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3篇无肝素
  • 2篇血液净化
  • 2篇肾脏
  • 2篇肾脏替代
  • 2篇肾脏替代治疗
  • 2篇透析患者
  • 2篇无肝素血液透...
  • 2篇连续性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血压
  • 1篇血液净化治疗
  • 1篇血液净化中心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医务
  • 1篇医务工作
  • 1篇医务工作者
  • 1篇营养不良

机构

  • 6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8篇阚蓉英
  • 3篇郑建华
  • 2篇邓小凡
  • 1篇张渊
  • 1篇辜小花
  • 1篇隋准
  • 1篇张涤华
  • 1篇陈兴娅
  • 1篇王莉
  • 1篇何强
  • 1篇田峰
  • 1篇王晨
  • 1篇宗光琼
  • 1篇康志敏
  • 1篇邓锐
  • 1篇蒙莉
  • 1篇彭鲲
  • 1篇陈秀玲
  • 1篇邹玉蓉
  • 1篇黄淑英

传媒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时间间隔盐水冲洗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对于有活动性出血及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Caruana等首先应用生理盐水(NS)冲洗透析管路获得成功,即无肝素血液透析(HFHD)。以后多数透析书籍介绍HFHD过程中为防止凝血,一般每15-30min使用NS1...
阚蓉英邓小凡
关键词:无肝素血液透析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1200例次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高血压分析及护理
1998年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Stage Rend Failure ESRF)患者开始维持性透析治疗以前80~85%已出现高血压。其直接影响了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因而防治透析患者的高血压非常重要,作者随机抽取本院血液净化中心一年来48例尿毒症患者1200例次血液透析病历,对透析过程中的高血压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高血压的病因、防治及护理措施。
阚蓉英黄淑英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中心干体重透析前
腹膜透析患者置管术后早期活动安全性和舒适度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置管术后早期开始活动安全性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利用观察与问卷调查法,对比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对照组(术后绝对卧床3d,第1天平卧位,第2、3天可取半坐卧位或坐位)和实验组(术后平卧6h,卧床24h,第2天室内活动,第3天根据腹部伤口情况适当增加活动)对Tenckhoff腹膜透析管的位置等并发症和舒适度的影响。结果术后并发症的情况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24、48h及72h患者疼痛的程度及强度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内实验组累计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膜置管术后早期开始活动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阚蓉英田峰
关键词:腹膜透析置管并发症
汶川地震后透析治疗体会被引量:3
2008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牵动了全国以及世界人民的心。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展现的朴实、崇高的风貌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强大的震撼、鼓舞和力量。医务工作者在本次救援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神圣精神。此次地震大面积挤压伤导致急性肾衰竭是救治中的重症之一,而伤员的病情又是复杂、多变的,在特殊环境下如何合理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尤其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每个血液净化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本刊特开辟"汶川地震专题"栏目,介绍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的经验、体会等,提高对创伤医学的认识,促进救治水平的提高。
何强王莉王芳陈秀玲李贵森王磊隋准张涤华廖常志康志敏张渊邹玉蓉彭鲲陈瑾郑建华阚蓉英
关键词:透析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医务工作者救治水平急性肾衰竭
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抗凝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护理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探讨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抗凝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的护理。方法对32例高危出血患者采用无肝素抗凝法行CRRT治疗120例次。治疗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血管通路通畅,严密监测动脉压、滤前压、静脉压及跨膜压的变化.预防感染等。结果32例患者无1例出现透析相关性出血,透析器寿命4-35(9.3±3.7)h,经更换滤器及血管路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高危出血患者行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既能达到有效的抗凝效果,亦可减少抗凝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效的护理手段是完成治疗的保障。
阚蓉英张学军郑建华陈兴娅
关键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高危出血护理
不同钠浓度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3种不同钠离子浓度的透析模式对血液透析(HD)患者低血压(IDH)、肌肉痉挛等急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HD中反复发生IDH的患者30例,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设计,每位患者分别接受常规透析(A组)、低温可调钠+超滤曲线(UP1)(B组)、低温高钠(C组)模式,各进行HD10例次。观察透析中IDH及肌肉痉挛症状出现的次数和护理干预次数。结果 B组和C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干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温高钠透析模式可有效地降低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而高钠透析更可增加患者透析耐受性。
阚蓉英辜小花
关键词:钠浓度超滤曲线急性并发症
两种间隔时间冲洗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HFHD)中15min或30min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管路1次对管路血液凝集和安全性的影响,以寻找合理的冲洗频率。[方法]将40例有高危出血倾向采用HFHD治疗100例次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次。A组间隔30min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管路1次,B组间隔15min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管路1次。监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观察每小时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IB、Hb、PLT检测结果组内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PT和APT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b、PLT、PT、AP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高危出血倾向的病人行HFHD时采用30min冲洗1次透析管路不但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抗凝血作用,而且可以达到减少透析总超滤量、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成本的目的。
阚蓉英邓小凡
关键词:无肝素血液透析生理盐水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前后的比较
1998年
本文对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营养管理,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测定患者营养管理前后的干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表明,营养管理MHD患者的干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使用促红素组营养改善更为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加强透析病人的营养管理,细心的治疗和护理才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宗光琼郑建华邓锐阚蓉英王晨蒙莉
关键词: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