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丕基 作品数:35 被引量:406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历史地理 更多>>
论中国叶肢介科(Sinoestheriidae Chen and Shen,1982)的分类 被引量:2 2014年 中国叶肢介科的成员以个体大,生长线粗凸,其上有一排圆瘤,最后几条生长线在后背缘微微反弯曲,生长带宽而平,发育有大网状或线脊状装饰为特征。其个体之大,是叶肢介动物群中的佼佼者。该科原包括4属:Sinoestheria Chang,1957,Ganestheria Bi and Xie,1982,Stanleyviella Chen and Shen,1982及Sentestheria Wang,1981。通过对分类依据及构造特征的厘定,认为Sentestheria应划归于Nestoriidae。新建立2个属:Wanestheria(安徽叶肢介)及Brazilestheria(巴西叶肢介)。该科的地质历程较短,分布于晚侏罗世(Kimmeridgian)至晚白垩世(Coniacian-Santonian)。目前只见于中国、非洲及巴西。本文讨论该科与其它古似渔乡叶肢介类的关系。根据保存十分完好的Ganestheria的标本,对该属具有加厚的脊状背缘及背缘刺的特征做重要补充。 陈丕基 沈炎彬关键词:地理分布 我国冀北西瓜园组丰宁叶肢介模式种形态学再研究(英文) 2014年 通过扫描电镜重新研究产自冀北丰宁满族自治县花吉营下白垩统西瓜园组的花吉营丰宁叶肢介(Fengninggrapta huajiyingensis)的正型标本。电镜照相揭示以前光学照相无法分辨的重要分类特征,其中包括:1)胎壳附近窄生长带上的小到中网装饰和密而细的线脊夹小网装饰;2)胎壳附近生长线上的小网装饰;3)靠腹边缘生长带粗壮线脊下端向下接近生长线时膨胀变成三角形"滨生长线瘤"。从而修定丰宁叶肢介的特征描述。 李罡 王思恩 陈丕基 Willems Helmut关键词:叶肢介 早白垩世 冀北 苏浙皖中生代后期叶肢介化石 陈丕基 沈炎 该书系统描述了苏浙皖地区中生代后期侏罗、白垩纪叶肢介化石9科、21属、115种,内有新创建科1个、新属5个、新种71个;介绍了该地区含叶肢介化石的火山沉积岩系和红色地层,从叶肢介化石研究上提出了划分对比意见;从中侏罗世后...关键词:关键词:叶肢介 白垩纪 侏罗纪 地层古生物学 化石 叶肢介化石 中生代 白垩纪年代地层学研究简述 被引量:19 2005年 简述国际白垩纪年代地层和地质年表研究现状,介绍马斯特里赫特阶、土仑阶和赛诺曼阶底界的GSSP及其生物地层学标志,其他阶推荐的GSSP定义标准以及中国陆相白垩系建阶进展。评述白垩系地质年表方案,根据我国辽西地区义县组尖山沟层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考虑以12 5 王启飞 陈丕基关键词:白垩纪 年代地层 国际地层表 陆相地层 中华鸟龙与孔子鸟类的时代——辽西义县组火山凝灰岩激光^(40)Ar/^(39)Ar年龄测定 被引量:26 1999年 利用NdYAG 激光ArAr 测年法,对产自辽西北票四合屯尖山沟地区义县组底部孔子鸟和中华鸟龙湖相层中火山凝灰岩中的黑云母单晶做了50 多次分析, 得出的同位素年龄值为(147 ±1.8) Ma , 用KAr 法测得孔子鸟化石外面的火山包裹层的结果为(147.3 ±3 .3)Ma ,两者年龄时代相当吻合,同为晚侏罗世晚期( 晚提唐期) ,比德国始祖鸟层的时代略晚,也与孔子鸟特征和美颌龙类———中华鸟龙指示的地质时代吻合。 罗清华 陈丕基 邹东羽 孙贤鉥 李寄鉥关键词:孔子鸟 晚侏罗世 塔里木盆地地层古生物研究 周志毅 朱怀诚 方宗杰 黎文本 林焕令 倪寓南 尹磊明 曹美珍 曹正尧 陈丕基 廖卫华 胡兆列 陈金华 耿良玉 刘兆生 该项目通过深入的地层学综合研究,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各地质时期各种不同类型地层的可靠序列,以多门类微体化石为依据,首次完成了盆地覆盖区和周缘地区上前寒武系—上第三系高分辨率的统一划分和对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纪地层的生物相...关键词: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地层 微体古生物 富饶阶地表地层剖面 被引量:16 2004年 黑龙江省嘉荫县乌云镇地区中生代结束前后连续沉积了两套含煤地层,即上部的古新统乌云组和下部的马斯特里赫特阶富饶组。富饶阶相当于富饶组上段地层,但由于其代表剖面顶、底不全,且可参照的钻孔岩心已不复存在,因此有必要在原命名地区寻找新的地表露头剖面。乌云镇西北白头山黑龙江沿岸出露富饶阶上部地层,其上部含有丰富的孢粉化石,自下而上初步确定了两个孢粉组合:杉粉(Taxodiaceaepollenites)-红杉粉(Sequoiapol-lenites)孢粉组合和鹰粉(Aquilapollenites)-肋桦粉(Betulaepollenites)孢粉组合。这两个孢粉组合都有鹰粉类(Aquilapollis)化石,计有5属10多种化石,其中除了小刺鹰粉(Aquilapollenites spinulosus)一种可由上白垩统上延入古近系下部地层外,其他多数出现在环太平洋的上白垩统最上部地层中(马斯特里赫特阶)。由于富饶组下段相当于明水阶(马斯特里赫特阶中、下部),因而富饶组上段,即富饶阶,相当于马斯特里赫特阶的上部。对该剖面下部的流纹质晶屑沉凝灰岩采样进行SHRIMP锆石U-Pb法测年,定年结果为66±1Ma,与上述孢粉生物地层学结论相吻合。由此可以推测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似在乌云组与富饶组之间,即厚层含砾砂岩的底部,但需进一步证实。 陈丕基 万晓樵 姜剑虹 李献华 曹流 李罡 刘吉才 尹德顺 阎伟 李武显关键词:剖面 孢粉化石 白垩系 古近系 泰国半岛侏罗纪叶肢介再研究 被引量:1 2000年 产于泰国半岛班关坤村附近的叶肢介化石原鉴定为 Pseudograpta cf.yuzhongensis Chen,P.jialingensisDuan,P.siamensis Duan,P.sp.,Paleoleptestheria chinensis Chen和 Palaeolmnadia?sp.等 5个属种或未定种 ,认为其时代为中侏罗世晚期。现经重新研究 ,发现这些叶肢介化石生长带上的网孔状装饰网壁相对较粗 ,网孔较深 ,孔径比 Euestheria ziliujingensis叶肢介群的分子要稍大一些 ,但远比 Pseudograpta或 N estoria叶肢介群的要小 ,基本上可以归入 Paleoleptestheria?chinensis叶肢介群 ,其生物地理区系属于古地中海水系 ,与中国西南湖群中侏罗世晚期的叶肢介动物群关系最为密切 ,其生存时代与北方地理区系的 段威武 陈丕基关键词:中侏罗世 叶肢介化石 松花江生物群与东北白垩系地层序列 被引量:37 1998年 松花江生物群与东北白垩系地层序列陈丕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施泽龙叶宁叶得泉(大庆石油管理局黑龙江大庆市163712)关键词松花江生物群地层序列白垩系“松花江生物群”一名系小林贞一等(Kobayashietal.,1942... 陈丕基 施泽龙 叶宁 叶得泉关键词:生物群 地层序列 白垩系 热河生物群研究的巨大进展 热河生物群生活在距今1.3-1.5亿年之间,包括大植物、孢子花粉、轮藻、沟鞭藻、叶肢介、介形类、昆虫、蜘蛛、虾、双壳类、腹足类、鱼类、两栖类、龟鳖类、鳄、恐龙、翼龙、鸟类和原始哺乳类等大小20个化石门类,数量丰富,保存完... 陈丕基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