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田田

作品数:32 被引量:174H指数: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内镜
  • 16篇胆管
  • 14篇造影
  • 13篇逆行
  • 10篇胆管造影
  • 10篇胰胆管
  • 10篇胰胆管造影
  • 9篇术后
  • 8篇胆道
  • 8篇内镜逆行
  • 8篇并发
  • 8篇并发症
  • 7篇内窥镜
  • 7篇内窥镜逆行
  • 7篇窥镜
  • 6篇肝移植
  • 5篇胆管造影术
  • 5篇移植术
  • 5篇移植术后
  • 5篇胰胆管造影术

机构

  • 3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杭州安杰思医...

作者

  • 32篇王田田
  • 29篇胡冰
  • 23篇潘亚敏
  • 17篇高道键
  • 14篇吴军
  • 10篇王书智
  • 8篇陆蕊
  • 8篇时之梅
  • 7篇王淑萍
  • 6篇叶馨
  • 6篇黄慧
  • 5篇周玉保
  • 3篇别里克
  • 3篇于凤海
  • 3篇郑晓
  • 2篇刘润皇
  • 2篇龚彪
  • 2篇万伟
  • 2篇吴叶晨
  • 1篇刘允艺

传媒

  • 17篇中华消化内镜...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第四届全军肝...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管狭窄的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植入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管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9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接受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及全覆膜金属支架植入的68例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追溯相关内镜治疗情况,密切随访患者狭窄缓解及复发情况,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6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支架在位维持中位时间9.0个月(0.2~37.1个月),支架成功移除率93.4%(57/61),狭窄缓解率74.2%(46/62)。46例狭窄缓解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4.0个月(2.5-96.0个月),狭窄复发率16.7%(6/36)。经多因素分析,狭窄距离肝管汇合部长度≤1.5cm(P=0.034,OR=6.395,95%吖:1.153-35.464)及支架发生移位(P=0.024,OR=0.153,95%CI:0.030~0.782)是影响狭窄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狭窄长度≥1.0cm(P=0.028,HR=6.766,95%CI:1.233~37.122)是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内镜下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管狭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远期狭窄复发率较低,狭窄部位和长度以及支架移位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
吴叶晨郑晓吴军王田田夏明星高道键范婷婷梁磊李小勇胡冰
关键词:胆胰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良性胆管狭窄远期
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内镜处理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处理原位肝移植术(OLT)后胆管吻合口狭窄(AS)的有效方案,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65例OLT后超过3个月的患者接受ERCP诊疗,在行狭窄段充分扩张后,置入尽可能多的塑料支架,维持支架支撑6个月以上,随访观察AS改善情况。结果该组患者共接受90次治疗,分别采用不扩张、探条扩张和6~10mm气囊扩张进行狭窄段扩张;置入2~6根塑料支架,平均置入3根,总口径达14—42F,平均达22.8F,支架支撑0.2~37.8个月,平均8.0个月。迄今共有54例次接受支架拔除及胆管再造影评估,其中26例次显示AS基本消除,采用气囊扩张加2根以上支架(总口径〉21F)支撑满3个月及以上者AS消除率达81.0%(17/21)。有3例患者在拔管后狭窄复发,均为支撑不足6个月者。结论根据OLT患者的病情,采用分期循序的内镜处理原则是行之有效的,内镜下采用扩张加多支架支撑,有望基本消除AS,为取得满意的疗效,应尽可能采用气囊扩张并同时置入2根以上(至少21F)支架,支撑时间不宜少于6个月。
胡冰于凤海龚彪潘亚敏别里克王田田王书智陆蕊黄慧时之梅
胆道支架引流联合腔内射频消融治疗胆道恶性梗阻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引流联合腔内射频消融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18例因胆道恶性梗阻接受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治疗的患者,在胆管插管成功后,循导丝插入双极射频电极,于肿瘤部位进行射频消融,并留置胆道支架进行引流,观察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射频消融治疗;胆道引流成功率为100%(18/18),12例患者留置塑料支架,6例患者留置金属支架,其中3例患者同期留置胰管支架;术后患者出现胆管炎2例,胰腺炎2例,均经短期对症治疗后控制;黄疸明显缓解率为61%(11/18);中位随访期10.9(2.0~15.4)个月,3个月内支架通畅率为87%(13/15),6个月内支架通畅率为64%(9/14),12个月内支架通畅率为25%(2/8);6个月生存率为67%(8/12),12个月生存率为50%(4/8)。结论对于胆道恶性梗阻,胆道支架引流联合腔内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吴军潘亚敏王田田高道键胡冰
关键词:胆道恶性梗阻射频消融术
内镜下同期胆、肠双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管及十二指肠恶性梗阻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恶性胆、肠梗阻患者内镜下同期实施胆、肠双自膨胀金属支架(self-expanding metallic stent,SEMS)治疗的策略、方法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阻塞性黄疸合并十二指肠恶性狭窄行内镜下同期置放胆、肠双SEM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镜操作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术后黄疸消退及胃流出道梗阻评分系统(GOOSS)评分情况。结果共收治10例同期放置胆、肠双SEMS的患者,包括胰腺癌5例、胆囊癌2例、胆管癌2例及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5例Ⅰ型肠狭窄(病变未侵及十二指肠乳头)患者置入肠道SEMS后再行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成功放置胆道SEMS。另1例Ⅰ型肠狭窄患者放置长度9cm的肠道SEMS后,再行超声内镜下顺行胆胰管造影(EACP),经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EUS-BD)放置胆道SEMS;3例Ⅱ型狭窄(病变侵及十二指肠乳头)患者行EACP,经EUS-BD放置胆道SEMS后,再经内镜置入肠道SEMS。1例Ⅲ型肠狭窄(远离十二指肠乳头)患者分别置入胆、肠SEMS。内镜操作成功率为100%。内镜操作术中2例Ⅰ型肠狭窄患者在内镜通过肠狭窄段时有肠壁自限性出血,未发生持续出血或穿孔等与内镜操作相关的并发症。黄疸消退及GOOSS评分改善明显。结论对于胆道梗阻合并十二指肠狭窄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结合不同的内镜处理方式同期置入胆、肠双SEMS姑息性解除胆、肠梗阻是可行且安全、有效的。
潘亚敏王田田高道键吴军胡冰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胆道恶性梗阻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乳头部延迟性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乳头部延迟性出血的特征及可能出血原因,探索有效的止血方法及其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16年8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内镜科因ERCP后出血行内镜诊疗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止血方法及其疗效。结果ERCP后延迟性出血多发生于ERCP后48h内(67.2%,45/67),主要表现为呕血、血便及鼻胆管内血性引流物等。单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的出血率最低(0.1%),其次是乳头预切开(0.6%)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0.9%),EST+EPBD的出血率最高(2.4%),出血部位多位于乳头切缘左侧(67.1%,51/76)。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内镜止血,序贯给予冰肾上腺素盐水注射、电凝、止血夹封闭、金属支架压迫等内镜止血治疗。71例患者内镜止血成功(93.4%),其中1次成功66例,2次成功4例,3次成功1例。止血夹封闭止血成功率76.9%(50/65)。结论针刀预切开术是安全、有效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与EST相似。对于实施乳头部中小切开和/或扩张的患者,仍应做好出血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临床上一旦怀疑出血应及时内镜干预,绝大多数病例可在内镜下成功止血,止血夹封闭是较为可靠的止血方法。
郑晓吴叶晨吴军王田田高道键胡冰
关键词:内窥镜逆行括约肌切开术内窥镜延迟性出血
101例肝胆手术后胆漏的ERCP诊疗
目的回顾并评价内镜介入技术对肝胆手术后胆汁外漏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对101例术后胆漏病人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其中发生于肝移植术后40例,肝叶切除术后2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21例,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
潘亚敏胡冰王田田
文献传递
乳头大口径气囊扩张术治疗胆管结石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探讨采用括约肌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ES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肝外胆管单发或多发结石且胆管直径>13 mm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ES组采用单纯乳头大切开;ESBD组在括约肌适当切开后用直径15 mm的气囊进行乳头部扩张,然后进行相应的碎石或取石操作.观察2组病例的结石清除率、操作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在2个内镜中心有86例患者,剔除2例(1例行乳头预切开,1例未按指定治疗)后行随机分成ES组42例和ESBD组42例.2组病例的基本临床特征相似,胆管平均直径、结石大小、数量以及乳头旁憩室的发生率类似;内镜Ⅰ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8%和93%(P=0.531),操作时间分别为(25.76±12.74)min和(26.38±12.86)min(P=0.825),机械碎石的使用率分别为36%和25%(P=0.363).ES组发生并发症5例(轻度3例、中度2例),ESBD组发生轻度并发症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无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内镜下采用小的括约肌切开加大口径气囊扩张是清除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其安全性与传统的括约肌切开术相似,尤其是对于胆管巨大结石或行乳头切开取石困难者.
潘亚敏张嘉妍周玉保王田田刘润皇胡冰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括约肌切开术气囊扩张术
60岁以上患者完成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取石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保留胆囊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背景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术已是广泛接受的处理胆管结石的方法,但在伴有胆囊结石的老龄患者,是否还需要行胆囊切除尚无定论。方法EST取石术后,将178例年龄〉60岁的胆道结石随机分为2组:择期胆囊切除组(89例)和保留胆囊组(89例),研究的一级终点(primary endpoint)是胆管结石或胆囊病症复发。结果择期胆囊切除组中,有6例发生胆道病症(胆管炎5例、上腹痛1例);保留胆囊组中,21例再次发生胆道病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并发胆管炎13例、上腹痛2例、黄疸1例和急性胆囊炎5例(10grank检验,P=0.001)。在5年随访中,择期胆囊切除组和胆囊保留组发生胆道病症的累积概率分别为5.8%(95%CI,2.4%-13.3%)和25.4%(95%cI,17.3%-36.5%)。82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手术16例(19.5%)。保留胆囊组患者的死亡人数高于择期胆囊切除组(分别为19例和11例,P=0.123)。结论在EST胆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术可以降低胆道病症的发生,应该被推荐采纳。
刘润皇廖传佳冯明杰孙冰儿俞丽媚赖宝山林旭开吴国伟刘允艺钟尚志沈祖尧王田田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合并十二指肠狭窄患者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策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合并十二指肠狭窄患者实施ERCP诊疗的方法与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十二指肠狭窄患者的ERCP处理方法,观察内镜操作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7276例接受ERCP的患者中,合并十二指肠狭窄158例(2.17%),其中恶性肿瘤浸润肠壁120例,十二指肠良性狭窄38例。采用改变体位或导丝引导的方法顺利通过狭窄处完成ERCP及胆道引流96例,实施柱状水囊扩张术后完成ERCP33例,先放置十二指肠金属支架后行胆管引流4例,另有25例未能完成或放弃治疗。内镜操作成功率84.2%(133/158),术中有少量出血5例,未发生持续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狭窄患者仍有可能完成ERCP操作,轻度狭窄可通过改变体位或导丝引导帮助内镜通过,重度狭窄需采用水囊扩张或先留置肠道支架,根据局部病变情况循序应用以上方法实施内镜治疗仍是安全的,且成功率较高。
潘亚敏吴军王田田高道健胡冰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十二指肠狭窄
胆管腔内射频消融治疗胆道恶性狭窄的初步研究
吴军胡冰高道键潘亚敏王田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