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东
- 作品数:40 被引量:690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后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群落主要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20
- 2004年
- 利用方差均值比和修正的Clark Evans最近邻体两种分布格局判定方法 ,对湖北省五峰县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 1hm2 固定样地中DBH≥ 5cm、重要值 >2 5的 2 6个树种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类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2 6个种群中有金钱槭、天师栗、白辛树、珙桐、领春木、水青树、连香树 7种珍稀濒危植物种群和尖连蕊茶、君迁子、建始槭、曼青冈、鸡爪槭、桃叶黄杨、鹅耳枥等 19种非珍稀濒危植物种群 .7种珍稀植物种群中 ,除了 2种个体较少的种群之外 ,1个种群为衰老型 ,其余 4个种群均为增长型 ;3个种群呈随机分布类型 ,其余 4个种群呈聚集分布类型 .19个非珍稀植物种群中 ,1个种群为衰老型 ,6个种群为稳定型 ,其余 12个种群为增长型 ;2个种群为随机分布类型 ,其余的 17个种群为聚集分布类型 .可见在 2 6个种群中 ,以增长型种群居多 (占 6 6 7% ) ,稳定型种群次之 (占 2 5 0 % ) ,衰老型种群最少 (占 8 3% ) ;两种分布格局判定方法所得的结果较为一致 ,表现为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以聚集分布居多 (占 80 77% ) 。
- 党海山江明喜田玉强黄汉东金霞
- 关键词:后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群落种群结构
- 从种间联结分析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在群落中的地位被引量:35
- 2005年
- 毛柄小勾儿茶 (Berchemiellawilsoniivar.pubipetiolata)为我国分布于浙江、安徽局部地区的特有珍稀物种 ,由于自身和人为干扰的原因 ,该种受到灭绝威胁。该文在 2× 2联列表基础上 ,应用 χ2 检验、联结系数 (AC)分别检测了毛柄小勾儿茶在 4个分布点与群落中乔、灌两层植物的种间联结性。综合比较 χ2 检验与AC值的测定结果 ,在 4个分布点 ,毛柄小勾儿茶与群落中其它种群的关联情况十分相似 :1)绝大多数种群与毛柄小勾儿茶的AC值在 - 0 .2至 0 .2之间 ,即无关联 ;2 )与毛柄小勾儿茶存在显著关联的种群仅有一个或无 ;3)优势种群与毛柄小勾儿茶关联小。这说明 4个分布点毛柄小勾儿茶在群落中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或随机性 ,它只是群落的伴生种或偶见种。研究结果对为该物种制定合适的就地保护措施和恢复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 胡理乐江明喜党海山黄汉东
- 关键词:种间联结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群落
- 后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群落结构及更新特性被引量:8
- 2011年
- 以湖北五峰后河自然保护区1 hm2珍稀濒危植物群落为对象,应用固定样方法调查了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并对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和更新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对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依据胸径频率分布的形状,将19个主要树种种群结构归纳为4种类型:单峰衰退型、间歇型、倒-J型、L型。②单峰衰退型树种在群落中几乎无更新苗出现;间歇型和倒-J型种群为主要的林冠构成种,通过实生苗繁殖和萌蘖繁殖两种方式进行更新;L型分布中常绿树种主要以实生苗方式更新。③除白辛外,稀有濒危植物能长期稳定地在群落中存在,群落可能处于演替顶极阶段。
- 周赛霞江明喜鲍大川陶敏黄汉东
- 关键词:种群结构珍稀植物群落萌蘖
- 神农架山地河岸带中珍稀植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1
- 2009年
- 以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为优势种的珍稀植物群落是神农架山地中海拔地段河岸带中的典型群落类型。在神农架地区4大水系(沿渡河、香溪河、南河和堵河)的河岸带中共调查了48个样地,采用植物群落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山地河岸带中珍稀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群落中植物种类丰富,科属组成比较分散。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749种,隶属144科412属,其中每科仅记录到1个属的有72个科,每属仅记录到1个种的有256个属。(2)在科水平上,热带、亚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几乎相同,在属水平上温带成分占主导。东亚分布成分、中国特有成分所占比例较高,共记录了6个东亚特有科、50个东亚特有属,2个中国特有科、27个中国特有属。(3)中小型草质单叶的落叶阔叶高位芽和地面芽植物是决定该珍稀植物群落外貌的主要成分。(4)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成层现象明显。第一乔木亚层树冠层分布不连续,第一、第二乔木亚层和灌木层从高到低郁闭度逐渐增大,草本层盖度各样地差别较大,层间植物丰富。该山地河岸带中丰富的珍稀、特有和/或孑遗植物表现出该群落的古老、孑遗性。虽然该区多数珍稀植物为温带性质,但该珍稀植物群落整体上在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生活型谱、叶片性质等方面表现出亚热带亚高山垂直带谱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过渡性特征。自上而下逐渐密集的群落垂直结构为幼苗稍耐荫、成年趋于喜光的珍稀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提供了利于其生长的光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水热条件使亚热带山地河岸带成为珍稀植物(尤其是孑遗植物)就地保护中一个关键而特殊的区域。
- 魏新增何东江明喜黄汉东杨敬元喻杰
- 关键词:孑遗植物分布区型群落外貌生活型谱
- 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种子休眠与萌发生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0
- 2005年
- 毛柄小勾儿茶(Berchemiellawilsonii(Schneid.)Nakaivar.pubipetiolataH.Qian)为中国特有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TTC染色法测得毛柄小勾儿茶种子的生活力较低,仅为32%,空粒和无生活力的种子分别为28%和40%,说明毛柄小勾儿茶发育完全的种子较少。种子吸水速度试验证明毛柄小勾儿茶种皮透水性较差,不利于种子萌发时对水分的吸收;发芽抑制物的生物鉴定结果表明,毛柄小勾儿茶种子的不同部位都存在发芽抑制物,且种胚中的含量最高,不利于种子的萌发,使毛柄小勾儿茶种子处于休眠状态之中。几种不同浓度GA3溶液浸种24h的预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毛柄小勾儿茶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其中300mg/LGA3的效果最显著,并且300mg/LGA3的预处理可以在萌发初期(萌发前3天)显著地提高毛柄小勾儿茶种子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的活性。毛柄小勾儿茶种子生活力低,且处于休眠状态,再加上与种子发芽力有关的几种酶的活性较低,致使毛柄小勾儿茶种子的发芽率较低,同时这些也是从种子萌发生理方面导致毛柄小勾儿茶濒危的重要原因。
- 党海山张燕君江明喜黄汉东金霞
- 关键词: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种子休眠萌发生理
- 三峡地区特有植物荷叶铁线蕨的群落特征及其保护对策被引量:15
- 2005年
- 荷叶铁线蕨(Adiantumreniformevar.sinense)是三峡库区特有植物,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仅分布于重庆市万州区和石柱县。采用随机样方法对该物种的生境和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讨论了十多年来该物种的种群动态和群落演替,并提出了适宜的保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主要集中分布在武陵、新乡、燕山、溪口等乡镇,位于长江两岸纵深5km内、海拔80~480m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区;该物种的野生资源量已锐减,其种群正急剧缩小,种群平均密度仅为0.55蔸/m2;大多数分布点位于河沟边西南坡向的崖壁或灌丛中,光照和空气湿度对该物种的生长较为重要;该物种在群落中处于伴生地位,其所在群落有4种类型,即:化香-槲栎-芒群落(Ass.Platycaryastrobilacea-Quercusaliena-Miscanthussinensis)、盐肤木-鸢尾群落(Ass.Rhuschinensis-Irisjaponica)、水麻-细穗腹水草群落(Ass.Debregeasiaedulis-Veronicastrumstenostachyum)和黄荆条-海金沙群落(Ass.Vitexnegundo-Lygodiumjaponicum);荷叶铁线蕨所在群落共有物种189种,其中乔木5种、灌木86种、草本89种、藤本9种,且多为单叶和落叶类型,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在综合分析荷叶铁线蕨分布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 史红文黄汉东江明喜金霞
- 关键词:荷叶铁线蕨生境特征群落结构
- 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研究被引量:42
- 2000年
- 在大量的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 ,利用二元指示种分类法 ( TWINSPAN)对三峡大老岭地区的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 ,并据此划分该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的高度范围 ,讨论了TWINSPAN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于结构复杂的亚热带森林时应依据的原则。最后 ,文章总结了大老岭地区的森林群落类型。
- 沈泽昊金义兴赵子恩吴金清黄汉东
- 关键词:森林群落TWINSPAN
- 湖南八大公山黄杉种群结构和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14
- 2021年
- 利用样方法对湖南八大公山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 Dode)群落进行调查,分析黄杉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显示,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132种,隶属于48科89属。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黄杉是乔木层的优势种,另有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R.Br.)Oliver)、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和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Airy Shaw)等主要伴生种,檵木为灌木层优势种,两色鳞毛蕨(Dryopteris setosa(Thunb.)Akasawa)为草本层优势种。群落区系组成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种群年龄结构可分为稳定型向衰退型过渡和衰退型2个类型,样方中幼苗和幼树极度缺失,中龄和老龄个体居多。黄杉、钩栲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高于黄杉纯林,其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群落冠层郁闭度高造成的幼苗缺失可能是影响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人为干扰创造林窗、加快繁殖技术研究等措施扩大其种群数量。
- 李玲丽徐耀粘徐耀粘杨筑筑黄汉东谷志容黄汉东
- 关键词:黄杉珍稀濒危植物种群结构群落特征
- 三峡水库蓄水对消涨带植被的初步影响被引量:56
- 2010年
- 三峡库区消涨带植被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为了研究水库蓄水对175 m以下消涨带原有植被的潜在影响,2008年8月在三峡大坝上游长江干流从巴南到秭归12个监测点,设立68个5 m×5 m永久监测样方,比较被水淹过的156 m以下与当时尚未水淹的156~175 m地段植被物种组分、物种多样性和草本层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被水淹过与尚未水淹的植被物种组分存在显著差异,DCA可以将二者明显分开,156 m以上尚未水淹的植被以灌丛为主;156 m以下被水淹过的植被以草丛为主,优势种包括多年生草本: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和硬秆子草(Capillipedium assimile);一年生草本: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毛马唐(Digitaria ciliaris)和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木本植物基本死亡,只有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牡荆(Vitex negundo)和地瓜(Ficus tikoua)存活。此外,被水淹过的植被中灌木物种数比例显著降低,而一年生草本物种数比例显著增加。被水淹过和尚未水淹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被水淹过植被物种总数、灌木和多年生草本物种数显著低于尚未被水淹过的植被,但一年生草本物种数没有显著差异。被水淹过的植被草本层生物量与尚未水淹的植被没有显著差异。可见,水淹显著改变了消涨带原有植被物种组分和物种多样性,但一年生草本物种数和草本层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未来175 m以下的植被中,草本尤其是一年生草本将占据优势。在消涨带植被恢复选择适应水淹生境物种过程中,应分别从植物的生活史、生理学和形态学等角度进行筛选,尤其应重视生活史适应策略植物的应用。被水淹过的156 m以下现有优势草本和存活的灌木可以作为三峡库区未来消涨带植被恢复的备选物种。
- 卢志军李连发黄汉东陶敏张全发江明喜
- 关键词:河岸带恢复生态学群落演替水淹植被动态
- 后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群落主要树种6年动态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用每木定位监测方法分析了后河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 hm2固定样地主要乔木树种6年的(2001~2007年)动态变化。样地主要分布有14种普通树种和5种珍稀树种。对这19个树种胸径≥5 cm的林木动态进行分析。2001年,样地有998株主要树种,到2007年,其中100株死亡,样地中新增81株更新幼树。19个主要树种基盖度从19.56 m2/hm2增加到20.14 m2/hm2,群落的径级结构没有明显变化,中等径级个体死亡率最高,且死亡植株在小尺度上聚集分布,较大尺度上随机分布,更新幼树几乎在所有尺度聚集分布,活树和死树在所有尺度空间正关联,活树和更新幼树在大部分尺度负关联。稀有濒危植物能长期稳定地在群落中存在,表明干扰、种内和种间竞争共同影响着群落的发展,群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 周赛霞彭焱松黄汉东江明喜
- 关键词:点格局分析珍稀植物群落后河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