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士民

作品数:6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羟基丁酸
  • 2篇聚Β-羟基丁...
  • 2篇发酵
  • 1篇氧化亚铁
  • 1篇生物塑料
  • 1篇嗜热
  • 1篇塑料
  • 1篇糖浆
  • 1篇糖蜜
  • 1篇糖蜜发酵
  • 1篇甜菜
  • 1篇甜菜糖
  • 1篇甜菜糖蜜
  • 1篇牛奶
  • 1篇牛乳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合成
  • 1篇温泉
  • 1篇硫杆菌
  • 1篇酶类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郑士民
  • 3篇文欣
  • 2篇庄国强
  • 1篇陈琦
  • 1篇徐海岩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环境保护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嗜热产甲烷杆菌YT—7菌株的分离和特征
1990年
采用严格的 Hungate 厌氧技术,从云南省腾冲高温温泉污泥样品中分离一株嗜热自养产甲烷杆菌 YT-7菌株。该菌株细胞呈长杆状,不运动,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在65—70℃下培养时菌体为0.3-0.4×1.5-13μm。分离物仅能利用 H_2/CO_2为能源和碳源,在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细胞最小倍增时间为3.2小时。滚管菌落呈灰白色,半透明,近圆形;落射荧光显微镜检查呈蓝绿色或黄绿色荧光。YT-7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65—70℃,低于45℃或高于75℃不生长。最适生长 pH 为6.5—7.0。根据形态和生理性状的研究,分离物暂定嗜热自养产甲烷杆菌 YT-7(Methanobacterium thermoautotrophicumYT-7)。
郑士民徐海岩
关键词:嗜热菌株温泉
微生物合成生物塑料及其应用被引量:5
1992年
与金属和陶瓷一样,高分子物质也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据统计,当今全世界年产合成高分子材料达1亿多吨.在石化工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塑料,化学纤维和橡胶的生产.由于这些材料大部分是单体,在化学结构上非常简单,目前能以很高的产率用各种催化剂从石油中制取,其中的80%用作塑料,20%用作合成纤维和橡胶.然而,这些合成高分子多数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其废弃物在地球上积蓄起来,造成生物资源的污染和环境恶化.这种固形废弃物的污染,已被认为是继续地球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
郑士民文欣高秉文
关键词:高分子微生物固体废物塑料
牛奶中的天然酶类被引量:2
1986年
牛奶中大约含有30多种酶类,主要来源于乳腺细胞。除了α-乳清蛋白在乳糖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外,一旦乳汁脱离分泌细胞,多数酶并无生理学意义。但有10多种天然酶类在乳制品加工方面却有重要作用,主要有下列五个方面: 1.涉及到牛奶的变质和保藏:如脂肪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酯酶、黄嘌呤氧化酶、硫氢基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2.作为牛奶加热预处理的指标:如碱性磷酸酯酶和乳过氧化物酶;
郑士民
关键词:牛乳
酸性工业气体的细菌脱硫被引量:56
1993年
以软性纤维和玻璃钢蜂窝填料作为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P3-20菌株载体,制备了细菌生物膜反应器。该反应器在启动后连续运转30天左右,Fe^(2+)氧化达到平衡状态,软性填料反应器的 Fe^(2+)氧化速率是蜂窝填料反应器的三倍。在通气量为250 l/h,稀释率为0.165h^(-1)条件下,以溢流液中 Fe^(2+)氧化率≥95%为标准,软性填料反应器中 Fe^(2+)平均氧化速率的最大值为1170.87mg·L^(-1)·h^(-1)。利用细菌9K 氧化液,通过穿流栅孔板塔对石油催化干气和沼气进行脱硫,在塔板数仅为三块的条件下,H_2S 的去除率分别为71.45%和46.91%。在化学吸收过程中所形成的硫磺,易于沉淀分离,纯度达95%以上。将分离液的 pH值调至2.0后,即可进入生物膜反应器中重新氧化,循环使用。该法不需高温、高压和催化剂,H_2S 的选择吸收性高,无废料排放,整个工艺呈闭路循环。
郑士民庄国强吴志红
关键词:氧化亚铁硫杆菌
真养产碱菌利用高果糖浆积累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被引量:14
1995年
真养产碱菌(Alcaligenes eutrophus)H16能以果糖为碳源在无机合成培养基上积累聚p-羟基丁酸(PHB)。将该菌用富含果糖的高果糖浆(HFS)培养,PHB的积累可达到果糖发酵水平,但发现高浓度的果糖和葡萄糖对菌体生长及PHB积累有抑制作用。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技术可降低果糖和葡萄糖的抑制。并可大幅度提高产量,菌体干重达16—20g/L,PHB产量7.0—7.6g/L,PHB的产率达0.24g/g果糖。
文欣庄国强郑士民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补料发酵
真养产碱菌利用甜菜糖蜜发酵产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被引量:18
1994年
探讨了以廉价原料甜菜糖蜜培养真养产碱菌(Alcaligeneseutrophus)H16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可行性。对培养基优化试验表明,菌体产量可达20g/L,PHB产量达9.8g/L,糖转化率为27.5%。用2升自控发酵罐进行验证,在良好的供氧条件和特定的pH值自控条件下发酵周期从48小时缩短到40-42小时,菌体和PHB量都有提高。菌体最高产量26g/L,PHB最高产量13g/L,糖转化率为20.4%。PHB占细胞的含量,摇瓶和罐上结果都在50%左右。
文欣郑士民陈琦
关键词:甜菜糖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