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5
- 供职机构:黄河三门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CT检查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CT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30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甲状腺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以及CT检查对中央区转移性淋巴结与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0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1.33%,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3.00%;CT诊断中央区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4.46%、62.07%、69.67%;CT诊断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65.08%、50.45%、59.67%。结论CT检查在诊断甲状腺癌中央区转移性淋巴结与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制定淋巴结清扫方案。
- 吴社谋张飞张丽孔世杰曹赤
- 关键词: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CT转移率
- 经脐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6
- 2014年
-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我院利用自制带弧形送线针及弹簧夹线针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15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来新凤李兴宜张丽
- 关键词:腹股沟单孔腹腔镜检查围手术期护理
- 失效与效果分析模式护理在肿瘤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目的:基于失效与效果分析模式护理在肿瘤全身麻醉(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行全麻手术的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失效与效果分析模式护理,比较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失效与效果分析模式护理可降低肿瘤全麻手术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 张丽解棪薛双镜
- 关键词:护理肿瘤全身麻醉T细胞亚群心率
- 激光介入治疗腋臭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 2012年
- 目的总结激光介入治疗腋臭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160例激光介入治疗腋臭手术配合的总结。结果150例患者治愈,5例6个月后患者症状改善,但不满意,再经激光手术,达到治愈。5例患者出现皮瓣坏死,其中4例皮瓣坏死范围2cm,经3周后治愈。1例出现较大范围皮瓣坏死,经再次手术治愈。160例患者均无腋窝区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半导体激光仪治疗腋臭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无切开,恢复快,并能保持皮下皮肤状态,效果确切。强调术前、术中、术后全面的心理护理。
- 来新风扈延梅张丽
- 关键词:汗腺疾病激光手术配合
- 超声心动图与四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心功能的评价及预后相关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UCG)与四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4D-STI)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行PCI治疗的AMI患者102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于患者术前、术后7 d以及对照组体检当日行UCG与4D-STI检查,检测左房、左室相关心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整体纵向应变(LS)、整体径向应变(RS)、整体圆周应变(CS)、整体面积应变(AS)]。记录患者术后10个月内出现心源性死亡概率,根据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80例)和死亡组(22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因素。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UCG与4D-STI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 AMI患者PCI术后LVEDD、LVESD、LVESVI、LVEDVI、LS、CS、AS小于术前,LVEF、RS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LVEDD、LVESD、LVESVI、LVEDVI、LS、CS、AS小于AMI患者PCI术前、术后,LVEF、RS大于PCI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患者LVEDD、LVESD、LVESVI、LVEDVI、LVEF、LS、RS、CS、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LS、RS是影响A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LVEF、LS、RS单独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0.795、0.792,联合预测AUC为0.85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左心功能可出现明显好转,UCG与4D-STI均可对AMI患者PCI术后左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且二者联合预测时敏感度、特异度稳定性更好。
- 张继红孔世杰张丽张亮李京良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心功能
- 多模式镇痛技术联合应用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技术促进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筋膜神经阻滞+静脉镇痛(PCIA)两种方法联合,进行术后多模式镇痛管理。对照组单纯应用PCIA进行术后镇痛管理。对照观察术后2、 6、12、24、48h时间点患者的不良反应、镇痛效果、舒适度、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多模式联合镇痛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低于对照组(4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且均无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术后1、4、8 h实验组BCS舒适度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h两组BCS舒适度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肌筋膜神经阻滞+PCIA两种镇痛方法的联合应用,明显降低了术后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达到了满意的镇痛效果,使患者术后得到了快速康复。
- 秦革萍吴云祥田金元石小龙张丽
-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快速康复
- 手术室术前健康教育多媒体化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多媒体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入住我院的择期手术患者63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多媒体组)310例,对照组(传统护理组)315例。对2组患者术前健康教育知晓率及焦虑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多媒体及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指南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讲授的内容有了真实直观的了解手术室,了解手术,了解手术麻醉期间的有效配合方式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达到满足患者健康需要。
- 来新凤张丽李兴宜
- 关键词:健康教育多媒体手术患者
- 枣核致食管穿孔5例临床报道
- 杨少宾王昱良张丽苏欢欢李俊娜
- 探究超声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在诊断胎儿贫血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超声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在诊断胎儿贫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某院妇产科检查的68例孕妇,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33例有胎儿贫血作为研究组,35例胎儿正常为参照组。结果:对比血流参数相关指标,研究组的PSV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其他血流参数与参照组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对比23~27周、28~32周、33~37周、38~42周等各孕周胎儿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参数,研究组的PSV值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超声多普勒通过观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PSV,可以有效检测出不同孕周胎儿贫血情况,在临床诊断胎儿贫血中的价值较高。
- 张丽曹赤
- 关键词:超声多普勒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胎儿贫血
- 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评估及其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究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评估及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黄河三门峡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37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76例)与未转移组(61例),比较2组患者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不同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对转移组患者采取4个周期的新辅助放化疗,依据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55例)与无效组(21例),对比分析2个亚组患者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1)转移组患者的基础强度(12.79±1.93)dB低于未转移组(14.70±2.51)dB、达峰时间(28.34±2.86)s长于未转移组(26.98±3.2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础强度、达峰时间对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依次为0.730、0.627,敏感度依次为90.8%、92.1%,特异度依次为47.5%、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有效组患者的基础强度(15.68±2.57)dB高于无效组(13.27±1.92)dB、达峰时间(25.76±3.31)s短于无效组(27.81±2.8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基础强度与治疗效果呈显著正相关(r=0.413),达峰时间与治疗效果呈显著负相关(r=-0.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对评估卵巢癌患者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能够作为评价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能够为评估肿瘤进展及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 张丽张继红孔世杰张飞张亮
- 关键词: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超声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