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连彬
- 作品数:5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年度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蜡疗结合短波治疗,每日2次,常规治疗20 d;对照组40例,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50 mg,每日2次,治疗15~2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症状及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口服药物治疗。
- 蒋东生车兴旺范连彬
- 关键词:蜡疗短波膝骨性关节炎
-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9
- 2020年
-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阜阳市人民医院及其分院收治的卒中后吞咽障碍的6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变化。结果 2组有效率实验组为93.75%,对照组为71.88%,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SSA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SSA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SSA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
- 李红睿徐磊范连彬张庆萍李飞
-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法神经肌肉电刺激脑卒中吞咽困难
- 生物反馈技术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技术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障碍的效果。方法 45例伤后1~4周脊髓损伤伴有排尿障碍患者,其中23例进行生物反馈治疗结合膀胱功能训练者纳入观察组,22例进行单纯膀胱功能训练者纳入对照组。对这些患者均进行6~10周的规范训练。结果观察组完全拔除尿管者10例,明显改善4例,部分改善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8.3%,对照组完全拔除尿管6例,明显改善2例,部分改善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50.0%。结论生物反馈技术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有效促进反射性膀胱的建立,较单纯采用膀胱功能训练的疗效有明显提高。
- 蒋东生车兴旺范连彬李红睿谌文
- 关键词:生物反馈技术膀胱功能训练膀胱功能障碍
- 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法在脑卒中吞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确定吞咽障碍及严重分级,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吞咽功能康复治疗结合针刺治疗,每日1次,30 d为一疗程;研究组患者每日常规吞咽功能治疗、针刺治疗1次,穴位按摩2次,30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及肺部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肺部感染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法康复护理能提高卒中后吞咽功能,减少卒中后肺部感染。
- 罗蕾蕾吴鸣范连彬马欢欢
- 关键词:卒中康复吞咽障碍按摩
- 高压氧联合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并比较舱内与舱外行互动式头针的疗效。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阜阳市人民医院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1组和联合2组,各24例。3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互动式头针治疗,联合1组接受高压氧和舱外互动式头针治疗,联合2组接受高压氧和舱内互动式头针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Berg平衡量表(BBS)和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进行评定;首次治疗和末次治疗时,采用指脉氧仪监测静息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最低SpO2(SpO2L)和活动中SpO2波动值(ΔSpO2)。结果治疗后,3组NHISS、MBI、BBS和FMA评分均显著提高(|t|>7.681,P<0.001),联合1组和联合2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2组首次治疗和末次治疗的静息SpO2、SpO2L均高于其他两组,ΔSpO2低于其他两组(P<0.05);联合1组末次治疗SpO2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互动式头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携氧能力。
- 袁慧萍冯小军蒋东生车兴旺范连彬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高压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