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韫赜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生物学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栽培
  • 5篇植物
  • 4篇小麦
  • 3篇栽培装置
  • 3篇能效比
  • 3篇光照
  • 3篇光照强度
  • 3篇LED
  • 2篇养分
  • 2篇生长发育
  • 2篇水分
  • 2篇天葵
  • 2篇紫背天葵
  • 2篇微重力
  • 2篇小麦生长
  • 2篇小麦生长发育
  • 2篇粒叶比
  • 2篇密闭环境
  • 2篇开花
  • 2篇光合速率

机构

  • 16篇中国航天员科...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6篇沈韫赜
  • 13篇郭双生
  • 10篇艾为党
  • 10篇唐永康
  • 4篇任锦
  • 3篇冯红旗
  • 3篇吴志强
  • 3篇王隆基
  • 3篇毛瑞鑫
  • 2篇秦利锋
  • 2篇赵丕盛
  • 2篇马加炉
  • 1篇曾固
  • 1篇董文平
  • 1篇杨成佳
  • 1篇谢元友
  • 1篇朱景涛
  • 1篇张洪博
  • 1篇王晓霞
  • 1篇黄志德

传媒

  • 4篇航天医学与医...
  • 4篇载人航天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电子制作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受控环境下光周期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为探讨受控生态生保系统(CELSS)中利用光周期调控提高植物能量利用效率的可能性,以红蓝LED(90%红+10%蓝)为光源,在开花前及开花后各设置12、16、20和24h四个光周期水平,形成16个处理,研究光周期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前光周期延长使小麦开花时间显著提前,特别是导致出苗到拔节和拔节到抽穗的天数显著减少。开花后光周期延长会缩短开花到成熟的时间,且开花前和开花后光周期对小麦生育期长度的影响相互独立。在开花前,短光周期有利于小麦营养器官的构建,增加株高、分蘖数、叶片数和营养器官干重,进而提高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能效比。在开花后,长光周期提高了灌浆期叶片光合速率,促进籽粒中干物质积累,提高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能效比。开花前短光周期的增产作用主要是因穗数和穗粒数增加,而开花后长光周期的增产作用主要是因粒重增加。在开花前后,延长光周期均导致籽粒淀粉含量增加和蛋白质含量减少。在开花前12h光照、开花后24h光照的处理下小麦产量和能量利用效率均最高,说明开花前短光周期结合开花后长光周期最有利于小麦高产和能量高效利用。
沈韫赜郭双生
关键词:小麦光周期开花能效比
空间植物栽培关键技术地面验证试验研究
2018年
针对空间微重力下植物栽培的特点,通过搭载一台植物栽培装置对空间微重力下植物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模拟和验证。试验验证了种子发芽技术,确定了切缝、海绵塞和丸粒化三种发芽方式并存的方案;验证了水分传导技术,确定了最终的注水和补水方案;验证了养分供应技术,采用缓释肥作为植物的养分来源;验证了缓释肥在栽培基质中的养分释放特性。在地面验证试验过程中,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在确定的栽培方案下,植株平均株高可达7 cm,平均叶片数可达到6片/株,平均鲜重可达到5.5 g/株。试验结果证明了种子发芽结构和水分养分供应技术的合理性。
沈韫赜郭双生赵丕盛王隆基李健王晓霞
关键词:发芽微重力
一种太空植物栽培系统
一种太空植物栽培系统,其包括:栽培室、固定于所述栽培室内的根盘模块、与所述根盘模块连接的水分养分供应模块、与所述栽培室固定的大气环境控制模块、固定于所述栽培室上方的光源模块、以及与所述水分养分供应模块、大气环境控制模块和...
唐永康吴志强王隆基孙民政艾为党毛瑞鑫吴浩沈韫赜杨京松
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植物培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条件下的植物栽培方法,包括植物培养准备工作、植物培养环境调控、植物营养液配置、植物生长状态观察记录。本方法针对空间环境条件下长期密闭的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的特点,通过建立综合性大型地面受控生态...
郭双生马加炉艾为党唐永康沈韫赜冯红旗
文献传递
LED光质对紫背天葵挥发油和酚类成分积累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探索促进紫背天葵在受控环境中更好地积累生物活性成分的有效光质条件,采用3种LED光源(R60B30G10/60%红光+30%蓝光+10%绿光,R70B20G10/70%红光+20%蓝光+10%绿光,R60B20G20/60%红光+20%蓝光+20%绿光)研究了光质条件对紫背天葵次级代谢物(挥发油和酚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R70B20G10光质相比,R60B20G20光质显著增加了萜烯类物质(α,β-石竹烯)的积累,降低了醛类成分(绿叶挥发物)在香气物质中的比例,而R60B30G10与此结果相反;与其它光质相比,R60B30G10光质增加了总花色苷和总黄酮的含量,而在R70B20G10和R60B2OG20光质条件下这些物质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与其它光质相比,R70B20G10光质增加了β-胡萝卜素积累和植物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DPPH),而R60B20G20光质则显著降低了β-胡萝卜素的含量。因此,R70B20G10为适合于紫背天葵积累更多有用次级代谢产物及提高其营养和药用价值的光质条件。
任锦郭双生沈韫赜
关键词:紫背天葵酚类
2人30天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物质流调控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实验平台,进行了2人30天的"人-植物"受控生态系统的大气和水等物质交换和动态平衡调控技术实验,实验过程中对物质流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系统内大气、水和食物的闭合度分别达到100.0%、84.5%和9.3%,系统能效比达到59.56g/(kW·m2·d);种植面积为13.5 m2的4种共生植物可以满足1人的呼吸需O2量。初步掌握了密闭生态系统中植物与人之间的物质流特性及其动态平衡调控技术,并认识了系统中人、植物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为推动我国长期载人航天受控生态生保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郭双生董文平艾为党冯红旗唐永康黄志德沈韫赜任锦秦利锋曾固张立红
关键词:物质流
密闭系统中光强和光照时间对小麦的交互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密闭系统中光强和光照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生产效率的交互作用,并以此为依据优化受控生态生保系统(CELSS)中小麦培养的光照策略。方法实验采用双因素正交设计,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各设置4个水平,比较各处理小麦的生理指标及生产效率差异。结果小麦生育期随着光照强度增强或光照时间延长而缩短。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均能通过改变光能输入量而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均随着光能输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相同的光能输入量下,低光照强度+长光照时间的处理收获指数(HI)、粒叶比(GLR)和产量均显著高于高光照强度+短光照时间的处理。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小麦的收获指数和粒叶比显著降低;而随着光照时间延长,收获指数和粒叶比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方面,无论光照强度增强还是光照时间延长,都会导致能效比降低,但光照强度增强时能效比降低更明显。结论光照强度增强和光照时间延长均可增产,但高光照强度对营养体生长促进作用更强,而长光照时间对籽粒积累促进作用更强,因此长光照时间下小麦生产更为高效,源库协调性更好。在能源匮乏的载人航天环境下,利用长光照时间提高小麦产量能源利用率更高,系统的经济性和节能性更好。经推算,该环境下,23 m2小麦可满足1名航天员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沈韫赜郭双生艾为党唐永康
关键词:光强光照时间小麦粒叶比能效比
红蓝LED光照强度对密闭生态系统中生菜生长状况及光合速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利用红蓝LED进行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菜培养实验。通过设置不同生长期的对照试验,确定了CELSS中生菜的最佳收获期。试验结果显示,生菜光合速率(Pn)和产量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上升,但增幅逐渐变小;通过公式拟合,光照强度达到556μmol·m-2·s-1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产量不再增加,同时光能利用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保证生菜供氧能力及产量满足乘员对氧气、食物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光照强度水平,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出苗后第40天为最佳收获期,此时收获,生菜的日产量和光能利用率最高,营养品质最好。
沈韫赜郭双生艾为党唐永康
关键词:生菜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生长期
不同粒径组合对植物栽培基质容重及孔性和水吸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研究粒径对栽培基质容重、孔性和水吸力的影响,以便为空间植物培养提供栽培基质。采用4种基质,即Profile基质(P)、黑陶粒(B)、白陶粒(W)和蛭石(V),各基质按照不同粒径(<1 mm,1~2 mm,2~3 mm)组成设置了10种组合(体积百分比),研究测试不同粒径组合基质的基本理化特性、容重、孔性和水吸力。P和B基质的容重约0.70 g·cm^(–3)。P基质含有较多矿质养分离子;增加小粒径基质颗粒占比,不同组合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均显著增加,但通气孔隙度下降;在10种不同基质组合中,P7(40-60-0)、B8(10-70-20)和W4(10-60-30)分别具有最高的总孔隙度,P8(10-70-20),B1(20-50-30)和W8(10-70-20)具有最高的气水比,P3(50-50-0),B3(50-50-0)和W3(50-50-0)具有最高吸附水量;4种基质的平均总孔隙度和吸水量大小顺序为V>P>B>W。因此,P3(50-50-0)基质和B7(40-60-0)基质具有适中的容重、良好的孔性和较高的水吸力,适用于空间植物栽培。
唐永康沈韫赜艾为党吴志强毛瑞鑫吴浩胡伟冯红旗
关键词:粒径栽培基质容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