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有志

作品数:30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腺癌
  • 13篇乳腺
  • 11篇甲状腺
  • 10篇乳腺癌
  • 8篇乳头
  • 8篇乳头状
  • 7篇乳头状癌
  • 7篇肿瘤
  • 7篇甲状腺乳头状...
  • 6篇腺肿瘤
  • 5篇乳房
  • 5篇术后
  • 5篇甲状腺肿
  • 5篇甲状腺肿瘤
  • 4篇甲状腺癌
  • 4篇分化
  • 3篇女性
  • 3篇皮瓣
  • 3篇桥本甲状腺炎
  • 3篇淋巴

机构

  • 29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朱有志
  • 26篇陈祥锦
  • 21篇张惠灏
  • 15篇吴坤琳
  • 11篇孔令君
  • 11篇王宗财
  • 9篇陈玲
  • 4篇林伟
  • 4篇王彪
  • 4篇张德杰
  • 3篇崔文霞
  • 3篇郑珂
  • 3篇庄和珠
  • 3篇王燕钦
  • 3篇郑厚兵
  • 3篇单秀英
  • 3篇余良飞
  • 2篇王美水
  • 2篇任彩虹
  • 2篇庄奕翔

传媒

  • 5篇福建医药杂志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海峡药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壁下动脉解剖学及乳腺癌术后TRAM皮瓣再造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解剖腹壁下动脉全长,观察其走行及与腹直肌的位置关系,并利用超声检查了解腹壁下动脉的相关解剖学参数,探讨超声学检查在临床乳房再造中的辅助意义,为开展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提供基础资料。方法:5例经体积分数为10%甲醛溶液固定的中国成年女性尸体标本,自腹壁下动脉起点处灌注医用红色乳胶后解剖其全长,观察并记录动脉走行、分支及供应范围;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健康成年女性腹壁下动脉,观察其分支数目,测量起始处外径及血流参数,并对以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尸体标本中腹壁下动脉主干平均全长(8.28±0.27)cm,自髂外动脉起点处外径均值(2.35±0.14)mm,该处距腹股沟深环均值(1.13±0.22)cm,浅环均值(3.75±0.41)cm,供应组织面积为均值(153.40±23.25)cm2;沿途发出数目不等的穿支(7-18),平均(12.3±2.83)支,腹壁下动脉皮下穿支外径为均值(1.56±0.12)mm。结论:腹壁下动脉管径及分支数目较为恒定,血流丰富,其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信息,临床应用腹直肌肌皮瓣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是安全可行的,需注意术中仔细操作。
陈祥锦张德杰王彪张惠灏朱有志郭玮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解剖学乳房重建
以误诊和非误诊病例为先导的PBL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2008年
目的探索以误诊和非误诊病例作为先导的PBL教学模式在外科临床实习阶段的实践应用,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将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分为PBL组与LBL组,以消化系统肿瘤的误诊与非误诊病例为切入点分别开展临床教学,PBL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LBL组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由提问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PBL组的教学效果在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评估、学生客观考核方面均优于LBL组。结论PBL模式比LBL模式更适合于临床医学专业实习阶段的教学,但是具体方法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陈绍勤曹永晋高骥郑晨曦朱有志戴起宝蔡伟华
关键词:PBL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纳米炭在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研究纳米炭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例cN0DTC患者,随机分为2组:使用纳米炭组和未使用组各45例,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加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统计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个数、微小淋巴结个数、转移淋巴结个数、转移例数、染色淋巴结个数及转移情况、甲状旁腺误切个数,监测术后24,48,72h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记录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的损伤情况。结果:纳米炭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微小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个数、淋巴结转移例数、染色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对照组,甲状旁腺误切情况及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随访12-22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死亡发生。结论:纳米炭可明显提高cN0D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尤其微小(≤2mm)淋巴结的数目。染色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对肿瘤的准确分期及局部控制有所帮助;同时可保护甲状旁腺,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张惠灏朱有志吴坤琳孔令君王宗财陈玲余良飞庄和珠王燕钦陈祥锦
关键词:纳米炭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旁腺
再生氧化纤维素预防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血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再生氧化纤维素预防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血肿的作用。方法对8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共126个乳腺病灶(病灶直径均为2~3cm)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切除,实验组术中创面填塞再生氧化纤维素,结合加压包扎,对照组仅加压包扎。结果术后2 d去除绷带,实验组未见明显血肿,1例皮下瘀血,对照组2例局部血肿,3例皮下瘀血,局部血肿予抽吸,皮下瘀血予局部压迫及热敷,经处理后均好转。术后半年彩超检查血肿均完全吸收。结论再生氧化纤维素在预防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血肿具有较大的优势,尤其在直径较大肿物切除后止血效果值得推广。
张惠灏陈祥锦吴坤林朱有志王宗财
关键词:麦默通血肿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术中监测甲状旁腺激素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PHPT)患者术中动态监测甲状旁腺激素(IOPT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2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36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5年以后术中行IOPTH监测患者22例(IOPTH组),2005年以前术中未行IOPTH监测的患者14例(常规组),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与常规组比较,IOPTH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72.95±24.34)min vs.(81.86±29.46)min,P=0.000],术后短期(1个月内)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患者比例增加(90.9%vs.57.1%,P=0.018),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减少(4.5%vs.28.6%,P=0.042)。IOPTH监测对于判断高功能病灶完全切除与否的敏感度为100%,准确率为95.5%。结论:PHPT手术中,在术前定位基础上联合IOPTH,有助于判断功能亢进腺体是否全部切除,避免遗漏多发病变腺体及不必要的双侧探查,缩短手术时间,疗效确切。
陈祥锦庄奕翔朱有志张惠灏孔令君吴坤琳王宗财
关键词: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原发性甲状旁腺切除术甲状旁腺素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20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MGB1基因的表达.从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的乳腺癌数据库中按时间顺序连续选择100例不同分期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GB1蛋白的表达,分析HMGB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HMG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及蛋白表达率均较高,分别15.94±1.42比1.29±0.41、66%比18%(P<0.01);HMGB1蛋白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恶性肿瘤家族史及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检测HMGB1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
张惠灏朱有志吴坤琳余良飞孔令君王宗财陈玲庄和珠王燕钦陈祥锦
关键词:乳腺癌高迁移率族蛋白B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
麦默通微创技术在不可扪及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技术在不可扪及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255例患者,共346个不可扪及乳腺病灶(病灶直径为0.5~1.3cm)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结果 255例346个不可扪及乳腺病灶均完全切除,平均旋切6次。单个肿块切除的平均时间为8min。术后病理结果:346个病灶中,289个为纤维腺瘤,39个为乳腺腺病,2个为导管内乳头状瘤,8个为乳腺囊肿,6个为导管扩张,2个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例行保乳手术,1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腋窝淋巴结均为阴性。术后随访3~12个月,6个月复查乳腺B超。3例出现局限性血肿,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淤斑。6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B超发现复发,行二次手术,复发率为2.4%。结论对于不可扪及的乳腺病灶,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张惠灏陈祥锦吴坤琳朱有志王宗财
关键词:麦默通
一种女性乳腺癌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和检测探针引物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女性乳腺癌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和检测探针引物。标志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UGAGGUAGUAAGUUGUAUUGUU。探针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NO.2:TTA...
朱有志 林尧 蔡钒王清水 张佳胜
不同碘营养水平地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分析不同碘营养水平地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碘与甲状腺癌(TC)之间的关系。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和预调查,选择福州市平潭县和永泰县作为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的高碘地区和适碘地区;采集2011年两地三年级学生清晨空腹尿标本,运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值;收集福建省肿瘤防治中心记录的两地全民补碘以后TC发病的详细资料,分析两地DTC的发病情况及TC病理类型构成比的变化。结果:2011年平潭县碘营养水平高于永泰县[(281.3±171.9)μg/L vs.(151.4±77.2)μg/L,t=18.44,P=0.00];与往年比较,平潭县碘摄入不足的比例逐渐减少,但摄入超足量和过量的比例则逐渐增高,永泰县碘摄入不足的比例逐渐减少,碘摄入超足量和碘过量的比例趋于稳定,而碘摄入足量的比例逐渐增高。2001—2011年,平潭县DTC的平均年发病率52.725/10万,标化发病率50.945/10万,永泰县平均年发病率1.837/10万,标化发病率1.78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无论是高碘地区还是适碘地区,女性DTC发病率均比男性高,且高碘地区女性比例更高(5.34:1 vs.2.74:1,χ2=6.15,P=0.02)。与永泰县比较,平潭县DTC比例更高(98.5%vs.91.0%,χ2=23.95,P=0.00),乳头状癌(PTC)占绝大多数(95.0%vs.83.3%,χ2=4.76,P=0.03),未分化癌(ATC)更为罕见(0.1%vs.1.3%,χ2=8.49,P=0.00)。结论:高碘地区及适碘地区DTC的发病率均在增高,但高碘地区发病率远高于适碘地区,并以女性多见。TC增高的趋势主要见于DTC,尤其见于PTC,而ATC则变得更为罕见,这种趋势在高碘地区尤为明显。
朱有志陈祥锦张惠灏吴坤琳王宗财孔令君赵峰林永堃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流行病学研究
BRAFV600E/端粒酶反转录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肺转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BRAFV600E/端粒酶反转录酶(TE R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的蛋白表达及与肺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16例PTC患者的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AFV600E、TERT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PTC肿瘤组织中,62.3%(446/716)存在BRAFV600E蛋白表达,30.9%(221/716)存在TERT蛋白表达,18%(129/716)的患者同时检测到BRAFV600E及TERT蛋白表达.多因素分析表明,特殊亚型乳头状癌、肿瘤最大径、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以及BRAFV600E/TERT蛋白双表达是PTC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因素;且肿瘤最大径、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以及BRAFV600E/TERT蛋白双表达在预测PTC患者发生肺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0.7].结论特殊亚型乳头状癌、肿瘤最大径、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和BRAFV600E/TERT蛋白双表达是PTC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玲朱有志郑珂张惠灏吴坤琳孔令君林伟莫彩琴薛佳杰陈祥锦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肺转移端粒酶反转录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