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剑焕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两栖
  • 4篇两栖动物
  • 3篇爬行动物
  • 3篇物种
  • 3篇两栖爬行
  • 3篇两栖爬行动物
  • 2篇地理分布
  • 2篇雨林
  • 2篇生物资源
  • 2篇珠江口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相机
  • 2篇两栖纲
  • 2篇阔叶
  • 2篇阔叶林
  • 2篇国家级自然保...
  • 2篇分布区
  • 2篇保护区
  • 2篇常绿

机构

  • 10篇嘉道理农场暨...
  • 5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5篇杨剑焕
  • 5篇王英永
  • 3篇李飞
  • 2篇郑玺
  • 2篇马新霞
  • 2篇王和聪
  • 1篇李韵
  • 1篇张冰
  • 1篇李国诚
  • 1篇张天度
  • 1篇张华荣

传媒

  • 7篇动物学杂志
  • 5篇森林与人类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大自然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蜓蜥分布新纪录和补充描述被引量:2
2009年
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在云开山脉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六万山脉罗阳山采集到3只斑蜓蜥Sphenomorphus maculatus(Blyth,1853)标本,为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爬行动物的新纪录。斑蜓蜥的现代核心分布区为中南半岛,在云开山脉和六万山脉的分布是斑蜓蜥自其核心分布区沿十万大山向六万山及云开山脉扩散的结果。检视所采集的斑蜓蜥标本,发现其存在一定程度变异:每侧颞鳞4或5个,环体中段鳞最少为36行;顶鳞和前颊鳞存在分裂为二和愈合的现象。
杨剑焕王和聪马新霞王英永
关键词:分布区
两栖爬行动物 绿林庇护的精灵
2021年
坐落于珠江口东侧的香港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在23.5摄氏度以上,年平均降雨量达2398毫米,年平均湿度达78%。香港温暖且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宜冷血性的两栖爬行动物生存。香港陆地总面积达1110平方公里,境内丘陵山区甚多,最高峰新界大帽山海拔为957米,海岸线总长1178公里。此外,香港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岛屿,部分小岛人迹罕至,为许多物种提供了安全的庇护所,比如仅在数个海岛有记录的鲍氏双足蜥(Dibamus bogadeki)。
杨剑焕欧梓键(摄影)杨浩炫(摄影)
关键词:两栖爬行动物年平均气温庇护所丘陵山区珠江口
广东省珠海市近海诸岛水獭现状与保护建议被引量:8
2017年
水獭作为我国珍稀濒危的兽类之一,长期以来未得到研究者与保护生物学者的足够重视。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我们通过半结构性访谈、样线、红外相机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珠海近海10座岛屿的水獭现状进行了快速调查,以期为今后该地区的水獭保护工作提供本底数据和科学支持。调查结果显示,面积较大的近海岛屿曾经都有水獭分布,但种群数量已严重下降,在一些岛屿上可能已经消失。我们在横琴岛仍发现欧亚水獭(Lutra lutra)残存的种群,为华南地区的水獭保护带来了希望;但横琴岛的经济开发正对其栖息地产生威胁。笔者建议尽快将横琴岛的水獭活动区域划为保护地,避免其受到开发建设的影响,同时尽快开展我国其他地区的水獭现状调查,以制定我国水獭的保护策略。
李飞郑玺张华荣杨剑焕陈辈乐
关键词:物种保护珠江口
云南高黎贡山发现黑顶蟆口鸱
2021年
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蛙口夜鹰科(Podargidae)物种为夜行性鸟类,广布于亚洲及大洋洲,共3属16种。其中,东南亚分布有12种,均属蟆口鸱属(Batrachostomus)(Winkler et al.2020)。黑顶蟆口鸱(B.hodgsoni)是中国唯一有分布的蟆口鸱属物种,在我国仅记载于滇西南和藏东南,国外见于东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北部及中南半岛(约翰·马敬能等2000,郑光美2017,Holyoak 2020)。
陈辈乐黄湘元杨申品杨剑焕
关键词:夜行性夜鹰目
广西弄岗发现林雕鸮被引量:4
2014年
2013年10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安装的红外自动相机(夜鹰DTC-560K)拍摄到了林雕鸮(Bubo nipalensis)。经查阅相关文献(郑光美2011,周放等2011),确定为广西鸟类新纪录。该红外自动相机安装在石灰岩山的常绿阔叶林区内一个季节性蓄水坑旁边(海拔约238 m),
宋亦希陈天波李飞温柏豪蒙渊君杨剑焕
关键词:雕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动相机季节性红外
腾冲拟髭蟾繁殖期鸣声特征
2019年
为了研究腾冲拟髭蟾(Leptobrachium tengchongense)的繁殖期鸣声特征,2018年2月27日,利用TASCAM DR-40专业录音机,在野外录制了6只个体总共78个有效鸣声,随后利用Raven Pro?v.1.5声音分析软件对鸣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期的雄性腾冲拟髭蟾发出求偶鸣声及竞争鸣声两种不同类型鸣声,均为单音节鸣叫,且鸣声主频均为1.31~1.50 kHz。求偶鸣声的时长为(147±30.1)ms,所含脉冲数为(15±2.4)pulses/s;竞争鸣声为雄蟾听到附近其他个体鸣叫后所发出的较拖长的鸣声,其鸣声时长为(610±187.0)ms,所含脉冲数为(28±10.7)pulses/s。不同个体之间的鸣叫时长和鸣叫间隔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个体的体型大小有关,但需要更多的数据去证实。我们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讨论当前腾冲拟髭蟾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其保育策略。
黄湘元张兴超杨申品杨剑焕
关键词:鸣声分析两栖动物繁殖生态
雨林动物 生存竞争 永无休止
2021年
热带雨林蕴藏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海南热带雨林有从热带雨林到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过渡带植被,是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的典型代表,孕育了很高的植物多样性和动物多样性,有许多具有科学或保护价值的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海南特有野生动物33种。海南岛物种多样性数据还在增加,一轮又一轮永无休止的生命律动,浓缩的是丛林的包罗万象与险象环生。
李梦瑶于伟慧刘璐(摄影)杨剑焕
关键词:生物资源热带雨林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
海南两栖爬行动物
2021年
一直以来,诸多科研机构陆续在海南岛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不断丰富海南两栖动物的物种名录,为海南岛发现许多珍稀濒危的物种。2011年出版的《海南两栖爬行动物志》一书,共记录海南岛有两栖动物43种、爬行动物115种。
杨剑焕李飞李国诚
关键词:两栖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物种名录珍稀濒危
鹦哥岭树蛙 年轻的两栖新种
2021年
作为人们熟知的两栖动物,热带雨林中多姿多彩的蛙类有着格外艳丽的身影。在中国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海南热带雨林这片土地上,鹦哥岭树蛙无疑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存在。鹦哥岭树蛙,一种仅生活在海南鹦哥岭高山上的精灵,全身碧绿,行踪隐秘。它们与其他蛙类一样,起源于一颗受精卵,经过卵裂和分化后,乌黑锃亮的小蝌蚪在水里自由穿梭。
王迎春杨剑焕
关键词:树蛙两栖动物蛙类
井冈山脊椎动物考察见闻
2011年
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49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区内植被起源古老、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第三纪型森林”、“天然动植物园”和“亚热带绿色明珠”之称。区内还有目前世界上同纬度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是研究中国乃至全球中亚热带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
杨剑焕王英永
关键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生态类型生物资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