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俊硕 作品数:21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细胞培养技术在胸苷磷酸化酶研究中的应用 2006年 金俊硕 李林虎 高英兰 钟秀宏关键词:细胞培养 胸苷磷酸化酶 甘草酸二铵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大鼠给予天晴甘平灌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h后实验组、对照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和脂多糖(LPS)制作急性肝衰竭模型,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肝组织分别于注射后6h和4h出现TUNEL阳性细胞,凋亡指数均于注射后12h达高峰,实验组为(5.23±0.28)%,对照组为(29.46±0.97)%,实验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浓度均于注射后2h开始升高,且于注射后8h同步达高峰,实验组为(510.78±93.68)μg/L,对照组为(532.53±89.77)μg/L,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具有减轻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并非是通过降低血清的TNF-α浓度而实现的。 任志元 李德旭 金俊硕 李星 董玉玺关键词:急性肝衰竭 甘草酸二铵 凋亡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Α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因胰体尾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行胰体尾切除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组(SPDP组,18例)和联合脾脏切除术组(DPS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血小板计数、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情况.结果 SPDP组与DPS组相比,术后第3天及第7天血小板计数较低且基本在正常范围内[第3天(187.8±50.4)×10^9/L与(253.9±54.5)×10^9/L,第7天(202.7±48.0)×10^9/L与(356.4±63.4)×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观察时间短[(11.6±2.2) d与(14.1±2.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188.6±20.1) min与(180.8±29.8) min]、术中出血量[(212.2±120.9) ml与(224.0±113.3) 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与30.0%)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胰体尾部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董玉玺 李德旭 金俊硕关键词:胰腺肿瘤 胰腺切除术 保留脾脏 胰腺导管癌中丛生蛋白和生存素、增殖细胞核抗原及Ki-67的关系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在胰腺导管癌中丛生蛋白和抑凋亡蛋白及细胞增殖标志物间的关系.方法 用双重荧光染色法对17例胰腺导管腺癌中丛生蛋白和生存素(Survivin)进行染色并计数阳性细胞进行统计;同法对丛生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胰腺导管癌中丛生蛋白阳性细胞数为420个,Survivin阳性细胞数为72个,其中丛生蛋白和Survivin均阳性的细胞数为59个.丛生蛋白、PCNA及Ki-67共同表达的癌细胞数为0个.结论 丛生蛋白在胰腺导管癌中的抗凋亡范围比Survivin更广泛,并且其表达和细胞增殖无相关. 金俊硕 高英兰 董玉玺 任志远 李星 陆文浩 李德旭关键词:胰腺导管癌 丛生蛋白 生存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因门静脉高压症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5例(选择组)和经典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89例(非选择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选择组与非选择组相比: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vein pressure,FPP)下降幅度更大(P<0.05);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肝性脑病、复发出血发生率较低(P<0.05);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改善更明显(P<0.05);术后3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门体分流,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临床疗效优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张原 李德旭 金俊硕 何淑赛关键词: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静脉高压症 自由门静脉压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血小板重度降低患者行脾切断流术的可行性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血小板重度降低患者行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09-09/2014-09收治的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小板降低程度分为重度、中度、轻度3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分析,3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匹配(P>0.05);血小板重度降低组术后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所用时间为10 d,较轻度、重度组长;血小板重度降低组患者术后3 d日平均引流量(950 mL±279 mL)、血红蛋白丢失量(46.6 g±7.4 g)、住院天数(16.0 d±3.5 d),均大于中度组与轻度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重度降低组患者再出血率、Ⅰ/Ⅱ级及Ⅲ/Ⅳ级门静脉血栓形成率分别为11.62%、23.26%和4.65%,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重度降低组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3%、88.4%和76.7%,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重度血小板降低的患者,通过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能是安全可行的. 何淑赛 李德旭 王扬 马正来 金俊硕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14例术前存在P V T患者与32例术前无P V T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术后临床特征、血栓情况及再出血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匹配(P>0.05).与无PVT患者相比,门静脉高压合并PVT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凝血功能、血小板、白细胞、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肝脏功能、腹水、肝性脑病、血栓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PVT患者相比,存在PVT患者,术后血栓程度较重(?2=6.45,P<0.05).门静脉高压合并P V T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1、3、5年的累积出血率分别为0.00%、21.43%、21.43%,而对照组1、3、5年累积出血率0.00%、6.25%、6.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2,P>0.05).术前存在血栓组患者中,5例探查后改行冠腔分流、断流加分流术.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合并PVT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但部分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施行冠腔分流术、断流加分流术. 刘阳 李德旭 金俊硕 王扬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血栓 上消化道出血 胰岛参与胰腺导管癌演进的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癌的形态学,探讨胰岛在胰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2例胰腺导管癌标本进行形态学研究并标记嗜铬素A(CGA)和细胞角蛋白-7(CK-7)以进行定位、定性研究。结果34例胰腺导管癌组织中胰岛形态失常,其中11例出现胰岛空泡化及导管样结构,其中7例由胰岛细胞化生的导管样上皮CGA染色减弱、CK-7染色阳性。结论胰岛转分化为导管样组织是胰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胰腺导管癌的细胞来源之一。 金俊硕 何淑赛 高英兰 董玉玺 李德旭关键词:胰腺导管癌 胰岛 分化 酒精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酒精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4只雄性健康普通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18只,验组又按处死时间分为4周(实验1组)、6周(2组)、8周(3组)各6只,通过大鼠酒精灌胃制备动物实验模型,选用内皮细胞平铺、H-E染色、TUNEL和分光光度法,探讨了酒精在一定剂量、不同持续时间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机制。结果H-E染色及TUNEL法对照组均未见凋亡细胞,而实验各组均可见凋亡细胞,实验各组和对照组MDA、T-AOC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过量饮酒使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严重失衡,进而导致内皮细胞凋亡。 高英兰 宋京郁 金俊硕 钟秀宏 任香善 刘双平关键词:酒精中毒 内皮细胞 活性氧 放射线和TNF-α诱导胃癌细胞表达胞苷磷酸化酶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是否表达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tylase,TP)以及放射线照射和肿瘤坏死因子作用后能否诱导胃癌细胞伎其高表达TP。 [方法] 培养BGC823胃癌细胞株并按0GY,1GY... 金俊硕关键词:胸苷磷酸化酶 放射线照射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