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2篇护理
  • 1篇低血压
  • 1篇血压
  • 1篇血液透析充分...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肾替代治疗
  • 1篇肾脏
  • 1篇肾脏替代
  • 1篇肾脏替代治疗
  • 1篇透析充分
  • 1篇透析充分性
  • 1篇透析患者
  • 1篇透析液流量
  • 1篇尿素清除指数
  • 1篇脱机
  • 1篇无肝素
  • 1篇无肝素抗凝
  • 1篇连续肾脏替代...

机构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4篇陈兴娅
  • 3篇郑建华
  • 2篇张学军
  • 1篇辜小花
  • 1篇王晨
  • 1篇廖淑惠
  • 1篇阚蓉英

传媒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抗凝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护理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探讨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抗凝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的护理。方法对32例高危出血患者采用无肝素抗凝法行CRRT治疗120例次。治疗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血管通路通畅,严密监测动脉压、滤前压、静脉压及跨膜压的变化.预防感染等。结果32例患者无1例出现透析相关性出血,透析器寿命4-35(9.3±3.7)h,经更换滤器及血管路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高危出血患者行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既能达到有效的抗凝效果,亦可减少抗凝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效的护理手段是完成治疗的保障。
阚蓉英张学军郑建华陈兴娅
关键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高危出血护理
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提高透析液流量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长期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血流量为350-400 ml/min,透析液流量从常规500 ml/min增加至800 ml/min进行13周,其他透析参数(透析时间、血流量、透析器、超滤量)及药物治疗不变。增加透析液流量的前两周及增加后的第12和13周测定透析前后(每周最后一次透析时采集标本)尿素氮、肌酐,并记录每次透析的时间、超滤量、透后体重,再计算出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取两次测定值的平均值,观察透析液流量对Kt/V和URR的影响。结果透析液流量为800 ml/min时Kt/V值和URR较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时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液流量从500 ml/min增加至800ml/min,可增加Kt/V值和URR,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对于不便增加透析时间和提高血流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增加透析液流量为800 ml/min来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廖淑惠郑建华陈兴娅
关键词:透析液流量血液透析充分性尿素清除指数
血液透析患者紧急脱机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在紧急状况下快速脱机的适宜方法。方法选择9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回血脱机组(A组)、拔针脱机组(B组)和夹管脱机组(C组)各30例,比较3种方法脱机操作所用时间、安全性及不同血管通路对脱机时间的影响。结果3种脱机方法完成操作所用时间为:A组(391±85)秒,B组(68±12)秒,C组(30±9)秒,B、C两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B、C组患者均有约300ml血液丢失,C组患者血管通路未及时处理,有发生出血的可能。结论回血脱机法脱机用时最长,但最安全;拔针脱机、夹管脱机两种方法用时短,但存在血液丢失和/或血管通路出血危险的弊端,适用于非常危急状况下患者的脱机。
郑建华陈兴娅王晨辜小花
关键词:紧急状态血液透析脱机
低温钠曲线模式对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影响及护理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低温钠曲线模式血液透析对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易发生透析低血压的患者25例,采用35℃低温钠曲线模式透析,记录每次透析中0、1、2、3、4h的血压,比较低温钠曲线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结果采用低温钠曲线模式透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低温钠曲线模式透析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提高透析的安全性。
张学军陈兴娅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