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晓峰

作品数:326 被引量:7,576H指数:48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12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9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6篇乙型
  • 129篇肝炎
  • 117篇疫苗
  • 106篇乙型肝炎
  • 80篇病毒
  • 73篇接种
  • 68篇乙型肝炎疫苗
  • 46篇预防接种
  • 44篇流行病
  • 44篇流行性
  • 43篇流行病学
  • 39篇肝炎病毒
  • 38篇乙型肝炎病毒
  • 31篇免疫
  • 28篇病毒性
  • 25篇毒性肝炎
  • 21篇抗体
  • 20篇血清
  • 20篇乙型病毒
  • 20篇乙型病毒性肝...

机构

  • 320篇中国疾病预防...
  • 32篇山东省疾病预...
  • 2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2篇甘肃省疾病预...
  • 21篇青海省疾病预...
  • 19篇北京市疾病预...
  • 19篇陕西省疾病预...
  • 17篇安庆市疾病预...
  • 13篇章丘市疾病预...
  • 12篇安徽省疾病预...
  • 12篇浙江省疾病预...
  • 1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0篇深圳市疾病预...
  • 10篇世界卫生组织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广东省疾病预...
  • 9篇宁波市疾病预...
  • 9篇河南省疾病预...
  • 9篇云南省疾病预...
  • 8篇四川省疾病预...

作者

  • 321篇梁晓峰
  • 88篇崔富强
  • 70篇王富珍
  • 60篇陈园生
  • 59篇王华庆
  • 44篇郑徽
  • 42篇龚晓红
  • 39篇曹玲生
  • 36篇殷大鹏
  • 35篇罗会明
  • 32篇李艺星
  • 31篇张国民
  • 30篇李黎
  • 26篇刘大卫
  • 26篇曹雷
  • 26篇尹遵栋
  • 24篇吴振华
  • 23篇徐爱强
  • 21篇温宁
  • 21篇颜丙玉

传媒

  • 114篇中国疫苗和免...
  • 77篇中国计划免疫
  • 3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0篇中华预防医学...
  • 10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国健康教育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2006年全...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15篇2017
  • 15篇2016
  • 9篇2015
  • 12篇2014
  • 13篇2013
  • 27篇2012
  • 31篇2011
  • 31篇2010
  • 18篇2009
  • 30篇2008
  • 51篇2007
  • 27篇2006
  • 14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3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估被引量:44
2009年
目的评估我国1992~2005年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预防策略的经济效果。方法在综合国内有关重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构建我国乙肝疫苗免疫预防14年效果评估决策树模型,采用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分析指标。结果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使得1992~2005年出生新生儿累计避免发生乙肝病毒(HBV)感染6522.95万例(城市2442.35万例,农村4080.60万例),其中急性乙肝1304.59万例,慢性乙肝65.23万例,肝硬化6.01万例,肝癌0.60万例;每预防1例HBV感染的费用为81.99元,可获得2674.77亿元的净效益,效益成本比为51.01∶1(城市为49.59∶1,农村为51.91∶1)。结论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14年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决策树模型应用于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评估具有定量决策和综合多因素等优点。
党如波张顺祥张卫东梁晓峰崔富强赵飞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决策树模型
中国2001~2013年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实现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的基因测序结果,各级CDC对VDPV及病例的调查和处置报告。结果2001~2013年,中国AFP病例监测系统从37名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VDPV,来源于12个省,其中AFP病例22例,AFP病例接触者13人,健康儿童2人。其中2004年贵州省2例Ⅰ型(Type1)VDPV(VDPVI)病例形成循环(Circulating)(cVDPVⅠ),2011~2012年四川省Ⅱ型(Type2)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Vaccine—hypervariable Poliovirus,VHPVⅡ)病例/VDPVⅡ病例形成cVHPVⅡ/cVDPVⅡ。结论VDPV可在健康儿童粪便中检出,也能导致儿童麻痹。其发生有疫苗因素,也有受种者因素和疫苗使用因素。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率低,是造成发生cVDPV的原因。只有达到人群OPV的高免疫覆盖率,通过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
温宁樊春祥严冬梅祝双利汪海波刘波张勇余文周郝利新王东艳安志杰朱晖曹雷夏伟梁晓峰许文波李黎罗会明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全国2009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182
2011年
目的分析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9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收集全国截至2010年3月15日报告的2009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全国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42855例个案,其中≤1岁占62.73%,男女性别比为1.27:1,集中在3~6月份和11~12月份。AEFI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和第1剂接种为主;一般反应占80.77%,其中78.64%发生在接种后≤1d;异常反应占13.53%,以过敏反应和无菌性脓肿为主,59.17%发生在接种后≤1d。估算全国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02/100万~27.55/100万。41936例(97.86%)病例治愈或好转;88例(0.21%)死亡,其中异常反应11例(12.50%);40例(0.09%)有后遗症,其中异常反应19例(47.50%)。全国1678个县(区、市、旗)有AEFI数据报告,48h内报告率为90.98%,48h内调查率为98.57%。结论全国AEFI监测的敏感性尚需提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差异较大。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NIP疫苗、第1剂次、接种后2d内,为监测重点;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
许涤沙刘大卫李克莉武文娣吴冰冰王华庆梁晓峰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双阳性CD重组型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较高,而针对感染者血清中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HBV表面抗原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双阳性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尚无明确的研究结论。为探讨西藏地区藏族人群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sAg和HBsAb双阳性与基因组核苷酸/氨基酸突变的关系,本研究在西藏选取7个地区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多阶段抽样,选取样本进行HBV血清五项指标检测,筛选HBsAg和HBsAb均为阳性的患者血清共24份作为双阳性组,以年龄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等感染指标进行匹配,选取96份HBsAg阳性,HBsAb阴性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组。HBV全基因组序列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产物直接测序获得,并进行重组分析和突变分析。852名西藏HBV感染者中,HBsAg/HBsAb双阳性率为2.82%(24/852)。双阳性组在S蛋白N端和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MHR)的突变率以及PreS缺失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753C、C1990T和C2002T等核苷酸突变;S蛋白中V224A、PreS区D103E等氨基酸突变在两组内分布存在显著差异。HBV/CD重组型的HBsAg/HBsAb双阳性发生率与中国乙肝主要流行区域接近。HBV感染者血清HBsAg和HBsAb共存可能与S蛋白,特别是MHR内的高氨基酸突变造成的免疫逃逸有关。PreS缺失、S抗原蛋白C端V224A突变和PreS区D103E突变可能对HBsAg/HBsAb双阳性的产生具有协同作用。
刘贺沈立萍张爽王锋张国民梁晓峰王富珍毕胜利
医院出生新生儿未及时接种首剂乙型肝炎疫苗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为了解在医院出生新生儿首剂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1)及时接种状况和未及时接种原因,探讨新生儿及时接种HepB1的对策。方法根据报告接种率和估算接种率,抽样调查云南省昭通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07年在医院出生新生儿的HepB1接种情况。结果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平均及时接种率为67.19%,在县级医院出生新生儿的HepB1及时接种率(93.07%),高于在乡级卫生院出生的新生儿(50.99%)。在医院出生新生儿未及时接种HepB1的原因,以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和疫苗短缺为主。结论正确把握接种禁忌证和保证乡级卫生院的HepB供应,是提高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的关键。
胡苑笙丁峥嵘黄国斐崔富强龚晓红陈园生王富珍郑徽吴振华梁晓峰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影响因素
不同剂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加强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加强免疫是提高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滴度的有效途径。国内对加强免疫的必要性存在争议。如有的从免疫细胞特异的回忆反应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加强免疫似无必要;有的从乙肝病毒携带率与免疫后间隔时间相关性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有必要进行加强免疫心引,以增加免疫效果。
陈永弟梁晓峰姚军崔富强王富珍沈灵智严传富郑小华
关键词:中国仓鼠卵巢细胞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病毒携带率抗体阳性率回忆反应
早产儿和足月儿乙型肝炎疫苗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抗体应答配对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早产儿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T、B细胞功能发育未成熟的问题比较突出[1]。早产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免疫效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虽然国内外已开展一些相关研究[2,3],但仍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通过配对研究方法,对早产儿和足月儿HepB初次免疫和低、无应答者再次免疫后的抗体应答进行观察。
刘甲野颜丙玉张丽徐爱强吕静静冯艺龚晓红崔富强梁晓峰李波陈德颖吉秀兰陈士玉
关键词:早产儿乙型肝炎疫苗抗体应答
自回归移动平均乘积季节模型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乘积季节模型(p,d,q)(P,D,Q)s,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病数据的时间序列资料建模,并预测2010年流脑发病趋势,考察ARIMA乘积季节模型应用于流脑发病的预测效果。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数据资料,采用Box-Jenkins方法建模,依据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和施瓦茨信息量准则(Schwarz's Information Criterion)结果确定模型阶数,用Box-Ljung统计量评价ARIMA模型的拟合效果,用所得模型对2010年流脑发病数进行预测。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时间序列分析模块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流脑的季节性时间序列建立了ARIMA(1,1,1)(0,1,1)12乘积模型,平均预测相对误差为3.09%,较好地拟合了流脑的发病趋势,并预测2010年全国流脑病例数为419例,在244~719例的可信范围内变动,发病高峰季节在3月份。结论 ARIMA乘积季节模型可较好地拟合流脑发病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是预测精度较高、效果较好的短期预测模型。
李军宏李艺星尹遵栋宁桂军罗会明梁晓峰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间序列
中国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06
2011年
目的了解中国现阶段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现状。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中国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保留的血清,以美国Murex3.0和Ortho3.0抗一HCV试剂为金标准建立标准血清库,筛选中国抗一HCV检测试剂,并用ChironHCVRIBA3.0复核检测结果。结果中国1~59岁人群抗-HCV调整流行率为0.43%(95%CI:0.33%~0.53%),男性和女性抗-HCV流行率分别为O.46%和0.40%,城市和农村人群经调整后均为0.43%。东、中和西部地区人群抗-HCV流行率分别为0.37%(95%CI:0.21%~O.53%)、0.67%(95%C/:0.40%~0.94%)和0.31%(95%CI:0.20%~0.42%),3个地区人群抗-HCV流行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南方和北方地区人群抗-HCV流行率分别为0.29%(95%CI:0.21%~0.52%)和0.53%(95%CI:0.38%-0.64%)。结论经综合性防治,目前中国属丙型肝炎低流行区。
陈园生李黎崔富强邢文革王璐贾志远周脉耕龚晓红王富珍郑徽罗会明毕胜利汪宁杨维中梁晓峰
关键词: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
试用贝叶斯法估计非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标准化发病比
2007年
目的利用贝叶斯法对中国各地区的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标准化发病比进行估测,并与普通法进行比较。方法利用2003年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和人口资料,计算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标准化发病比及其贝叶斯推测值。结果贝叶斯法计算结果可以减少人口规模小的地区的推测值的离散程度,使结果更加稳定。结论贝叶斯法计算结果可以减少人口规模小的地区的推测值的离散程度,使结果更加稳定。
杨俊峰温宁梁晓峰崔钢于竞进
关键词:贝叶斯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