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财
- 作品数:14 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20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MGB1基因的表达.从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的乳腺癌数据库中按时间顺序连续选择100例不同分期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GB1蛋白的表达,分析HMGB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HMG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及蛋白表达率均较高,分别15.94±1.42比1.29±0.41、66%比18%(P<0.01);HMGB1蛋白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恶性肿瘤家族史及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检测HMGB1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
- 张惠灏朱有志吴坤琳余良飞孔令君王宗财陈玲庄和珠王燕钦陈祥锦
- 关键词:乳腺癌高迁移率族蛋白B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
- 麦默通微创技术在不可扪及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技术在不可扪及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255例患者,共346个不可扪及乳腺病灶(病灶直径为0.5~1.3cm)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结果 255例346个不可扪及乳腺病灶均完全切除,平均旋切6次。单个肿块切除的平均时间为8min。术后病理结果:346个病灶中,289个为纤维腺瘤,39个为乳腺腺病,2个为导管内乳头状瘤,8个为乳腺囊肿,6个为导管扩张,2个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例行保乳手术,1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腋窝淋巴结均为阴性。术后随访3~12个月,6个月复查乳腺B超。3例出现局限性血肿,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淤斑。6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B超发现复发,行二次手术,复发率为2.4%。结论对于不可扪及的乳腺病灶,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张惠灏陈祥锦吴坤琳朱有志王宗财
- 关键词:麦默通
- 不同碘营养水平地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分析不同碘营养水平地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碘与甲状腺癌(TC)之间的关系。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和预调查,选择福州市平潭县和永泰县作为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的高碘地区和适碘地区;采集2011年两地三年级学生清晨空腹尿标本,运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值;收集福建省肿瘤防治中心记录的两地全民补碘以后TC发病的详细资料,分析两地DTC的发病情况及TC病理类型构成比的变化。结果:2011年平潭县碘营养水平高于永泰县[(281.3±171.9)μg/L vs.(151.4±77.2)μg/L,t=18.44,P=0.00];与往年比较,平潭县碘摄入不足的比例逐渐减少,但摄入超足量和过量的比例则逐渐增高,永泰县碘摄入不足的比例逐渐减少,碘摄入超足量和碘过量的比例趋于稳定,而碘摄入足量的比例逐渐增高。2001—2011年,平潭县DTC的平均年发病率52.725/10万,标化发病率50.945/10万,永泰县平均年发病率1.837/10万,标化发病率1.78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无论是高碘地区还是适碘地区,女性DTC发病率均比男性高,且高碘地区女性比例更高(5.34:1 vs.2.74:1,χ2=6.15,P=0.02)。与永泰县比较,平潭县DTC比例更高(98.5%vs.91.0%,χ2=23.95,P=0.00),乳头状癌(PTC)占绝大多数(95.0%vs.83.3%,χ2=4.76,P=0.03),未分化癌(ATC)更为罕见(0.1%vs.1.3%,χ2=8.49,P=0.00)。结论:高碘地区及适碘地区DTC的发病率均在增高,但高碘地区发病率远高于适碘地区,并以女性多见。TC增高的趋势主要见于DTC,尤其见于PTC,而ATC则变得更为罕见,这种趋势在高碘地区尤为明显。
- 朱有志陈祥锦张惠灏吴坤琳王宗财孔令君赵峰林永堃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碘流行病学研究
-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征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特征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符合纳人标准的PTC患者1408例,分析颈部淋巴结的转移部位、转移个数以及转移灶大小等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7.8年,46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个数≥7、淋巴结转移灶≥1.15cm,或者总淋巴结转移个数≥9时,具有较高的发生远处转移风险;具备上述淋巴结特征的高风险组具有较低的10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78.7%比98%,χ^2=122.941,P〈0.01)及较短的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99.2个月比122.5个月,χ^2=122.941,P〈0.01)。结论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是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朱有志郭弘堃陈玲王宗财孔令君林伟莫彩琴陈祥锦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无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灶独立危险因素
- 纳米炭在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研究纳米炭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例cN0DTC患者,随机分为2组:使用纳米炭组和未使用组各45例,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加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统计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个数、微小淋巴结个数、转移淋巴结个数、转移例数、染色淋巴结个数及转移情况、甲状旁腺误切个数,监测术后24,48,72h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记录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的损伤情况。结果:纳米炭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微小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个数、淋巴结转移例数、染色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对照组,甲状旁腺误切情况及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随访12-22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死亡发生。结论:纳米炭可明显提高cN0D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尤其微小(≤2mm)淋巴结的数目。染色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对肿瘤的准确分期及局部控制有所帮助;同时可保护甲状旁腺,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 张惠灏朱有志吴坤琳孔令君王宗财陈玲余良飞庄和珠王燕钦陈祥锦
- 关键词:纳米炭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旁腺
- 再生氧化纤维素预防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血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再生氧化纤维素预防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血肿的作用。方法对8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共126个乳腺病灶(病灶直径均为2~3cm)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切除,实验组术中创面填塞再生氧化纤维素,结合加压包扎,对照组仅加压包扎。结果术后2 d去除绷带,实验组未见明显血肿,1例皮下瘀血,对照组2例局部血肿,3例皮下瘀血,局部血肿予抽吸,皮下瘀血予局部压迫及热敷,经处理后均好转。术后半年彩超检查血肿均完全吸收。结论再生氧化纤维素在预防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血肿具有较大的优势,尤其在直径较大肿物切除后止血效果值得推广。
- 张惠灏陈祥锦吴坤林朱有志王宗财
- 关键词:麦默通血肿
-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术中监测甲状旁腺激素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HPT)患者术中动态监测甲状旁腺激素(IOPT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2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36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5年以后术中行IOPTH监测患者22例(IOPTH组),2005年以前术中未行IOPTH监测的患者14例(常规组),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与常规组比较,IOPTH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72.95±24.34)min vs.(81.86±29.46)min,P=0.000],术后短期(1个月内)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患者比例增加(90.9%vs.57.1%,P=0.018),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减少(4.5%vs.28.6%,P=0.042)。IOPTH监测对于判断高功能病灶完全切除与否的敏感度为100%,准确率为95.5%。结论:PHPT手术中,在术前定位基础上联合IOPTH,有助于判断功能亢进腺体是否全部切除,避免遗漏多发病变腺体及不必要的双侧探查,缩短手术时间,疗效确切。
- 陈祥锦庄奕翔朱有志张惠灏孔令君吴坤琳王宗财
- 关键词: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原发性甲状旁腺切除术甲状旁腺素
- 分子分型对老年乳腺癌TE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子分型对老年乳腺癌多西他塞联合表柔比星(TE)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26例行TE新辅助化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依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及Ki67,将乳腺癌分三阴型、HER2过表达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分析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p CR)的差异,比较不同分子分型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乳腺癌分子分型各组p CR依次为三阴型、HER2过表达型、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三阴型及HER2过表达型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Luminal A亚型和Luminal B亚型(P<0.05),Cox回归显示分子亚型为乳腺癌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三阴型为对照,Luminal A型、Luminal B型的OR值分别为1.885、2.317。Log-rank检验Luminal A型患者OS、DFS值均高于三阴型(χ2=3.176,P=0.032;χ2=3.743,P=0.029)。结论以ER、PR、HER2、Ki67为依据的乳腺癌分子分型可能是老年乳腺癌TE新辅助化疗后p CR、OS、DFS的预测指标。
- 张惠灏朱有志吴坤琳王宗财陈玲孔令君庄和珠王燕钦陈祥锦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分子分型预后
- 吉西他滨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胞质-5’-核苷酸酶-Ⅱ、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检测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经吉西他滨处理时胞质-5’-核苷酸酶-Ⅱ(CN-Ⅱ)、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氧化还原因子-1(Ref-1)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3.125、6.250、12.500、25.000mg/L吉西他滨诱导MCF-7细胞株24h,以0mg/L吉西他滨做空白对照,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方法测定用药后CN-Ⅱ、APE/Ref-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吉西他滨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24h后,CN-Ⅱ、APE/Ref-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与吉西他滨的浓度呈正相关,其中6.250、12.500、25.000mg/L吉西他滨干预后CN-Ⅱ相对表达量分别是1.75±0.31、2.50’0.36、2.87±0.57;APE/Ref-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1.65±0.22、2.08±0.39、2.86±0.44(r=0.997,P〈0.05)。蛋白表达与吉西他滨的浓度呈正相关,12.500、25.000mg/L吉西他滨干预后CN-Ⅱ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70±0.37、2.21±0.61;APE/Ref-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1.95±0.46、2.87±0.29(r=0.989,P〈0.05)。结论随着吉西他滨的浓度增加与乳腺癌细胞中APE/Ref-1和CN-Ⅱ表达均升高,为吉西他滨诱导乳腺癌化疗过程中对耐药机制有关。
- 曹永晋蔡伟华郑敏吴坤琳王宗财
- 关键词:吉西他滨乳腺癌化疗耐药性
- Toll样因子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Toll样因子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在不同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细胞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已知高侵袭能力)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较低侵袭能力)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LR4及MyD88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并对比其差异.结果 无论从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及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均表达HMGB1、TLR4和MyD88.在mRNA水平,MDA-MB-231表达TLR4是MCF-7的(10.43±4.00)倍,表达MyD88是(2.09±1.50)倍(P<0.01)而HMGB1均高表达,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蛋白水平,MDA-MB-231表达TLR4是MCF-7的(9.18±3.20)倍,表达MyD88是(2.52±1.00)倍(P<0.01)而HMGB1均高表达,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细胞株TLR4及MyD88的表达水平与其侵袭能力一致,TLR4/MyD88的高表达可以作为乳腺癌不良预后的分子标志.
- 吴坤琳张惠灏朱有志余良飞孔令君王宗财陈玲陈祥锦
- 关键词:乳腺癌髓样分化因子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