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英

作品数:33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0篇理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教学
  • 8篇分子
  • 7篇分子印迹
  • 6篇课程
  • 5篇分析化学
  • 5篇茶叶
  • 4篇印迹
  • 4篇实验教学
  • 4篇教学改革
  • 3篇性能评价
  • 3篇生物科学
  • 3篇生物科学专业
  • 3篇无机
  • 3篇化学实验
  • 3篇活性
  • 3篇教学方法
  • 3篇高校
  • 3篇茶叶籽
  • 2篇地方高校
  • 2篇电聚合

机构

  • 33篇贵州师范学院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33篇王超英
  • 14篇张进
  • 10篇姜金仲
  • 6篇牛延慧
  • 5篇李小平
  • 4篇任翠娟
  • 4篇黄燕芬
  • 4篇曹剑锋
  • 3篇田浪
  • 3篇韩宝银
  • 3篇韩晗
  • 3篇甘秀海
  • 3篇江雪清
  • 3篇唐红林
  • 2篇文君
  • 2篇夏丽莎
  • 2篇任朝辉
  • 2篇李亚萍
  • 2篇左聪韵
  • 1篇李世杰

传媒

  • 2篇化学教育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广东化工
  • 2篇广州化工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贵州师范学院...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精细化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邻苯二甲酸二甲氧乙酯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邻苯二甲酸二甲氧乙酯(DMOP)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邻苯二甲酸二甲氧乙酯印迹聚合物(DMOP-MIP)吸附材料。采用紫外光谱以及红外光谱对印迹聚合物制备进行表征,通过平衡吸附实验对DMOP-MIP的吸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MOP-MIP对DMOP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8.2μmol/g,吸附在4h左右可达到平衡。DMOP-MIP对DMOP的吸附量高于其结构类似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张进唐红林田浪王超英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表面印迹微球的合成及吸附性能评价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模板分子,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和接枝剂,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在二氧化硅微粒表面制备了DMP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扫描电镜对MIPMs进行表征,用平衡吸附实验方法研究MIPMs对DMP的结合性能。实验表明:MIPMs对DMP的吸附在1.5h左右达到平衡,最大吸附容量为78.6mg/g。同时,MIPMs对DMP的吸附量明显高于其结构类似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甲氧乙酯(DMOP),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张进左聪韵田浪王超英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分子印迹苄嘧磺隆电流传感器的研制
2011年
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硅胶表面合成了苄嘧磺隆印迹聚合物(MIPs),将MIPs超声分散于氨基苯磺酸溶液中,通过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氨基苯磺酸制备了苄嘧磺隆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
张进王超英牛延慧
关键词:苄嘧磺隆电流传感器
茶叶籽仁水浆静置发酵分层生产茶叶籽油及淀粉被引量:13
2015年
茶叶籽油贮藏在茶叶籽油脂体内,茶叶籽油脂体具有明显的边界膜,因此将茶叶籽油脂体从茶叶籽仁水浆中分离出来是完全可能的,利用茶叶籽仁水浆静置发酵分层现象可以实现茶叶籽油脂体的有效分离。茶叶籽仁水浆静置发酵分层现象表现为:茶叶籽仁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充分自然发酵后,发酵液自然分离为3层;上层为茶叶籽油脂体、中层为茶皂甙溶液、底层为茶叶籽淀粉;经过两次发酵,上层茶叶籽油脂体的纯度可达到95%。将纯化的茶叶籽油脂体进行加热处理,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茶叶籽毛油。利用茶叶籽仁水浆静置发酵分层现象可使茶叶籽毛油产率达16%、淀粉产率达8%;并且有效避免了茶叶籽中其他成分对茶叶籽油的污染与吸附作用,大幅度简化了茶叶籽毛油的后续精炼工作。
姜金仲王超英韩晗刘娟吴杰
关键词:茶叶籽茶叶籽油
胎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胎茶,该胎茶是由子叶或2片大真叶前的茶树实生苗制备而成,形成了茶叶新产品,丰富了市场,满足人们对茶叶种类和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胎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及生物活性物质,不但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类及嘌呤碱类物质,还含...
姜金仲王超英黄燕芬
文献传递
高师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与实践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目前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细化培养目标,优化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考核方式,延伸课堂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并进行了初步教学实践。
张进王燕青王超英李小平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
聚邻氨基苯硫酚/纳米金复合膜分子印迹传感器测定2,4-二氯苯酚被引量:5
2013年
在2,4-二氯苯酚(2,4-DCP)存在下,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邻氨基苯硫酚(oATP)并电聚合oATP/金纳米粒子,制得2,4-DCP印迹复合膜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对传感器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以K3Fe(CN)6为探针,间接对2,4-DCP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4-DCP在5.0×10-8~1.2×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K3Fe(CN)6示差脉冲伏安曲线的峰电流呈线性关系(R2=0.9964),检出限为1.5×10-8mol/L(S/N=3).该印迹传感器可在几种氯代酚干扰下选择性测定2,4-DCP.利用该传感器对环境水样进行加标回收检测,回收率为95.2%~109.3%.
张进王超英李小平牛延慧
关键词:电聚合
壬基酚表面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分子识别特性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二氧化硅微粒表面通过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以壬基酚(NP)为模板、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了壬基酚印迹聚合物。扫描电镜及比表面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呈均匀分散的微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采用红外光谱表征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变化情况,并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聚合物对NP的结合性能与分子识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对壬基酚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性,最大结合量可达184.6 mg/g。印迹聚合物对NP的吸附量高于其结构类似物对特辛基酚和双酚A的吸附量,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张进牛延慧王超英
关键词:壬基酚聚合物微球分子识别
牛蒡根水提物扩血管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牛蒡根水提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测定离体血管环张力的方法,观察牛蒡根水提物(0.075~15 gL-1)分别对基础状态、去氧肾上腺素(PE) 510-6mol·L-1和氯化钾(KCl 40 mmol·L-1) 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和去内皮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并观察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 10-4mol·L-1) 和亚甲蓝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ODQ, 10-5mol·L-1)、吲哚美辛(Indo, 10-5mol·L-1)、 四甲基乙二胺(TEA, 10-4mol·L-1)预处理对牛蒡根水提物的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结果: 牛蒡根水提物对基础状态的内皮完整和去内皮血管环的张力无影响;对PE预收缩的去内皮和内皮完整血管环具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L-NAME(P〈0.01)和ODQ(P〈0.05)预处理可明显减弱牛蒡根水提取物的舒血管作用,Indo预处理没有作用;TEA预处理(P〈0.05)显著性增强牛蒡根水提物舒张PE预收缩血管的作用;对KCl 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有明显舒张作用。 结论: 牛蒡根水提物能引起血管发生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促进血管内皮NO释放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a2+激活。
曹剑锋张鹏英王超英候东陈靠山
关键词:主动脉血管舒张作用
酸木瓜总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抗菌活性
2015年
为优化酸木瓜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菌活性,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提取方法、溶剂、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酸木瓜总生物碱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超声提取工艺,通过滤纸片法初步测定总生物碱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酸木瓜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5、提取时间30min,此条件下,酸木瓜总生物碱的实际得率为16.46mg/g;酸木瓜总生物碱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圈在12.5~22.2mm。结论:此提取工艺操作简单、可靠,可用于酸木瓜总生物碱的提取;酸木瓜总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甘秀海张燕王超英赵超周欣
关键词:生物碱抗菌活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