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力国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颈椎
  • 4篇手术
  • 4篇颈椎病
  • 3篇腰椎
  • 3篇韧带
  • 3篇韧带骨化
  • 3篇融合术
  • 3篇入路
  • 3篇髓型
  • 3篇纵韧带
  • 3篇颈椎后
  • 3篇颈椎后纵韧带
  • 3篇颈椎后纵韧带...
  • 3篇颈椎后纵韧带...
  • 3篇后纵韧带
  • 3篇后纵韧带骨化
  • 3篇后纵韧带骨化...
  • 3篇脊髓
  • 3篇脊髓型
  • 3篇脊髓型颈椎病

机构

  • 15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王力国
  • 8篇彭宁宁
  • 6篇李书奎
  • 5篇孙立山
  • 4篇申沧海
  • 4篇刘志伟
  • 3篇程才
  • 3篇李民
  • 3篇李铁军
  • 3篇杨成
  • 3篇王贵江
  • 2篇赵晔
  • 2篇赵跃江
  • 2篇冯永健
  • 2篇冯艳红
  • 2篇姜伟
  • 1篇高书明
  • 1篇高增升
  • 1篇陈汉文
  • 1篇孙洪江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寰枢椎脱位经口咽入路减压手术感染的预防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经口咽入路减压手术感染的预防方法与效果。方法寰枢椎脱位患者4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都采用寰枢椎脱位经口咽入路减压手术,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积极预防感染。结果两组治疗后JOA评分都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0%,治疗组未发生感染,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9 2,P<0.05),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寰枢椎脱位经口咽入路减压手术能取得很好的预后效果,但是要积极预防感染,保证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
彭宁宁孙立山赵跃江王力国李书奎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经口咽入路
轻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保守治疗:预后因素及手术修复时机选择被引量:7
2015年
背景:对于中重度脊髓受压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的效果。然而,轻度、进展缓慢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可以在较长时间内并无严重脊髓受压的症状和体征,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的优越性并未得到证实。目的:分析轻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保守治疗的预后因素,并为保守治疗预后不良患者选择手术时机提供证据。方法:前瞻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71例轻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3分。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保守治疗,并记录可能影响保守治疗的预后因素,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定期随访。入院和出院随访期间采用JOA评分评价脊髓神经功能。对于随访期间脊髓受压症状加重的患者(JOA评分<13分并且较初次住院时JOA评分降低≥2分)给予手术治疗。结果与结论:截至2014年2月,67例患者完成3年随访,随访期间19例患者脊髓受压症状加重后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组),而剩余48例患者随访期间始终接受保守治疗(保守组)。统计学分析显示,颈椎管矢状径较窄和节段不稳是保守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随访开始时手术组与保守组JOA评分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尽管手术组患者术前JOA评分较随访开始时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给予手术治疗后,末次随访时手术组与保守组JOA评分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保守治疗是轻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首选有效的修复方案。颈椎管矢状径较窄、颈椎不稳是保守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对于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若保守治疗期间脊髓受压症状加重,给予手术治疗可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申沧海冯永健王力国杨成彭宁宁王贵江郭旭
关键词:颈椎骨化后纵韧带保守治疗预后
磁共振IDEAL-IQ技术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技术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损伤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方法:选取在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在医院门诊检查的50名无颈脊髓压迫的健康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磁共振成像(MRI)T2WI、IDEAL-IQ成像,分别在脂肪分数图和弛豫率(R2^*)图测算脊髓兴趣区脂肪分数值(FF)和R2^*值。结果:两组测得的FF值和R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2,t=6.178;P<0.05)。观察组患者中脊髓受压部位脂肪含量改变为38例(占92.7%),T2WI脊髓内可见高信号21例(占51.2%),IDEAL-IQ技术比常规MRI对脊髓损伤检测更敏感。结论:IDEAL-IQ技术可以提供脊髓的病理变化信息,在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脊髓损伤更有价值。
刘志伟李铁军王力国崔涛姜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压迫
前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前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复杂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间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患者86例,以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前路减压融合术(ADF)组及后路减压融合术(PDF)组,每组43例,统计并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记录比较各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比治疗前后脊髓压迫情况,包括:椎管狭窄率、椎管面积及脊髓/椎管比。结果:ADF组的手术时长显著高于PDF组(t=2.641,P=0.010),ADF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PDF组(t=-37.961,P=0.000);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ADF组在术后15 d及术后30 d的VAS评分显著小于PDF组(t=-2.853,-9.693;P=0.005,0.000);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和1年的JOA评分均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ADF组的脊柱后凸患者改善率显著高于PDF组(t=2.175;P=0.032);ADF组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DF组(37.21%vs 9.30%;χ^2=6.279,P=0.012);术后1年两组的椎管狭窄率及脊髓/椎管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椎管面积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入路减压及后入路减压均具有较好的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前入路方式在术中出血、疼痛改善及脊柱后凸的治疗方面具有优势,后入路方式在手术时长、治疗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两者远期治疗情况相似。
王贵江申沧海崔涛杨健孙立山彭宁宁杨成王力国
关键词:骨化症前入路减压
脊髓型颈椎病MRI影像学形态改变与临床评价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脊髓MRI影像学形态改变与临床评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无颈脊髓压迫102例(对照组)及脊髓型颈椎病41例(患者组)资料,测量对照组颈椎MRIT2脊髓轴位像上C2~3、C3~4、C4~5、C5~6、C6~7脊髓横断面横径、矢状径、面积和患者组颈椎MRIT2脊髓轴位像上C2~3及主要受压节段的脊髓横断面横径、矢状径、面积。结果患者组JOA评分与脊髓横断面横径、矢状径、(横径+矢状径)改变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JOA评分与横断面积改变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MRI脊髓横径、矢状径改变率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而脊髓横断面积改变率与临床症状有显著相关性。不能单纯从脊髓横径、矢状径改变来评估临床症状严重性。
刘志伟孙洪江李书奎王力国程才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磁共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技术在评估颈椎前路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DEAL-IQ)序列技术在评估颈椎前路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对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X射线检查、磁共振IDEAL-IQ序列成像,分别在脂肪分数图测算邻近节段骨髓兴趣区脂肪分数(FF)值。结果:术后3个月41例患者FF值(62.36±8.51)与术前(14.35±4.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2,P<0.05);41例患者中9例(占21.9%)术后X射线片出现邻近椎体的轻度退变改变,35例(占85.3%)邻近节段椎体内脂肪分数显著增高。结论:IDEAL-IQ技术可早期检测颈椎前路术后邻近节段椎体内脂肪分数变化,故可作为评估颈椎前路术后邻节段退变的指标之一。
刘志伟李铁军刘钢崔涛戴海洋王力国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颈椎前路
高压氧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肌萎缩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amyotrophy,CSA)是近年来逐渐引起临床关注的一种特殊类型颈椎病,患者以单侧或双侧上肢肌肉萎缩、肌力减弱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常见的上肢根性疼痛及感觉功能障碍。CSA患者在临床上较少见,多数学者认为颈段脊髓前角或(和)腹侧神经根病变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申沧海高增升王力国宋彦澄冯永健
关键词:高压氧肌萎缩型颈椎病
寰枢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及术后前路伤口引流
2009年
彭宁宁王力国李书奎陈汉文
关键词:寰枢椎引流
前后不同入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比观察前后不同入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200例,其中经前路行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100例(前路组)、经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00例(后路组);记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行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评价神经功能及疼痛情况,行颈部X线及CT检查测算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椎管狭窄率。结果与后路组比较,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增多、手术时间延长(P均<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JOA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各时点JOA评分、VAS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各时点椎管狭窄率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前路组术后各时点颈椎活动度较后路组降低(P均<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两种入路手术治疗OPLL患者的临床效果均较好,经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对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影响更小。
王贵江申沧海崔涛杨健孙立山彭宁宁杨成王力国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伤椎内硫酸钙灌注椎体成形AF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骨折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伤椎内硫酸钙灌注椎体成形AF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跨伤椎固定上下相邻椎体,经伤椎椎弓根向椎体内灌注硫酸钙椎体成形,单侧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106例,观察术前、术后4 d及术后12个月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椎管容积侵占率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副损伤,均无切口感染,所有患者均获得12~26(15.5±2.4)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植骨融合率100%,AF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无松动断裂。术后4 d、术后12个月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椎管容积侵占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4 d比较,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椎管容积侵占率3项指标有少量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内硫酸钙灌注椎体成形AF椎弓根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骨折安全可行,效果好,可以很好地改善伤椎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椎管容积侵占率,很好地改善椎体骨缺损,提高融合率,重建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从而不易出现椎体高度丢失。
孙立山彭宁宁王力国冯艳红李民赵跃江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硫酸钙AF椎弓根钉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