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波
- 作品数:6 被引量:113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省气象台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桃仙机场雨夹雪结冰天气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普查 1 995~ 2 0 0 0年桃仙机场地面和高空实况资料 ,从统计学和天气学方法入手 ,分析并得出了雨夹雪结冰天气的特点 ,归纳出天气系统类型 ,提出预报思路。
- 周育慧李长青于慧波
- 关键词:统计学天气学桃仙机场
- 沈阳地区对流层顶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20
- 2006年
- 对1977-1992年1,4,7,10月沈阳第一和第二对流层顶月平均高度和温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是以第一对流层顶为主的地区,第二对流层预只有夏季发生频率较高;第一对流层顶的高度、温度以及出现频率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高度在1月最低,7月最高;温度在3月最低,8月最高。第二对流层顶高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温度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第一对流层顶在各个月份温度都随高度增高而降低,降幅1月最小,7月最大,4月和10月居中。第二对流层顶温度随高度变化只在7月显著递减;第一对流层顶高度在10月显著降低,降幅为453m/10a,其他月份变化趋势不明显。第一对流层顶在7月显著降温,降幅为1.8℃/10a,10月增温显著,升幅为2.0℃/10a。第二对流层顶高度在不同月份都表现出弱升高趋势,但不显著。1月和10月的降温和升温显著,降幅和升幅分别为1.7℃/10a和1.2℃/10a。
- 蔡福李辑明惠青刘兵于慧波
- 关键词:对流层顶温度气候特征
- 降水要素空间插值精度的比较——以东北地区为例被引量:73
- 2006年
- 以1961年~2004年东北3省44年172个观测站的四季降水资料为数据源,采用反距离权重(IDW)(方法1)、趋势面模拟+残差内插(方法2)、ANUSPLIN软件插值(方法3)、空间化气候值+年际距平值(方法4)4种空间插值方法,以相同建模站不同检验站、相同检验站不同建模站以及不同检验站不同建模站3种形式分别对多年平均降水,单年丰水年和少水年的冬、夏、年降水数据进行空间插值精度比较,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多年还是单年数据,方法3对降水数据空间插值相对误差都是最小的,是一种操作方便,易于批量运算的最优方法。对于每种插值方法,不同时间尺度夏季和年降水空间插值相对误差小于冬季,而夏季和年差异不大,不同季节降水空间插值相对误差丰水年明显小于少水年。在检验站相同情况下,建模站增加并不一定会使降水要素空间插值精度提高;由于空间分布的差异.在建模站相同情况下,检验站数目增加对空间插值的精度影响不大。
- 蔡福于慧波矫玲玲唐凯明惠青刘兵
- 关键词:降水空间插值
- 2002年10月辽宁低温成因分析及预测被引量:1
- 2003年
- 以沈阳 2 0 0 2年 10月低温为研究对象 ,对同期 5 0 0hPa环流特征、北太平洋海温场、太阳黑子等多种物理因子进行成因分析 ,从中找出影响 10月异常低温的主要特征和影响系统 ;给出直接影响 10月气温异常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区 ,确定预测依据和指标 ,对月预报进行定性补充订正 。
- 于慧波夏梅艳李晶袁湘菲
- 关键词:环流特征
- 辽宁春季沙尘天气特征及前期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利用 1 961~ 2 0 0 3年辽宁 53个气象观测站春季沙尘天气资料 ,分析了辽宁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探讨了 50 0hPa高度场、海温场、地温、月平均气温及环流特征量等多种气候因子对辽宁沙尘天气的影响。研究表明 :前期春季东亚至北太平洋地区的正高度距平控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前冬 2月气温偏低和地温的下降 ,对辽宁沙尘天气日数的增加贡献很大。尤其是沈阳北部和阜新地区沙尘天气出现的多或少受这几种气候因子的影响最为明显。
- 夏梅艳隋东于慧波孙力威刘晓梅吴曼丽
- 关键词:环流特征量海温场正高气象观测站月平均气温
- 近42年辽宁极端降水事件分析被引量:13
- 2004年
- 利用辽宁 51个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 ,分别计算出 1 961~ 2 0 0 2年 51个台站的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年平均降水强度、年暴雨日数、年大暴雨日数、年最大连续降水量、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 8个时间序列 ,用极值法对上述时间序列极端偏多 (大 )和极端偏少 (小 ) 2种极端情况的年际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辽宁年降水量极端偏小、降水日数极端偏少和连续无降水日数极端偏多均有增加的年际变化趋势。
- 卢娟孟莹潘静李广霞于慧波
- 关键词:降水日数年降水量暴雨日大暴雨降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