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忠

作品数:12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针刺
  • 3篇电针
  • 3篇针刺疗
  • 3篇针刺疗法
  • 3篇呃逆
  • 3篇刺疗法
  • 2篇穴位
  • 2篇穴位注射
  • 2篇穴位注射治疗
  • 2篇针刺配合
  • 2篇针刺治疗
  • 2篇神经痛
  • 2篇术后
  • 2篇术后胃
  • 2篇中枢性呃逆
  • 2篇肿瘤
  • 2篇经痛
  • 2篇刺配
  • 1篇电针配合
  • 1篇电针治疗

机构

  • 12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陆忠
  • 3篇孙舟红
  • 3篇魏文广
  • 1篇丁明罡
  • 1篇朱征
  • 1篇滕士超
  • 1篇程海波
  • 1篇蒋挺康
  • 1篇蒋文

传媒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江西中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比较苍龟探穴针法与常规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取腰眼、环中俞、阳陵泉、飞扬穴,治疗组采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PRI)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R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R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6%和97.1%,对照组分别为74.3%和92.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法是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蒋文蒋挺康孙舟红陆忠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坐骨神经痛苍龟探穴
针刺治疗中枢性呃逆128例
2004年
陆忠
关键词:中枢性呃逆针刺治疗
点刺四缝、八髎穴治疗食积内热型小儿功能性便秘48例被引量:21
2018年
功能性便秘(function constipation,FC)是指以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为症状,并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所致的胃肠道疾病,是儿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据调查,在我国2~12岁儿童中,功能性便秘发病率可达4.4%,其中2~6岁儿童发病率为6.06%,7~12岁儿童发病率为3.9%。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主要使用蓬松剂、渗透性泻剂、促胃肠动力药、微生态制剂等,因小儿依从性差,
陆忠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针刺
头部阳经循经透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30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头部阳经循经透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前提下予针刺,治疗组采用头部阳经循经透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简化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并统计。结果:针刺治疗10次后,简化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治疗组(71.43±11.07)优于对照组(58.97±10.56)(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治疗组(50.83±10.67)优于对照组(44.33±11.28)(P<0.05)。结论:头部阳经循经透刺法在改善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及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方面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魏文广陆忠
关键词:针刺疗法透刺脑梗死偏瘫
清肝化瘀、调补肝肾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22例被引量:5
2000年
滕士超丁明罡程海波缪志龙陆忠
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中医药疗法
针刺配合背部走罐治疗花粉症36例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配合背部走罐治疗花粉症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瑞士人花粉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背部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12次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针配合背部走罐是一种治疗花粉症的有效方法。
陆忠
关键词:针刺疗法走罐花粉症鼻炎
针刺治疗中枢性呃逆128例被引量:2
2004年
陆忠
关键词:针刺治疗中枢性呃逆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液引流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胃液引流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液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90.7%,对照组为4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陆忠魏文广
关键词:水针电针胃轻瘫
电针治疗术后胃动力障碍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术后胃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疗程。方法:将12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 0例,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6 0例,采用西药吗叮啉静脉点滴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7% ,对照组为6 8.3% ,经X2 检验,X2 =6 .91,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效率为98.4 % ,对照组为88.3% ,经X2 检验,X2 =4 .82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在两组治愈患者中,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4 5例(81.8% ) ,对照组治愈13例(31.7% ) ,经X2 检验,X2 =2 4 .6 6 ,P <0 .0 0 5有极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治愈患者的疗程短于对照组。
陆忠
关键词:电针胃动力障碍
四关穴治疗颜面神经疾病临床应用举隅
2004年
陆忠朱征
关键词:四关穴面肌痉挛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