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高阶项对一些X(5)核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应用SO(6)的高阶项[Q(0)×Q(0)×Q(0)](0)代替SU(3)的四极-四极相互作用研究了176 Os和178 Os核的性质.首先研究了能谱和能级比,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用SO(6)的高阶项代替SU(3)的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符合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同带跃迁和异带跃迁B(E2)的比,结果表明,用SO(6)的高阶项可以更好地符合X(5)核特征.
- 戴连荣王盛华刘琳
- 关键词: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 讨论粲强子J/Ψ的衰变模式
- 2010年
- 在幺正手征微扰方法下讨论了粲强子J/Ψ衰变的两种模式.第一种衰变模式是J/Ψ衰变为一个矢量介子和一个标量介子的过程,很多实验结果可以通过这一理论得到很好的描述,此时其标量介子被认为是通过赝标量介子-赝标量介子相互作用动力学产生的标量共振态.受此工作启发,这一理论进一步被推广到研究粲强子J/Ψ衰变为一个矢量介子和一个张量介子的过程,此时张量介子被认为是通过矢量介子-矢量介子相互作用动力学产生的张量共振态.讨论了这种新的衰变模式,通过比较理论计算结果和感兴趣的北京谱仪上的实验数据,发现只需要引入1个参数就可以很好地描述实验上4个独立过程的衰变分支比,从而表明提出的这一新衰变方式可以合理地描述目前已知的实验数据.
- 戴连荣姜游康晓珅王盛华张宇
- 原子核~/(176/)Os和~/(178/)Os的结构和性质
- 本文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基础上引入O/(6/)的高阶项代替传统的SU/(3/)的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对176Os核和1780s核的X/(5/)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方案及实验做了对比。
首先,介绍了选择176O...
- 王盛华
- 关键词: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