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华
- 作品数:69 被引量:32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我国春小麦品种籽粒硬度等位变异的STS检测
- 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采用单籽粒硬度仪(SKCS)和STS标记对春麦区主要推广品种和品系55份进行了籽粒硬度和Puroindoline等位变异类型检测,结果表明,全国春麦品种61.8%为硬质类型,混合和软质品种频...
- 郭世华何中虎夏兰芹王洪刚张庆祝
- 关键词:普通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STS
- 文献传递
- 一种向日葵花盘直径测定卡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向日葵花盘直径测定卡尺,涉及农业作物考种技术领域。包括卡尺底座、固定支杆、主尺、滑动游标和固定锥,所述主尺两端固定在卡尺底座上,所述主尺两侧具有游标滑槽,所述滑动游标设置在游标滑槽中,所述滑动游标与主...
- 伊六喜李强侯建华赵淑文包海柱苏少锋赵小庆张晓明史树德郭世华李志伟牟英男邬阳卢旭东
- Friabilin蛋白表达量与小麦籽粒硬度的关系被引量:28
- 2003年
- 籽粒硬度是决定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品质的重要性状 ,水洗淀粉表面的friabilin蛋白 ,分子量约 15kDa ,是这一性状的生化基础。用单粒谷物特性仪 (SKCS)和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分析了中优95 0 7穗系 34份和国内外冬小麦品种 (系 ) 10 4份的籽粒硬度和friabilin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friabilin谱带相对表达量与籽粒硬度显著相关 ,即friabilin谱带强 ,籽粒硬度数值低 ;friabilin谱带弱 ,籽粒硬度数值高。用friabilin蛋白表达量判断籽粒软硬的准确率分别为 85 .3%和 86 .5 %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6 8和 - 0 .6 6 ,均达到 1%的显著水平。因此 ,friabilin蛋白SDS PAGE改进的技术可用于小麦籽粒硬度生化标记的辅助选择。
- 郭世华何中虎王洪刚夏兰芹张庆祝张岐军于亚雄
- 关键词:表达量小麦籽粒硬度分子量
- 我国冬播麦区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影响及其相关分析被引量:11
- 2006年
- 选择冬播麦区108份代表性品种(系)于2001~2002年度分别在南北两组区试15个试点种植,对其部分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表明,北片各品质指标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地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品种间的变异大于品种×地点互作及地点间。试点之间相比,北片各点籽粒硬度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南片(里下和试点除外),籽粒蛋白含量和SDS沉淀值各试点相差不大。品种间相比,北片参试品种的籽粒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SDS沉淀值普遍高于南片品种,其中北片依次分别为61,12.0%,44.8g和11.0mL,南片分别为44,11.5%,37.8g和10.3mL;北片品质性状变异幅度较小的品种频率高于南片,北片依次分别为66.2%,76.9%,78.5%和7.7%,南片分别为23.3%,39.5%,32.6%和7.0%。相关分析表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与SKCS籽粒硬度大小有关,硬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和千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和-0.53,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5;软质麦籽粒硬度与SDS沉淀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性,籽粒蛋白和SDS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5。
- 郭世华刘丽于亚雄逯晓萍
- 关键词:品质性状基因型
- 糜子农艺性状的变异和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为了明确引进糜子品种综合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为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对15份糜子材料的农艺和产量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单穗重、千粒重和穗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数量性状中,穗粒重、单穗重、穗下节间长、千粒重、主穗长、主茎节数和株高的变异系数依次分别为52.95%、40.2%、23.08%、11.0%、10.56%、10.49%和8.95%,说明穗粒重、单穗重的变异程度较大,株高的变异程度小,产量选择潜力较大。以欧氏距离5.0将15份糜子品种划分为四大组群,其中第一组群属于丰产型种质,应作为糜子杂交育种的亲本重点利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了抗倒伏性好的品种主茎节数较少、株高较低、具有白色或黄色籽粒;单株产量可通过增加单穗重、千粒重、降低主茎节数量、选择抽穗早的绿色茎秆类型实现;提高千粒重可通过降低株高、选择绿色茎秆实现。
- 李星聪李强郭世华白玉婷高媛王参观
- 关键词:糜子农艺性状
- 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客观评价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和品质性状,采用DPS软件和SDS-PAGE技术分别对8个组合亲本及其杂种F4:5代8个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1、3组合F4:5代平均有效分蘖数、结实小穗数、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均大于其双亲,第1、2、7组合F4:5代平均主茎穗长,第7组合结实小穗数,第2组合的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均大于其双亲。F4:5主穗单粒间HMW-GS组成基本相同;供试F4:5单株1、7+8和5+10亚基频率最高,分别为62.1%、51.8%和75.9%。8种亚基组合类型中,(1,7+8,5+10)的频率最高为20.7%。供试8个组合后代中,同一组合F4:5代单株Glu-1D位点亚基相同,Glu-1A、Glu-1B亚基类型不完全相同,同一株行的单株间亚基差异较小。此外,新克旱9号×陕253杂种F4:5单株出现与亲本不同的7+8亚基组。
- 王昆鹏刘爽郭世华
- 关键词:小麦农艺性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SDS-PAGE
- 云南小麦籽粒硬度分布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硬度是小麦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主要影响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研究用云南省各地州有代表性的大面积主推品种39份调查了云南省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分布,结果表明云南省小麦籽粒硬度变化范围大,表现为硬质麦、软质麦和混合类型小麦共存,其中中等偏硬的小麦品种最普遍,占53.8%;中等偏软的比例最低,为7.7%;极端类型软质麦的比例较高,为17.9%。此外,云南省自育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与国内外品种差距不大。
- 刘丽于亚雄郭世华胡银星杨金华程耿
-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
- 50份谷子营养与食味品质的聚类和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基于7个品质性状对50份谷子品种利用SAS9.3软件进行了聚类和相关系分析,结果表明,V_(B1)含量和胶稠度的均值较高分别为0.48 mg/100 g和112.41 mm,蛋白质含量、V_(B2)含量和硒含量分别为7.69%、0.07 mg/100 g和11.69μg/kg。16份品种的胶稠度大于120 mm,糯质、低直链淀粉和非糯类型频率分别为6%、76%和8%。品种间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依次为V_(B2)含量>硒>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V_(B1)含量>蛋白质含量。采用最小距离法以阈值为10,将供试材料聚为9大类,其中第一、二、三类群分别包括7份、4份、33份品种,第四至第九类群各为1份品种;第一类群V_(B2)含量和胶稠度较大,第二类蛋白质含量、硒含量和胶稠度较大,第五类(公谷68)V_(B1)含量和胶稠度较大;第九类(大同34)蛋白质含量、V_(B1)含量、V_(B2)含量、硒含量和胶稠度最低,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最高,品质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V_(B1)含量与V_(B2)含量和胶稠度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6**和0.283*;直链淀粉含量与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依次分别为0.313*和-0.443**。
- 王丹丹徐文俊王卓任芹勇李涛赵攀衡郭世华
- 关键词:谷子营养品质食味品质聚类分析
- 谷子2个试点农艺性状和食味品质的变异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明确谷子农艺性状和食味品质在2个试点的变异,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农场和清水河县碓九也村种植的11份品种进行农艺和食味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农艺性状在农大和清水河的变异幅度分别为8.35%-27.45%和7.58%-26.74%;穗粒重在两地的变异幅度均最大。2个试点穗重与穗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农大的穗长与穗粗呈不显著负相关,清水河二者极显著负相关;农大的穗粗与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清水河呈显著或不显著负相关。参试品种在2个试点的碱消值均大于3。大乌谷、鑫谷10号、猫爪粘、安谷346-11和大黄谷等5份品种的胶稠度在农大和清水河均大于115mm。2个试点大黄谷和大黑谷的直链淀粉含量不同,其余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均相同。参试品种非糯类型为赤10-321,低直链淀粉类型为安谷346-11、大黄谷、大黑谷、安谷221和利谷21,糯质类型为白米粘谷和猫爪粘。
- 樊巧利邵松青徐文俊孙翔飞郭世华
- 关键词:谷子农艺性状食味品质
- 小麦籽粒硬度分布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为了解春小麦籽粒硬度及其单粒硬度分布频率,采用Perten SKCS 4100型单粒谷物硬度仪对92份春小麦和21份冬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及其单籽粒分布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品种按籽粒硬度分为3类5级,硬质、混合麦和软质类型分别占参试春小麦的27.2%、54.3%和18.5%,硬质、混合和软质冬小麦分别占供试冬小麦的23.8%、28.6%和47.6%。东北春麦区以硬质为主,北部春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则以混合类型为主。硬质麦硬度值变幅为58±18~86±16,硬度低于46和高于47的籽粒频率分别为1%~38%和62%~99%;混合麦硬度值为22±28~56±21,硬度指数低于46和高于47的籽粒分别占26%~79%和21%~74%;软质麦硬度值为1±16~40±13,硬度值低于46和高于47的籽粒分别为72%~99%和1%~28%。硬度值高于60的籽粒在90%以上的硬质品种有克旱16,硬度值低于33的籽粒频率在90%以上的软质品种有巴97-8397等5份。千粒重大于40.0g和粒径大于2.50mm的品种频率分别为20.6%和23.9%。
- 岳淑芳郭世华侯国峰廉博
- 关键词:普通小麦籽粒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