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被引量:3
- 2009年
- 在过去的几十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手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可解脱弹簧圈GDC)的发明使介入治疗的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扩乏。随着近十年来手术例数的增加,使得血管内介。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水平逐渐提高,治疗技巧逐渐成熟。但是对于直径小于3mm的微小动脉瘤而言,不论开颅手术还是介入栓塞都有相当地难度。我们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间我科通过介入治疗的8例微小动脉瘤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 徐翔崔建忠王大勇王凯杰
-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治疗微小动脉瘤开颅手术血管内介入介入栓塞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最佳时机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血管内介入治疗据发病的时间分为A、B、C3组。A组发病3d内接受治疗,共132例;B组发病4—14d内接受治疗,共126例;C组发病14~30d内接受治疗,共72例。比较3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c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均高于B组(P〈0.05),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05);A、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A组与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手术或药物治疗下延期手术效果均优于间期手术,因此推广采用早期手术或晚期手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时机。
- 张生张国欣刘雅丽赵湘萍徐翔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 Hedgehog信号通路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观测Hedgehog信号通路在脑胶质瘤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在脑胶质瘤的预后意义.方法 选取118例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onic hedgehog(Shh)、受体Patched(Ptch)及下游转录因子Gli1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结果 免疫染色结果显示Shh、Ptch和Gli1的阳性表达率随胶质瘤病理等级升高呈增强趋势(P<0.01) 随KPS评分的下降而成增强趋势(P<0.01).生存分析表明,阳性表达Shh、Ptch和Gli1的胶质瘤患者总体存活率低于三者不表达的患者(P<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KPS(P<0.05)、WHO grade(P<0.01)、Shh(P<0.05)、Ptch (P<0.05)和Gli1(P<0.05)是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脑胶质瘤的Shh-Ptch1-Gli1 信号通路处于激活状态,与脑胶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参数密切相关,提示Hedgehog信号通路的活化在脑胶质瘤的恶性潜能和患者的生存时间起重要的预示作用.
- 刘爱军洪军徐翔王树伟孙立倩王大永
- 关键词:脑胶质瘤HEDGEHOG信号通路SHHPTCH预后
- 亚低温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血管痉挛时大鼠脑内大血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SAH动物模型后,根据大鼠脑底大血管的病理改变,研究亚低温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血管痉挛时脑内大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1)选择成年sD大鼠作为模型动物,采取改良的枕大池二次注血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于二次注血后第5天进行研究,亚低温组用冰袋全身降温治疗另两组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2)应用激光多普勒(LDF)监测大鼠皮层脑血流的变化以及脑底大血管的病理改变证实血管痉挛的发生。(3)通过光镜、电镜研究对比脑底大血管的大体及超微结构变化,来探求亚低温对于迟发血管痉挛时脑内大血管的保护作用。结果大鼠基底动脉光镜结果发现亚低温及常温组均发生了明显的血管痉挛,表现为血管直径减小、管壁增厚、管腔周长减少、内弹力膜皱褶,同时可见痉挛血管细胞增殖现象明显。测量发现常温组基底动脉直径减少了50.59%,管壁厚度增加了159.27%,管腔内周长减少了62.5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常温组伴有大量内皮细胞的剥离导致内弹力膜的裸露,平滑肌细胞的坏死。亚低温组未见细胞膜破裂,紧密连接尚好,内弹力膜未见裸露,细胞连接未见明显改变,胞质中细胞器结构尚清晰,可见内质网、高尔基氏器、胞饮小泡、微丝及核糖体,细胞间连接未见明显损伤,仍可见缝隙连接。结论亚低温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减缓血管壁的病理改变,从而对维持脑供血、减轻因脑缺血造成的神经细胞损害起到积极的作用。
- 徐翔刘爱军
- 关键词:亚低温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基底动脉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24h内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单中心256例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5
- 2015年
- 目的研究发病24h内的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AHCH)患者发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HCH患者256例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个人史、临床特点、CT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活血化瘀类中药使用情况。根据血肿扩大与否分为血肿扩大组与非血肿扩大组。首先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经过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血肿扩大结果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相关因素。将各危险因素和血肿扩大作为自变量,3个月随访时以m RS(modified Rankin Scale)量表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期血肿扩大是否影响患者3个月的预后。m RS 0~2级为恢复良好,3~6级为严重致残或死亡。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 256例患者中,有43例发生了血肿扩大,血肿扩大发生率为16.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入院GCS评分、入院NIHSS评分、病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是导致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则显示,仅男性、病程是导致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肿扩大是影响患者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血肿体积、病程、NIHSS评分也是影响患者3个月随访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发病到入院时间较短(2h内)的患者应警惕血肿扩大的风险,而出血量大、血肿再次扩大、高NIHSS评分、发病时间短则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 王大永徐翔郭建文
-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扩大
- 经颈部穿刺颈外静脉置管栓塞硬膜型颈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 2006年
- 尹龙徐翔李旭东黄楹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颈外静脉置管球结膜充血膜型栓塞眼球突出
- 一种简易监测大鼠颅内压的方法被引量:2
- 2007年
- 在对大鼠脑组织进行各种实验时,常会遇到大鼠因颅内压过高而引发脑疝的情况。脑疝的出现使得实验大鼠的死亡率明显升高,严重干扰了实验的准确性。为了早期发现大鼠颅内压的升高,就需要对大鼠进行颅内压监测,以尽早采取保护措施。笔者经过多次动物实验,研制出一种简易的颅内压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可有效防止脑疝的发生。
- 梁伟伦黄慧玲徐翔只达石
- 关键词:大鼠脑组织颅内压监测实验大鼠动物实验脑疝
-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被引量:2
- 2008年
- 目前,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地不断进步,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尤其是后循环动脉瘤,由于手术间隙狭小,周围组织结构复杂,特别是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手术病死率为4%~7%,当动脉瘤由前向后指向时,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手术病死率可高达50%。后循环动脉瘤首选血管内治疗已经得到公认。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1月行介入治疗后循环动脉瘤53例,其中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8例(占34%),现报告如下。
- 李旭东尹龙徐翔陈兴河黄楹杨玉山
- 关键词:基底动脉颅内动脉瘤颅内栓塞
- 不同时间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距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即手术距发病时间〈4d的为A组(132例),手术距发病时间4-14d的为B组(126例),手术距发病时间14-30d的为C组(72例),分别于发病时和发病后40d时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结果 A、B、C 3组刚发病时均具有较高的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且3组间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40d时3组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均较发病时显著性的降低(P〈0.05);发病后40d时A组和B组血清Cys-C、Caspase3、MMP-9水平显著性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在手术距发病时间〈4d和手术距发病时间4-14d时间段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优于手术距发病14-30d的血管内介入的治疗效果。
- 张生张国欣刘雅丽赵湘萍徐翔
-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
- 静脉途径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 目的总结经静脉途径介入栓塞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方法10年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CCF45例,主要临床表现和体症有球结膜水肿和眼球突出(100%),眼球运动受限和复视(69%),眶内压增高和眼眶内疼痛(33%),视力损伤...
- 尹龙焦德让范一木李旭东徐翔黄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