不同的农民观,尤其是毛泽东的农民观似乎很难被纳入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谱系中。但实际上,毛泽东的农民观并没有偏离马克思与列宁在阶级分析方面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相反地,毛泽东以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为原型所提出的农民观,是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在此意义上可被视为阶级分析法的一种中国式表达。
- 李志
- 关键词:农民观阶级分析毛泽东列宁
- 我们能从马克思实践哲学中收获什么?
- 2016年
-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当然要提供关于具体现实的抽象理解和一般原则,但由于这种理论始终要求以具体的现实为出发点、来源和最终目标,所以这一理论不仅仅区别于理论哲学,而且要求把理论哲学消融在实践哲学之中.由此,后世关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研究,就不应仅仅停留于关于实践范畴的理解,也不应局限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精致化,而是应立足于今天的中国现实开拓创新.换言之,我们最应从马克思实践哲学中收获的是方法与原则,而不是他的哪一个观点、思想或理论.
- 李志
- 女性解放的可能性及其现实道路——李达女性解放理论的再思考被引量:1
- 2013年
- 根据李达的女性解放理论,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差异,并非先天的和固定不变的,相应地,女性问题也不是在人类社会出现之时就已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始于女性劳动方式的改变,因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方式的变革,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为此提供了可能性。肇始于西方的女性解放运动,将这一可能性变成现实;由英法等国和俄国所开创的两条迥异的女性解放道路,为中国近现代的女性解放运动的开展指明了道路与方向,也彰显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女性解放运动之间的内在关联。
- 李志
- 关键词:女性问题
- 学高德范 润泽桃李——“陶德麟先生八十华诞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1年
- 2010年10月31日,“陶德麟先生80华诞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60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及其他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武汉大学在校领导和师生代表等500余人欢聚一堂,庆祝享有盛誉的中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原校长陶德麟先生80华诞。
- 李志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中国中共中央宣传部桃李
- 实践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一种兼容性解释
- 2017年
-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分别代表了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的两座高峰,并且由于二者同时在唯物论方面的突出贡献,使得这两种看似关联并不密切的理论产生了思想交集。当代达尔文主义者关于进化论乃至科学的重新解释,使得科学不再代表一种纯然客观的、完全受限于事实的理论;科学如同人类其他的创造性活动一样,时刻受到各类价值规范的影响和制约,甚至有时也会反过来影响既定的价值规范。依据这番关于科学的解释,立足于人类社会生活事实的实践唯物主义,不应被简单地归结为关于事实的科学,而应被视为蕴含着某种实践哲学的科学理论。
- 李志
- 关键词: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