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奕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问题及护理
  • 3篇介入
  • 3篇化疗
  • 3篇化疗患者
  • 3篇PICC
  • 2篇置管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置管
  • 2篇外周
  • 2篇临床护理
  • 2篇介入治疗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置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猝死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8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王奕
  • 3篇韩向梅
  • 3篇徐剑红
  • 2篇赵文利
  • 1篇王婉云
  • 1篇孟祥惠
  • 1篇张坤

传媒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原医刊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2010医改...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3篇2010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的8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后应用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王奕
关键词:综合护理肝癌介入治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颅底肿瘤的护理配合被引量:2
2014年
总结了17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颅底肿瘤的手术护理配合。护士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充分准备,详细了解手术入路及颅内重要组织器官与肿瘤的关系,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手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悉掌握手术的操作步骤、手术材料的使用方法 ,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等。1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孟祥惠赵文利王奕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颅底肿瘤护理
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及临床药物干预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及临床药物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86例(2017年11月—2019年6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取瑞芬太尼+七氟醚,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统计两组围术期[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麻醉后15 min(T2)、术毕(T3)]血流动力学指水平、脑氧代谢情况、拔管、睁眼及恢复自主呼吸用时、不良反应。结果(1)血流动力学:①不同时间点的HR、MAP、SBP、SPO2有差别(P<0.05),②组间HR、MAP、SBP、SPO2有差别(P<0.05),③研究组与对照组的HR、MAP、SBP、SPO2变化趋势有差别(P<0.05);(2)脑氧代谢:①不同时间点的CERO2、Da-jvO2有差别(P<0.05),②组间CERO2、Da-jvO2有差别(P<0.05),③研究组与对照组的CERO2、Da-jvO2变化趋势有差别(P<0.05);(3)拔管、睁眼及恢复自主呼吸用时:研究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睁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低于对照组(32.56%)(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通过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可抑制其波动程度,并能改善脑氧代谢状态,缩短术后拔管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此方法安全可靠。
王奕张坤赵文利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
循环抗阻训练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泵血机能与组织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循环抗阻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泵血机能以及组织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12月采用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6月采用循环抗阻训练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干预后患者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心搏指数(SI)等泵血机能指标以及微循环半更新率(ALK)、平均微循环滞留时间(TM)、微循环半更新时间(ALT)等组织微循环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O、CI、SI、S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LK明显高于对照组,TM、AL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开展循环抗阻训练能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的泵血机能,改善组织微循环。
王奕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织微循环
PICC在化疗患者应用中的问题及护理
PICC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人,沿血管走行,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肿瘤患者需要长期静脉化疗和胃肠外营养,常规的静脉穿刺对血管损伤大,...
徐剑红韩向梅王奕
文献传递
PICC在化疗患者应用中的问题及护理
本文以378例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出现的敷贴过敏、静脉炎、导管堵塞、局部感染、脱管等并发症的护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旨在提高PICC置管使用效率。
徐剑红韩向梅王奕
关键词: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临床护理
文献传递
强化老年性心脏猝死的护理意识
2003年
王婉云王奕
关键词:老年人心脏猝死急救意识保健意识
PICC在化疗患者应用中的问题及护理
PICC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肿瘤患者需要长期静脉化疗利胃肠外营养,常规的静脉穿刺对血管损伤人,易致周...
徐剑红韩向梅王奕
关键词:化学疗法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临床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