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莹

作品数:53 被引量:64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2篇气候
  • 10篇小麦
  • 9篇冬小麦
  • 9篇玉米
  • 9篇灾害
  • 9篇干旱
  • 8篇生育
  • 8篇洪涝
  • 7篇气象
  • 7篇降水
  • 6篇生育期
  • 6篇气候变化
  • 6篇黄淮
  • 6篇黄淮海
  • 6篇春玉
  • 6篇春玉米
  • 5篇季稻
  • 4篇水分
  • 4篇农业
  • 4篇作物

机构

  • 36篇中国气象科学...
  • 27篇南京信息工程...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省气象局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黑龙江省气象
  • 2篇浙江省气候中...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省气象科...
  • 1篇大连市气象局
  • 1篇陕西省经济作...
  • 1篇武汉区域气候...
  • 1篇通辽市气象局

作者

  • 53篇杨建莹
  • 32篇霍治国
  • 16篇刘勤
  • 16篇王培娟
  • 12篇梅旭荣
  • 12篇严昌荣
  • 11篇邬定荣
  • 10篇张桂香
  • 9篇吴立
  • 5篇马玉平
  • 4篇俄有浩
  • 4篇姜会飞
  • 4篇徐建文
  • 3篇于彩霞
  • 3篇居辉
  • 3篇张燕卿
  • 3篇杨宏毅
  • 2篇孙琳丽
  • 2篇翟治芬
  • 2篇居煇

传媒

  • 14篇应用气象学报
  • 10篇中国农业气象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生态学杂志
  • 4篇生态学报
  • 3篇2014年泰...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气象与减灾研...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61—2015年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干旱识别及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9
2019年
利用黄淮海平原内气象数据、农业气象数据、夏玉米实际灾情资料,参考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计算公式,结合实际干旱灾情数据构建夏玉米干旱指数SPI10和SPI30,并分析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生长季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播种-抽雄期、抽雄-成熟期的旬尺度SPI10干旱阈值分别为-0.10和-0.35、月尺度SPI30干旱阈值分别为-0.60和-0.65,灾情验证结果显示时间尺度更小的SPI10在反映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干旱特征方面效果更好。基于SPI10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播种-抽雄期的平均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均明显高于抽雄-成熟期,并且干旱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均与干旱频率较为一致,一般表现为干旱频率越高的地区,累计干旱强度也越强;同时,75%的年份中播种-抽雄期的干旱范围大于抽雄-成熟期。综合以上结果,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在营养生长阶段更容易受到水分缺失的影响,更易发生干旱胁迫。
吴霞王培娟公衍铎杨建莹
关键词:干旱气象夏玉米农业干旱标准化降水指数黄淮海平原
黄河流域日潜在蒸散量变化及气象敏感要素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潜在蒸散量反映了大气的蒸发能力,准确的估算和科学客观的分析其气象影响要素,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该文以国家气象局整编的黄河流域109个站点近52a(1961-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计算潜在蒸散量及其敏感系数,探明黄河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日潜在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ET0)对4种气象要素的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ET0日值来看,黄河流域上游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其均值高于中游和下游,下游以-0.043 mm/10a的趋势显著(p<0.05)递减;在年内变化上,上游、中游和下游太阳辐射和温度及太阳辐射敏感系数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风速敏感系数呈单谷型变化,而相对湿度、风速以及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敏感系数波动较大;年际变化上,上游、中游和下游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风速都显著下降,温度显著提升,ET0对太阳辐射量和温度的敏感性减弱,而对相对湿度和风速敏感性增强;相对湿度是上游、中游和下游ET0变化的最敏感的要素,而太阳辐射量是ET0年内和年际变化的主控气象要素;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温度3个气候变量的敏感系数都在研究区西南部形成高值区,表明ET0在黄河流域西南部对气候变化最敏感。该研究对于指导黄河流域不同区域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生态工程科学布局,合理开发调配水土资源,促进农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刘勤严昌荣赵彩霞杨建莹甄文超
关键词:蒸散气候变化水资源年际变化黄河流域
中国普通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被引量:10
2021年
发展油茶产业可有效增加农民收益,促进精准扶贫并改善生态环境。对油茶进行全国尺度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可以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中国分布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普通油茶为对象,选择年平均气温、1月和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为关键气候因子,计算主产区(即种植面积在6667 hm2以上的县市)的关键因子值。基于这些因子值,采用改进的气候相似距法进行全国1 km×1 km网格的普通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中国普通油茶的最适宜区面积为98×104km2,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和浙江四省及周围省的相邻区域;适宜区面积和次适宜区分别为52×104和80×104km2,依次分布在最适宜区的外围;次适宜区北界约为北纬33.5°,西界约为东经111.5°,南界和东界不明显;湖南省的最适宜区面积最大,其次是江西、广西、浙江和福建,五省合计约占全国最适宜区面积的70%;与多种来源实际种植面积资料对比表明,区划较好地反映了普通油茶的种植状况;与主产区气候特征对比表明,区划较为准确地区分了普通油茶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的气候特征。本研究明确了普通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区的分布,可为油茶产业的规划布局提供科学支撑。
邬定荣王培娟霍治国袁小康姜会飞杨建莹马玉平郭水连
关键词:气候适宜性普通油茶区划
环渤海葡萄涝渍指标构建及风险评估被引量:1
2022年
以中国环渤海地区葡萄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2019年研究区域内303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葡萄发育期资料和葡萄涝渍灾情资料,基于相对湿润度方法构建葡萄逐日涝渍指数M^(5i),以历史灾情反演和灾变过程解析为主线,采用正态分布的Lilliefors检验和t分布区间估计等方法,构建适用于中国环渤海地区葡萄主产区的葡萄涝渍灾害等级指标体系,利用信息扩散理论方法,计算区域内各站点的葡萄涝渍致灾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构建的葡萄涝渍等级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受灾情况,指标验证结果与历史记录有较高一致性;葡萄同一发育阶段的涝渍灾害发生范围随灾害等级的加大而缩小,不同发育阶段重度涝渍灾害发生范围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大;葡萄萌芽-新梢生长期和开花坐果期发生涝渍灾害的风险相对较低,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为葡萄涝渍灾害发生的高风险时期;葡萄涝渍灾害高风险区域主要位于山东东南部、辽宁东南部、河北东北部。
毛红丹霍治国张蕾杨建莹孔瑞李春晖江梦圆
关键词:环渤海葡萄涝渍灾害风险评估
基于地理和气象要素的春玉米生育期栅格化方法研究
本文以黄河流域春玉米生育期和气象站点气象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各生育期和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降水、年均温、≥10℃积温和日照时数等影响因子的关系,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对各生育期空间栅格化方法进行了探讨...
刘勤严昌荣梅旭荣杨建莹翟治芬
关键词:春玉米生育期地理要素气象要素
文献传递
江淮地区夏玉米涝渍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风险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为了定量评估江淮地区夏玉米涝渍灾害和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基于1961—2013年91个观测站点的日雨量数据,耦合夏玉米生育期和涝渍灾情数据,统计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段、不同涝渍等级的灾害样本,采用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正态性检验、区间估计等方法,构建了基于有效降雨量的夏玉米分生育时段涝渍灾害的等级指标,并验证了指标的合理性;分析了区域1961—2010年夏玉米涝渍灾害的时空分布和风险分布。结果表明:夏玉米涝渍灾害等级与当前涝渍过程降雨量和前2旬逐旬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同一等级涝渍灾害,拔节-抽雄期指标阈值最高,抽雄-成熟期的次之,出苗-拔节期的最低;20世纪70年代涝渍灾害的发生有所减少,80年代后又逐渐增多;涝渍灾害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淮、沿湖和沿海地区,且随着生育进程的增加,多发区总体随雨带北移;近50年来出苗至抽雄阶段涝渍灾害的发生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抽雄至成熟阶段则以减少趋势为主;随着生育进程的增加,涝渍灾害风险指数的高值区逐渐由西南向东北移动。
张桂香霍治国杨建莹张蕾吴立汪天颖杨宏毅
关键词:夏玉米风险分析
基于生育时段的湖南省早稻洪涝等级指标及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3
2016年
研究早稻洪涝气象指标对实时开展区域早稻洪涝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早稻为研究对象,利用湖南省6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早稻灾情史料,以及早稻生育期资料,筛选基于水稻生育时段、洪涝等级、过程降水量的洪涝灾害样本385个,得到早稻移栽-拔节期、孕穗-抽穗期、乳熟-成熟期的轻、中、重度灾害样本集合9组。采用K-S检验法和学生氏t-分布置信区间方法界定早稻不同生育时段、不同等级洪涝灾害的过程降水量指标阈值,构建基于生育时段的湖南早稻洪涝等级指标,进行独立样本验证。依据建立的洪涝等级指标和Arc GIS技术,分析1961—2010年湖南早稻各生育时段洪涝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段轻度、中度、重度洪涝下限阈值分别为移栽-拔节期,129、154、241 mm;孕穗-抽穗期,135、170、260 mm;乳熟-成熟期,145、190、295 mm。指标验证结果与历史记录有较好的一致性;1961年以来湖南早稻总洪涝次数总体呈现增加趋势,重度洪涝主要发生在岳阳北部和郴州南部地区;移栽-拔节期洪涝主要发生在湘东及湘南地区,孕穗-抽穗期洪涝主要位于湘东与湘中地区,乳熟-成熟期洪涝主要位于湘东北和湘中以北地区;20世纪90年代是湖南近50年早稻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年代,全生育期间均有高频次、高强度的洪涝发生;2000年后早稻在移栽-拔节期和孕穗-抽穗期洪涝主发区有所变化,前者增加了湘中部地区,后者增加了湘中东部至南部地区。
汪天颖霍治国李旭辉杨建莹吴立张桂香
关键词:早稻
中国北方苹果干旱等级指标构建及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5
2021年
以中国北方苹果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1—2018年气象资料、1981—2017年苹果干旱灾情历史资料和发育期资料,在构建干旱指数(DI)的基础上,以历史灾情反演、灾害样本重建和历史灾害过程解析为主线,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累积概率反函数值等方法,构建适用于中国北方苹果主产区的苹果干旱等级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苹果干旱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干旱指数(DI)能有效表征苹果干旱灾害,同一等级苹果不同发育期干旱指标阈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果树萌动-萌芽期、萌芽-盛花期和盛花-成熟期,苹果危险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萌芽-盛花期、果树萌动-萌芽期和盛花-成熟期,渤海湾产区及黄土高原产区北部是苹果干旱的高危险区域。基于历史灾情资料加工与再分析的苹果干旱等级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可为经济林果气象灾害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北方苹果干旱防灾减损气象服务、灾害保险提供基础支撑。
杨建莹霍治国王培娟邬定荣毛红丹孔瑞
关键词:干旱指数苹果T检验
基于SEBAL模型的黄淮海冬小麦和夏玉米水分生产力研究
黄淮海平原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种植制度主要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因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平衡、降水与作物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成为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如何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在保...
杨建莹
关键词:SEBAL模型
文献传递
江汉和江南西部春玉米涝渍指标及风险评估被引量:24
2017年
以江汉和江南西部地区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域内57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春玉米生育期资料和春玉米涝渍灾情资料,筛选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涝渍灾害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当前过程降水量和前期降水量对春玉米涝渍灾害的影响,并据此构建当量降水量。基于正态分布的Lilliefors检验和t-分布区间估计方法,计算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等级涝渍灾害的当量降水量指标阈值,由此构建该区域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涝渍灾害等级指标并进行独立样本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扩散理论风险评估方法,计算各站点的春玉米涝渍致灾风险指数。结果表明:当前过程降水量和前2旬降水量对该区域春玉米涝渍灾害有显著性影响;构建的区域春玉米涝渍等级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受灾情况,指标验证结果与历史记录有较高一致性;出苗-拔节期和拔节-抽雄期发生春玉米涝渍灾害的风险相对较低,抽雄-成熟期为春玉米涝渍灾害的高风险时期,高风险区域主要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宜昌市西南部、荆州市西南部以及湖南省张家界市北部。
杨宏毅霍治国杨建莹张桂香吴立范雨娴
关键词:春玉米风险评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