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妮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沙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吸虫
  • 3篇日本血吸虫
  • 3篇吸虫
  • 2篇钉螺
  • 2篇日本血吸虫毛...
  • 2篇毛蚴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分子
  • 1篇血吸虫尾蚴
  • 1篇日本血吸虫尾...
  • 1篇尾蚴
  • 1篇小白鼠
  • 1篇家兔
  • 1篇分子
  • 1篇白鼠
  • 1篇白质

机构

  • 3篇长沙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刘丽妮
  • 3篇刘浪
  • 3篇刘立鹏
  • 3篇欧晓霞
  • 3篇陈隆望
  • 2篇康星星
  • 1篇汪世平
  • 1篇田智
  • 1篇许文鑫
  • 1篇夏芬
  • 1篇王玉美
  • 1篇贾海港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蛋白质分子对日本血吸虫毛蚴趋向作用的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采用自制的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模拟装置法对比法,初步观察蛋白质对日本血吸虫毛蚴(Schistosoma japanicummiracidia)的趋向作用及其在"模拟钉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制的钉螺模拟装置——玻璃盲管,取钉螺模拟装置四支,标号为A、B、C、D。A管装满去氯水,B管装满螺SCW液,C管装满去离子的SCW液,D管装满去离子去蛋白质的SCW液。在玻璃平底圆盘中注入刚孵出的毛蚴悬液200 ml(毛蚴密度约20个/ml),静置3 min,让毛蚴在容器内自由活动并均匀分布。然后将钉螺模拟装置同时放入玻璃圆盘中,5 min后将装置同时取出,进行观察和计数比较。结果 B管与C管毛蚴数明显高于A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管与D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质分子对毛蚴的吸引作用很小,没有明显的排斥作用,也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在钉螺吸引毛蚴的理论方面可以不考虑蛋白质分子的趋向影响。
刘丽妮刘浪陈隆望欧晓霞康星星汪世平田智刘立鹏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毛蚴钉螺
日本血吸虫尾蚴不同途径下感染实验动物效果的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更为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实验动物的方法。方法腹壁剪毛贴片法、腹壁拔毛贴片法、腹壁切口滴入法。结果血吸虫尾蚴通过腹部剪毛、腹部拔毛、腹部切口后感染家兔,获虫率分别为57.6%、59.1%、61.2%;血吸虫尾蚴通过腹部剪毛、腹部拔毛、腹部切口后感染小白鼠,获虫率分别为89.3%、94.6%、96.4%。结论家兔较脆弱,用腹壁切口滴入法易切口发炎导致死亡。虽获虫率较高,不提倡使用,使用腹壁拔毛贴片法最为可行;小白鼠生命力强,用腹壁切口滴入法感染获虫率最高,不易因切口发炎导致死亡,此法提倡使用。
欧晓霞刘丽妮刘浪陈隆望王玉美贾海港刘立鹏
关键词:血吸虫尾蚴家兔小白鼠
一种检测血吸虫毛蚴趋向作用的方法
2010年
目的提供一种检测血吸虫毛蚴趋向作用的新方法从而弥补改良的Roberts比较法的不足。方法利用SCW对毛蚴具有吸引作用这一结论设置对比实验,即用清水和SCW溶液分别吸引毛蚴,在钉螺模拟装置中计数检测的钉螺毛蚴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A号钉螺模拟装置中(装有去氯水)分别检测到钉螺数:第一组:0只,第二组:1只,第三组:0只,第四组:2只;B号钉螺模拟装置中(装有SCW溶液)分别检测到钉螺数:第一组:7只,第二组:9只,第三组:11只,第四组:8只;经统计学计算P<0.001。结论与改良的Roberts(Φ形容器图3)相比,该装置具有制取和设计简便,取材方便,计数方便,方法简捷,更能准确的证明毛蚴的趋向作用,为研究工作节约了大量时间。
陈隆望刘浪刘丽妮欧晓霞夏芬康星星许文鑫刘立鹏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毛蚴钉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