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波
- 作品数:39 被引量:54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0年
- 基于遥感和G1S技术支持下,详细研究了岷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其1986-2000年的动态变化对生态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林地、草地、耕地是岷江上游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这近15年间,林地面积减少,草地、耕地面积有所增加,经济林地和旱地增长速度最快,疏林地和高盖度草地减少速度最快.在土地利用类型转化过程中,林地与草地间转化剧烈,主要是有林地、灌木林地转化为中盖度草地;同时林地和草地内部转化也较为频繁,主要是有林地转为灌木林地、高盖度草地转为中盖度草地.区域生态效益在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影响下,呈局部区域提高、总体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为4.66%,下降的主要因素为旱地、中盖度草地和低盖度草地的增加,有林地和高盖度草地的减少.为此岷江上游地区应贯彻国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珍贵的林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 张云红王道杰江晓波计伟
- 关键词:岷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益
- 山地科学信息化与数字山地进展
- 2009年
- 人类对山地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山地信息形态经历了数据-信息-知识-数据的变化,而信息的属性也经历了从客观信息-主观信息-客观信息的变化,山地的空间认知正是在这种信息转变过程中完成的。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山地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对构建数字山地(中国)提出了三个方面重点突破方向:1)山地信息的整合集成和共享服务;2)山地信息的挖掘方法和模型;3)山地地表过程的虚拟和三维仿真。
- 江晓波计伟
- 关键词:山地E-SCIENCE
- 三江并流区域云南省迪庆州景观格局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三江并流区域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自北向南平行而流的区域,云南省迪庆州为三江并流区域的核心地区。选择Landsat,TM影像和区域1:25万的地形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运用RS和GIS手段,分析出迪庆州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是以有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为主,这三种景观类型主导了整个区域的景观格局的空间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这三种景观类型之间互动的可能性较大。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制定区域景观生态规划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 江晓波周启刚李爱农
- 关键词:景观生态遥感GIS
- 全球定位系统在峡口滑坡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3年
- 全球定位系统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目前在国内外逐渐展开。针对GPS用于四川省雅安峡口滑坡监测网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观测结果数据分析了滑坡的状态和滑动趋势。认为,GPS用于滑坡监测有其特殊性,能够满足其高精度要求;在网形设计时,应考虑灵敏度标准,有必要将变形分析和优化设计一体化;但要全面监测滑坡,最好能将地面监测和地下地质观测结合起来。
- 李爱农周万村江晓波
-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滑坡监测灵敏度
- 全国作物种植结构快速调查技术与应用被引量:16
- 2004年
- 现有种植结构的分析都是基于统计数据 ,时效性低及精度差 ,难以及时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以“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使用的GVG农情采样系统和样条采样框架为基础 ,提出了快速获取全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技术方法 ,并以 2 0 0 2年为例 ,开展全国夏粮和秋粮种植结构的调查与现状分析。全国夏粮的粮经比例为 5 8%∶2 1% ,秋粮的粮经比例为 79%∶14 % ,粮食作物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调查表明 ,全国范围的种植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很大。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成数最高 ,达到38% ,是中国的大豆主产区 ;吉林和辽宁两省的春玉米种植成数相差不大 ,高达 71% ;黄淮海地区夏粮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种植成数高达 97% (河北省 ) ,秋粮以夏玉米为主 ,种植成数高达 82 % (河南 ) ;以长江为界 ,冬小麦和油料在长江南北的种植成数变化很大 ,长江以北冬小麦与油料并重 ,以南以油料为主。秋粮则以中晚稻为主 ,种植成数均超过 6 6 % ;华南夏粮和秋粮均以水稻为主 ,其中广东的蔬菜瓜果的种植成数高达 2 9% ;西南地区的秋粮以中稻和夏玉米为主 ,其中云南省的棉麻糖的种植成数高达19% ,说明云南省仍然是中国的烟草大省。经济发达或邻近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的蔬菜瓜果的种植成数较大 ,如天津市高达 34%。
- 吴炳方范锦龙田亦陈李强子张磊刘兆礼张广录何隆华黄进良江晓波颜长珍许安张维奇
- 三江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建设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
- 程根伟王金锡张劲峰方江平江晓波
- 1.建立了三个生态恢复试验示范区,提出了关键种恢复、针阔混交林恢复等10种生态恢复模式;相关模式在藏区推广应用25000亩。2.在滇西北、藏东南、雅砻江流域筛选、引进8种特色生物资源,其中云南红豆杉、油橄榄和花叶海棠是适...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物资源开发
- 三峡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75
- 2004年
- 三峡地区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区,这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角度出发,利用RS和GIS技术,阐明了20世纪最后10年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数量、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得出以下结论:(1)10年间除建设用地和草地面积增加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都呈现出不同程度衰减;(2)建设用地以高速增长,增幅达21528.09hm2;(3)耕地减少的幅度较大,达18399.29hm2,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且减少的耕地多为位置相对优越,产量较高的优质良田;(4)林地面积总趋势是减少,主要转变为草地、旱地和建设用地,其中有林地减少的幅度较大,达7411.93hm2;(5)草地的面积总体增加,主要源自于林地和旱地的变化;(6)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分为3个主导因子变化区域:耕地-城镇型、林灌-耕地型和复合型;(7)库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经济因素、人口压力、宏观政策及三峡工程4个方面,这4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共同影响库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
- 江晓波马泽忠曾文蓉周万村周爱霞李爱农孙育秋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 RS和GIS支持下岷江上游LUCC反演与预测研究
- 本文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学信息图谱、景观生态学和地理系统模拟等理论和方法,分析岷江上游1972-2000年的LUCC及其驱动力,并运用Markov-CA模型反演和预测岷江上游600年前、1950年和2050年三个时...
- 江晓波
- 关键词:岷江上游土地覆被土壤侵蚀模型景观生态学
- 巫山县近30a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过程被引量:3
- 2002年
- 用MSS底片和TM图像作为数据源,通过扫描成像、假彩色合成和空间配准以形成彩色遥感图像。RS和GIS相结合,从卫星图像解译出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利用ARC/INFO进行自动统计,并输出各类土地面积,对巫山县近30a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得出巫山县30a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环境变化规律,并对造成这种变化的驱动力进行探讨和分析。为今后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相关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决策支持。
- 马泽忠周万村江晓波周爱霞李爱农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
- 基于GVG采样系统的农作物估产可信度分析——以四川盆地为例被引量:1
- 2005年
- 以四川盆地的农作物估产为例,对GVG(GIS&VIDEO&GPS)采样系统的采样结果进行可信度分析。在试验区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线,利用GVG采样系统提取样区内农作物种植比例。然后结合野外实地调绘结果对该地区进行遥感影像解译,在解译影像上对采样线不同缓冲区范围内的农作物面积进行提取,计算出农作物的种植比例。把遥感解译影像缓冲区分析结果为检验数据,采用误差最小可信度最高的原则对GVG采样系统采样结果的精度进行可信度分析。并基于可信度分析初步确定GVG采样系统的沿线采样最佳范围。
- 张海珍周万村李爱农周启刚江晓波
- 关键词:农作物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