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超临界
  • 8篇数值模拟
  • 8篇超临界压力
  • 8篇值模拟
  • 7篇湍流
  • 5篇传热
  • 4篇电池
  • 4篇质子
  • 4篇质子交换
  • 4篇质子交换膜
  • 4篇质子交换膜燃...
  • 4篇质子交换膜燃...
  • 4篇燃料电池
  • 3篇正癸烷
  • 3篇水管理
  • 3篇湍流传热
  • 3篇换热
  • 3篇甲烷
  • 3篇癸烷
  • 2篇对流换热

机构

  • 16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6篇孟华
  • 3篇华益新
  • 3篇王亚洲
  • 3篇徐可可
  • 2篇阮波
  • 2篇王雷雷
  • 1篇郑耀
  • 1篇陈尊敬

传媒

  • 4篇航空学报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电源技术
  • 1篇推进技术
  • 1篇第二届中国国...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航天第三...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临界压力正癸烷在螺旋管中传热与裂解吸热现象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8年
探讨了正癸烷的裂解吸热反应对流动、传热和化学组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裂解吸热反应把加热热量转换成了燃料分子的化学能,与未考虑热裂解的计算结果相比,考虑裂解反应时出口处流体平均温度降低了约50 K,壁面温度降低了约70 K,对流传热系数提高了10%左右。这一方面是因为裂解引起的密度降低、轴向速度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裂解反应提高了螺旋管截面的径向速度,加强了二次流动,增加了壁面湍动能。正癸烷在内侧温度较高的区域裂解度较高,因此螺旋管内侧温度降低,环向温度分布变均匀;裂解度越大,环向温度分布越均匀。与热结焦有关的烯烃类裂解产物C_2H_4,C_3H_6在温度较高的内侧质量分数较大,表明结焦更可能发生在螺旋管的内侧。
孙星徐可可孟华
关键词:碳氢燃料结焦数值模拟超临界流体
航空煤油超临界压力流/固/热耦合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针对中国3号航空煤油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冷却通道内的超临界压力流动和传热现象,开展了流/固/热耦合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在准确考虑热物性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壁面热流密度及流体的入口速度对超临界压力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航空煤油在低流速下的传热效果较差,会造成冷却通道壁面温度在加热入口段快速升高;固体热传导现象在航空煤油超临界压力传热中变得非常重要,冷却通道侧壁面和下壁面固体温升现象突出;不同对流换热经验公式在航空煤油超临界压力传热中的适用性和应用范围也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王雷雷徐可可孟华
关键词:航空煤油数值模拟
裂解吸热反应对乙烷超临界传热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对圆管内超临界状态下乙烷的湍流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乙烷高温裂解对壁面热流密度、平均温度以及对流换热Nusselt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考虑乙烷高温裂解吸热反应,管内平均温度会降低,出口处温度降低可达135 K;壁面热流密度则会显著增加,热出口处可增加近2倍;热裂解反应改善了超临界对流换热效果,Nusselt数可提高约20%。在本文计算条件下,经典的对流换热关系式可准确适用于不考虑热裂解反应的情况,而对于考虑裂解吸热反应的超临界乙烷传热情况则误差较大。
阮波孟华
关键词:热裂解乙烷超临界湍流换热
低温甲烷的超临界湍流传热现象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在准确确定甲烷的热力学和传输物性变化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超临界状态下压力、壁面热流密度、入口速度和入口温度对甲烷的湍流流动和传热过程的影响,揭示了湍流传热Nusselt数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当甲烷的...
王亚洲华益新孟华
关键词:超临界压力对流换热湍流传热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碳氢燃料裂解吸热反应及超临界传热现象数值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被引量:8
2011年
基于正癸烷在超临界压力下的热裂解反应机理,建立了考虑正癸烷裂解吸热反应及超临界传热现象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该模型对正癸烷在3.45~11.38MPa压力条件下的湍流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得到了详细的温度、速度、裂解转化率、物性及壁面热流密度的变化和分布情况。通过与已有的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对数值模型和计算软件进行了充分的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数值模型是准确、可靠的。这就为研究碳氢燃料的裂解吸热反应及超临界传热现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模拟计算工具。
阮波孟华
关键词:数值模拟碳氢燃料正癸烷热裂解
螺旋管几何参数对超临界压力正癸烷湍流流动与传热的影响
在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采用高比热容的碳氢燃料作为冷源对冷却空气进行预先冷却(cooled cooling air,CCA),不仅可以提高空气的冷却能力,而且有利于随后燃料的雾化及燃烧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螺旋管式换热...
孙星徐可可孟华
文献传递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瞬态变化机理
2009年
基于一个准确高效的多相多维数值计算模型,在充分考虑水的凝结/蒸发以及结冰/融化等相变过程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常温下的瞬态响应现象和低温环境下的冷启动现象这两种瞬态变化过程,讨论了其中的关键影响参数及其作用机理。
孟华
关键词:燃料电池瞬态过程
考虑发动机冷却通道固壁内耦合导热影响的低温甲烷超临界压力传热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在考虑发动机冷却通道固壁内耦合导热影响的情况下,开展了低温甲烷在矩形冷却通道中的超临界压力湍流换热数值模拟研究;仔细分析了热流密度及管道几何形状对低温甲烷超临界压力下的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得到了流体速度、壁面温度、壁面热流密度等参数的详细变化情况以及Nusselt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时,上壁面施加的热流有一部分会通过固体壁面内的热传导,经由侧壁面传入超临界压力流体,并且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经侧壁面传导的热流所占的比例也会随之增大;减小冷却通道内截面的高宽比,可以提高超临界压力下的换热效果,但流动压降会大大增加,因此冷却通道高宽比的选择需综合考虑传热与压力损失的影响,可以引入热性能参数作为参考;修正的Jackson&Hall对流换热关系式基本可以适用于本文中的各种工况。
陈尊敬王雷雷孟华
关键词:主动冷却甲烷流固耦合
温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两相流动的影响
本文基于一个瞬态的考虑温度变化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两相数值模型,系统地研究了温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两相流动和瞬态响应的影响。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温度会极大地影响液态水在阴极边气体扩散层中的分布情况以及液态水在气体...
孟华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温度变化瞬态响应两相流动水管理微孔层
文献传递
基于混合区域法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计算模拟
利用一个新的混合区域法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了模拟计算。这个新方法是建立在一套完整的守恒方程基础之上的,它包括了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化学组分守恒、质子和电子守恒、水容量在交换膜中的守恒等。在这个混合区域法中,水浓度守恒...
孟华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数值模拟水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