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磊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颅脑外伤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外伤后病情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近年来该科收治的158例65岁及65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前已痴呆不能评估9例,自动出院15例,其余按GOS评分标准,良好64例,中残24例,重残2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4例。结论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有其自身特点,并发症发生率高,要全面评估,合理果断治疗。
- 姜国建温磊周建国谢乐
- 关键词:老年颅脑外伤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20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1%(2/2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的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 吴红飞刘锦平温磊杨杰
-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外伤性脑出血疗效安全性
- 高血压脑出血锥颅穿刺外引流术方面的治疗体会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锥颅穿刺外引流术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科室采用锥颅穿刺外引流术的34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的血清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GOS评分预后、Barthel指数预后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创伤小,效果优于开颅手术。
- 吴红飞刘锦平温磊杨杰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疗效
- 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中等量(20-4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94例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资料。47例采用锥颅引流术治疗(锥颅组),47例采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骨瓣组)。术后5 d复查CT,根据脑水肿最大面积层面计算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长径×短径×层面数×1/2-血肿量。分析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区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术前及术后2周应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估预后。结果 锥颅组术后5 d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较骨瓣组显著缩小(P<0.05);术后2周,两组SSS评分和NIHS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而且,锥颅组明显优于骨瓣组(P<0.05)。锥颅组住院时间[(15.67±3.07)d]较骨瓣组[(19.97±2.65)]明显缩短(P<0.05),锥颅组术后2个月病死率(10.64%,5/47)较骨瓣组(25.43%,12/47)明显降低(P<0.05)。锥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9%)明显低于骨瓣组(38.30%;P<0.05)。术后6个月,锥颅组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17例,Ⅲ级16例,Ⅳ级4例,Ⅴ级1例;骨瓣组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1例,Ⅴ级2例。两组术后个月ADL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锥颅引流术治疗远期预后与骨瓣开颅手术相当,但明显降低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
- 谢乐刘锦平温磊杨杰周建国
- 关键词:锥颅引流术疗效
-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切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 目的:探讨通过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全椎板切除术切除椎管内占位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通过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全椎板切除术切除椎管内占位的手术观察手术的可行性、病变切除情况和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手术能充分保留术野、完整切...
- 姜国建杨杰周建国陈强谢乐吴红飞温磊刘锦平
- 颅脑急诊手术后二次脑损伤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诊颅脑术后二次脑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以来我科急诊颅脑手术3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二次脑损伤者173例,其中发生两种者37例,两种以上者136例。自动出院44例,手术死亡2例,痴呆不能评估4例,转他院2例;其余273例病人中,恢复良好138例,轻残46例,中残38例,重残2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1例。结论高热、高血糖、低血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均为二次脑损伤致伤因素,严重影响预后,应高度重视,针对性地加强预防与综合治疗。
- 姜国建温磊周建国谢乐陈强杨杰吴红飞刘锦平
- 关键词:二次脑损伤
- 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体会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我科2005年来所收治的64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及抢救。结果 9例到院时已失去抢救时机,17例自动出院,其余按GOS标准,恢复良好10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存在2例,死亡14例。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伤势严重,发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但也有大量抢救成功的范例,积极及时准确的抢救是关键,不到最后时刻,不言放弃。
- 姜国建崔瑞霞谢乐周建国吴红飞温磊杨杰陈强刘锦平
- 关键词:特重型颅脑损伤急救
- 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基底节区后部HICH患者109例,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组(观察组,n=51)和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组(对照组,n=58)。比较2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及并发症率,术后6月采用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临床预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压时间、术中失血量、去骨瓣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皮质切口、白质切开深度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 h,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72 h,观察组的脑水肿增加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癫痫、失语及视野缺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月,观察组的BI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HICH安全有效,可降低再出血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预后。
- 谢乐刘锦平温磊杨杰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侧裂入路
- 神经内镜与小骨窗手术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与小骨窗手术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给予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B组给予小骨窗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和血肿清除率、血清炎症因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均P<0.05),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B组(P<0.05),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手术后血清PCT、IL-6、CRP水平、mR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均P<0.05),SNS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增加血肿清除率,下调血清炎症因子,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预后良好率。
- 周建国刘锦平杨杰温磊
-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小骨窗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