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鸣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市树德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心理
  • 2篇心育
  • 2篇综合素质评价
  • 2篇课程
  • 2篇课程体系
  • 1篇德育
  • 1篇德育课
  • 1篇德育课程
  • 1篇德育课程体系
  • 1篇心理复原力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品质
  • 1篇心理学
  • 1篇心育工作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背景
  • 1篇学校文化

机构

  • 6篇成都市树德中...
  • 1篇《四川教育》...
  • 1篇四川省金堂中...
  • 1篇成都华西中学
  • 1篇成都市树德协...
  • 1篇成都市第三十...
  • 1篇成都市成飞中...
  • 1篇成都市树德实...

作者

  • 6篇李红鸣
  • 2篇陈东永
  • 1篇王建强
  • 1篇陈敬

传媒

  • 4篇四川教育
  • 1篇人民教育
  • 1篇基础教育参考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卓越人生教育”,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2019年
为了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学校以“卓越人生教育”为主线,在传承历史文化中坚守“德”之魂,在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塑“德”之形,在德育实践中淬炼“德”之品,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筑牢“德”之实,进而为广大学子的人生大厦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李红鸣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课程体系综合素质评价
“为未来做准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生涯教育
2019年
主持人: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聚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生涯教育”这个话题。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后,生涯教育就成为摆在各位校长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如何根据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的特长选修相关的学科?学生又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报考适合自己的专业?自然,生涯教育就迅即进入大家的视野。下面,我们就以反思的视角、诊断的眼光,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生涯教育进行纵深的探讨。
陈敬王建强陈东永任俊(对话嘉宾)吴振华(对话嘉宾)张通平(对话嘉宾)吴金全(对话嘉宾)晏小华(对话嘉宾)胡吉祥(对话嘉宾)杨书文(对话嘉宾)余泓(对话嘉宾)张晓华(对话嘉宾)李红鸣陈铁军(对话嘉宾)江玲(对话嘉宾)杨晓伟(对话嘉宾)
关键词:生涯教育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高考模式主持人
树德务滋 润心育德——德心融合教育模式初探
2024年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政府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1995年,近30年来在“树德树人干家桢国”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学校坚持把心育融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工作中,指向师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以德润心,以心育德,有效推动了学校德育和心育工作的开展。
李红鸣庄凌云
关键词:融合教育心育办学思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聚集核心素养,实现“三大”嬗变
2016年
早在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开始了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希望在国际背景和跨学科背景下,搞清楚个人成功生活与社会良好运行所必需的素养。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
李红鸣
关键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嬗变征求意见稿学科背景
传承学校文化 提升学校课程品质被引量:1
2012年
课程变革与建设要植根学校文化,新课程教学要坚持组织化、一体化、统整性、梯层化。应追求高立意、高互动、高探究;宽基础、宽视野、宽人才的校本课程建设。建设关注学习与实践,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和道德体验的校本课程图谱,还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工程,形成宽素养与强创造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陈东永李红鸣郭子其
关键词:学校文化组织化课程体系
积极心理品质校本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市树德中学心育工作为例
2024年
近年来,许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借鉴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正如诸多学者所言,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成都市树德中学在二十余年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一直坚持“发展是最好的预防”的心育理念,学校自2001年起正式提出“自主心育”模式。“自主”包括了以心理复原力理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的“自我应对”和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的发展导向的“自我发展”两个部分。
李红鸣庄凌云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校本化心育积极心理学心理复原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