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琳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酸
  • 4篇乳酸菌
  • 2篇乳杆菌
  • 2篇Γ-氨基丁酸
  • 2篇氨基丁酸
  • 1篇豆制品
  • 1篇益生菌
  • 1篇乳糖
  • 1篇乳制品
  • 1篇食品
  • 1篇酶学
  • 1篇发酵
  • 1篇发酵乳
  • 1篇发酵乳杆菌
  • 1篇Α-半乳糖苷...
  • 1篇半乳糖苷酶
  • 1篇GABA
  • 1篇传统乳制品
  • 1篇传统食品
  • 1篇大豆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何国庆
  • 5篇叶雪飞
  • 5篇穆琳
  • 5篇李青青
  • 4篇陈启和
  • 4篇朱东升
  • 3篇朱承亮
  • 2篇阮晖
  • 1篇唐彦捷

传媒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粮油加工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乳酸菌ML7生长及其产GABA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分析时间、温度、pH和底物添加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对ML7的生长及其产GABA两方面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L7的生长最适温度为37℃;最适初始pH为7;培养20 h活菌数达到最大值。而ML7产GABA的最佳温度为30℃;GABA的产量随着初始pH的降低而逐渐增加;培养55 h后GABA积累量达到最大;Glu添加量为5%时获得最大GABA产量。
穆琳陈启和李青青叶雪飞朱东升朱承亮何国庆
关键词:Γ-氨基丁酸GABA乳杆菌
产α-半乳糖苷酶乳酸菌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发酵乳制品、益生菌制品、泡菜等为原料,筛选产α-半乳糖苷酶的乳酸菌。以平板上显示蓝色作为初筛依据,结合液体培养,复筛获得1株产α-半乳糖苷酶酶活较高的菌株,其最大酶活达到17.35U/mL,经初步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 fermentum)。该发酵乳杆菌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温度50℃,且保温2h后,酶活仍保持60%。其最适pH为5.8,在pH5.0~7.0之间,酶稳定性良好。该酶对α-半乳糖苷类寡糖的降解性良好,为今后酸豆奶的开发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叶雪飞阮晖李青青朱承亮穆琳朱东升何国庆
关键词:Α-半乳糖苷酶乳酸菌
我国传统食品中乳酸菌资源的开发被引量:22
2009年
我国存在着丰富的乳酸菌资源,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川西高原、青海等地的牧民仍然沿用传统而古老的方法来制造各种乳制品,包括酸牛乳、酸马奶、酸驼乳、马奶酒、开菲尔等,从而使当地自然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泡菜、腌渍菜和腊肠也是蕴藏乳酸菌的良好载体。不同来源的制品中蕴藏着不同种类的乳酸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品的制作方法和地域。传统的乳酸菌鉴定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近年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乳酸菌进行鉴定已有较大进展。目前对传统食品中乳酸菌菌株的鉴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一种通用的系统或平台来鉴定不同来源的乳酸菌。
李青青陈启和何国庆朱东升穆琳叶雪飞
关键词:传统乳制品乳酸菌
益生菌在大豆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08年
通过对大豆营养价值的分析,益生菌研究的介绍,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益生菌在大豆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状况,从而为我国益生菌大豆制品的开发研制提供有力的依据。
叶雪飞何国庆陈启和李青青朱承亮穆琳朱东升
关键词:益生菌大豆
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主要性能被引量:11
2009年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功能性氨基酸,具有降血压、改善脑功能、镇静、增强长期记忆及提高肝、肾机能等功效。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得GABA。本文从西藏干酪、乳酸饮料、自制泡菜等样品中分离到7株乳酸菌,通过HPLC-AFS法检测GABA含量,筛选出3株GABA高产乳酸菌株,再用GYP培养基30℃恒温厌氧培养48h后,其GABA产量分别达到383、345和813μg/mL。通过对产量最高的ML7菌株进行菌落、菌体形态观察和API20A系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初步确定其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穆琳阮晖唐彦捷陈启和李青青叶雪飞何国庆
关键词:Γ-氨基丁酸发酵乳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