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尹

作品数:24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胰腺炎
  • 7篇胰腺
  • 7篇褪黑素
  • 7篇腺炎
  • 7篇黑素
  • 5篇受体
  • 5篇受体表达
  • 5篇胃癌
  • 4篇急性胰腺炎
  • 3篇曲张
  • 3篇重症
  • 3篇静脉
  • 2篇蛋白
  • 2篇碘含量
  • 2篇血清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机构

  • 14篇温州医科大学
  • 10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4篇金尹
  • 17篇吴建胜
  • 8篇黄智铭
  • 5篇孙学成
  • 4篇陈丽倩
  • 3篇黄颖宝
  • 2篇林春景
  • 2篇林晓晓
  • 2篇王宏清
  • 2篇贾国葆
  • 2篇陈勇春
  • 2篇董千铜
  • 2篇怀佳萍
  • 2篇高道键
  • 2篇张浩
  • 2篇董乐妹
  • 2篇傅钢泽
  • 2篇陶利萍
  • 2篇满意
  • 1篇吴金明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祝您健康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褪黑素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及其受体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其中10%~20%的患者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高达15%~20%。胰外器官损伤中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仅次于肺功能障碍,为14%~43%,且大多同时伴有其他器官系统的损害,发展至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后病死率高达80%。
金尹陈丽倩张浩吴建胜高道键孙学成贾国葆黄智铭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受体表达肾损伤褪黑素胰外器官损伤肺功能障碍
褪黑素通过调节白介素22减轻急性胰腺炎相关的肺损伤
目的观察褪黑素是否通过调节白介素22对急性胰腺炎及相关的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材料和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是假手术组(SO)、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SAP)、褪黑素干预组(MT)。采取经胰管逆行注射4%牛黄...
吴建胜怀佳萍孙学成陈梦君金尹叶晓华黄智铭
文献传递
褪黑素对重症胰腺炎早期预测指标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指标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影响。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重症胰腺炎组(SAP组)、MT干预组(MT组),每组18只。应用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的方法诱导SAP模型,MT组于诱导模型前30min腹腔注射MT。术后4、8和12h分批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n=6),ELISA法检测血清MT及TAP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SA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SAP组胰腺病理损伤,MT组胰腺病理损伤较SAP组明显减轻(P<0.05);SAP组淀粉酶较SO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1),而MT组较相应时间点SAP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MT浓度在SAP组随病情进展逐渐降低,MT组较相应时间点SAP组增高(P<0.05);与SO组相比,SAA、TAP水平在ANP组明显增高(P<0.01),而MT组较相应时间点SAP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褪黑素干预能降低SAP早期预测指标TAP及SAA浓度,对胰腺炎起保护作用。
吴建胜陈丽倩金尹张浩孙学成黄智铭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褪黑素胰蛋白酶原激活肽血清淀粉样蛋白A
神经浸润与胃癌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探究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在胃癌患者术后的预后价值.为提高胃癌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于2010年1月~ 2011年12月期间在笔者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413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胃癌预后相关指标、神经浸润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预后的意义.结果 413例患者中有123例(29.78%)神经浸润,神经浸润与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宏观类型、T分期、淋巴转移率、脉管癌栓形成、转移情况及TNM之间有统计学差异,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中得出性别、T分期、淋巴转移率、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术后化疗情况、CEA及CA199水平是影响胃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影响胃癌术后预后相关因素有许多,如淋巴转移率、TNM分期等,神经浸润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对胃癌患者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
周乐盈金尹林晓晓邵布勒张雨雪吴建胜
关键词:胃癌神经侵犯预后
能谱CT容积碘含量对晚期胃癌化疗效果的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晚期胃癌化疗前后能谱CT成像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客观评价疗效的评估指标及预测指标。方法:连续收集52例经胃镜病理确诊为晚期胃癌的患者,化疗前后行能谱CT成像。测量化疗前后病灶的最长径、最大厚度、最大截面积、体积及动静脉期的标准化碘值、容积碘含量,并计算各参数的变化率。按照RECIST1.1标准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参数。结果:化疗后,有效组各参数值均明显降低(P<0.05),以动静脉期容积碘含量变化率最大;其最大厚度变化率、最大横截面积变化率、体积变化率及动静脉期容积碘含量变化率均明显大于无效组(P<0.01)。化疗前有效组最大厚度明显大于无效组(P=0.036)。结论:能谱CT静脉期容积碘含量的变化有可能成为新的疗效评估指标,结合病灶形态学信息能够为临床化疗疗效做出有效评价。
陈丽芳傅钢泽黄定品满意金尹董千铜黄颖宝陈勇春王宏清
关键词:能谱晚期胃癌
褪黑素对胰腺炎的保护机制及其受体表达研究进展
2010年
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除了其众所周知的对昼夜节律的调节作用外,还具有其他生物学功能及在不同细胞类型和周围组织明显的代谢。氧化还原敏感元件包括在褪黑素细胞信号保护和由此产生的转录反应中,涉及核因子κB。通过这些途径,褪黑素刺激抗氧化和解毒基因的表达,增强谷胱甘肽生成。在不同的模型中,褪黑素的细胞保护机制似乎取决于对损害的控制和线粒体信号转导功能,涉及减少活性氧和激活抗凋亡及氧化还原敏感元素。这个线粒体途径上游部分包括钙调蛋白通路,它在褪黑素信号转导中发挥核心作用。褪黑素也可与靶组织上的褪黑素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产生生物学效应。
陈丽倩金尹吴建胜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褪黑素褪黑素受体氧自由基
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纳入的13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68),对照组采用疾病出院计划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专病管理,比较实施前后两组IBD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水平。结果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对照组患者全身症状较干预前减轻,其余3个维度和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IBDQ各维度及总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IBDQ各维度及总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水平均较前降低;观察组患者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IBD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水平。
林春景吴金明金尹吴建胜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焦虑
PAQR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孕酮和脂联素受体3(Progestin And Adipo Q ReceptorⅢ,PAQR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9月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癌及癌旁组织45对,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PAQR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PAQR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AQR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44.44%,20/4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8.89%,4/45,P<0.001),而PAQR3蛋白表达则较癌旁组织显著降低,两者间呈负相关(r=-0.478,P<0.01)。PAQR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及PAQR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1)。结论 PAQR3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引起胃癌组织PAQR3表达降低的重要原因,有望成为胃癌病情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记物以及表观遗传学治疗靶点。
陶利萍金尹胡畅远陈旭艳
关键词:甲基化胃癌
褪黑素通过调节细胞内钙稳态改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胰腺组织损伤时胰腺细胞中肌浆网钙ATP酶(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
吴建胜怀佳萍邵颖颖孙学成金尹黄智铭
文献传递
成人腹腔淋巴管瘤101例综合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成人腹腔淋巴管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综合分析101例成人腹腔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我院11例,国内文献报道90例。结果男性∶女性为1.2∶1,年龄18~77岁,平均54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54例(占53.3%),以腹胀不适或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38例(占37.4%),4例表现为急腹症(占4%)。术前所有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检查,部分病例行腹部B超及CT增强及MRI检查,2例行肠镜检查,1例行保留灌肠的CT平扫。术前所有病例均未能确诊,93例临床诊断正确,误诊8例,误诊率为7.9%。除1例行穿刺活检外,其余100例均手术治疗。术后除1例合并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不良外,其余均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腹腔淋巴管瘤是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需借助B超、CT及MRI等影像学技术综合进行诊断。手术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术后多无复发,预后良好。
张梦然吴小丽吴建胜金尹黄智铭陈民新
关键词:CTMRI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