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波
- 作品数:49 被引量:241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生态文明建设:开创中国可持续发展新时代
- 2012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专章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顺应了文明转型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们党科学发展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也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 崔如波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明转型执政理念经济社会
- 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与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被引量:21
- 2002年
-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应该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
从产权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企业就是拥有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一群人按照一定规则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经营并获取利益的经济实体.因而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本质上是一种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的市场合约.现代企业有三大要素:出资者、经营者和交易合同.出资者是产权主权,出资人的资本包括资金、各种资产及土地等在现实中都称之为货币资本;经营者是经营主体,是人力资本的典型代表;交易合同是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契约.因而现代企业,既不是"资本雇佣劳动",也不是"劳动雇佣资本",而是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就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分配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现代经济发展证明,物质资本是被动资本,而人力资本则是主动性的资本.物质资本没有人力资本推动是运转不起来的,是不能保值增值的,因而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特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更是"所有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家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资本",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 崔如波
- 关键词: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经营者股票期权
- 加快培育和发展三峡库区绿色生态产业被引量:9
- 2005年
- 面对21世纪全球产业结构软化和绿色化的趋势,三峡库区必须摒弃资源消耗型与环境污染型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三峡库区绿色生态产业。这是三峡库区严峻的生态环境及其在长江流域及整个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地位所决定的。为此,本文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等五个方面对策。
- 崔如波
- 关键词:三峡库区绿色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被引量:6
- 2002年
- 崔如波
-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绩效国有股减持
- 国货洋货:掀起世纪末中国品牌争夺战
- 1996年
- 世纪之交,一场没有硝烟但闻辣味的世界大战已经打响,这就是世界品牌大战。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能否守住自己的"阵地",并伺机打入他国的"阵地",就在于中国能否拥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都叫得响的名牌。中国名牌的陨落与崛起,直接关系到中国在21世纪能否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
- 崔如波
- 关键词:名牌商标国货市场占有率可口可乐
- 培育三峡库区沿江生态产业带的思考被引量:1
- 2010年
- 重庆市政府在渝东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三大功能目标:即到2020年,要把三峡库区建设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市委三届三次全会决定也提出了,要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和库区丰富的资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调整结构,优化布局,逐步形成沿江优势产业带。
- 崔如波
- 关键词:优势产业带三峡库区生态屏障沿江库区经济发展长江上游
-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引量:34
- 2004年
- 本文分析了传统线型经济模式的弊端,指出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种可持续发的关键,提出我国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与普及教育、加强循环经济制度设计和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和循环经济的核算体系。
- 崔如波
-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 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思考
- 2014年
-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供给的不公平性。因此,必须深化制度改革,加大制度创新。着力推进户籍、土地和社会保障"一揽子"综合配套改革,不断增强农民博弈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和机制。
- 崔如波
- 关键词:城乡统筹
- 重庆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重庆特殊的市情和面临的艰巨任务,决定了重庆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促进西部循环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重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是: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建设生态乡村;发展循环型工业,建设清洁生产基地;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和绿色消费;构建"绿色三峡",建设生态库区;实施"生态重庆"工程,构建重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庆循环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构建绿色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从而促进重庆循环经济的发展。
- 崔如波
- 关键词:循环经济
- 加快发展重庆区县特色经济被引量:4
- 1999年
- 崔如波
- 关键词:县城经济特色经济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