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梅绪
- 作品数:93 被引量:46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他汀类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4年
- 他汀类药物调脂作用显著,是一类较全面的调脂药,能强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对其不良反应的研究也日趋深入。肝毒性是此类药物产生的重要不良反应之一,他汀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偶有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对他汀类药物致DILI影响因素、相关机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他汀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及DILI的预防提供依据。
- 李智魏栋万梅绪张燕欣李智原景李德坤高磊鞠爱春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调脂作用药物性肝损伤合理用药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缺氧所致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AFI)对氧糖剥夺损伤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氧糖剥夺(OGD)方法构建体外SH-SY5Y细胞缺氧损伤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缺氧6、8、10 h后SH-SY5Y细胞的存活率,评估细胞损伤程度;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MEK1/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SH-SY5Y细胞缺氧6、8、10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4.76±0.10)%、(62.94±6.06)%、(60.90±1.33)%;与模型组相比给予SAFI后细胞生存率明显升高。EdU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H-SY5Y细胞中EdU阳性细胞数减少(P<0.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SAFI后SH-SY5Y细胞中EdU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01)。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予SAFI后SH-SY5Y细胞内MEK1/2和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Ras/Raf/MEK/ERK信号通路,调节MEK1/2和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相关。
- 陈璐聂永伟张燕欣姚宇晴万梅绪李德坤李德坤
-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神经保护
-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大鼠药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对阿霉素导致的心肌损伤大鼠的药效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阿霉素导致心肌损伤模型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YQFM低、高剂量(464.3、928.6 mg·kg^(-1))组,另取8只健康SD大鼠为对照组。每天尾iv给药1次,连续14 d,对照组和模型组尾iv 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过程中观察大鼠状态并称体质量。给药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取出心脏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取出盲肠位置粪便,进行高通量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 对照组大鼠一般状态正常,模型组出现毛色变差、厌食、腹胀、腹泻、口鼻出血、眼球出血的动物数明显多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YQFM低、高剂量组的大鼠体质量显著上升(P<0.01、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DA、LDH、CK水平均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性下降(P<0.001);与模型组比较,YQFM低、高剂量组MDA、LDH、CK水平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升高(P<0.001)。HE结果显示,对照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有心肌细胞溶解和出血现象,给予YQFM后心肌细胞溶解和出血现象减轻。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均显著下降(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YQFM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显著上升(P<0.05、0.01、0.001)。距离矩阵与PCoA分析结果显示,给药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小。肠道丰度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门和属的水平上的菌群数量均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YQFM低剂量组在门的水平上和低、高剂量组在属的水平上菌群数量均显著增加(P<0.01、0.001)。在菌群物种的组成差异度分析中,与模型组比较,给予YQF
- 魏栋杜韩原景万梅绪李德坤李德坤
- 关键词:阿霉素心肌损伤肠道菌群
-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药效作用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药效作用。方法通过股动脉放血的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随机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肾上腺素(10μg·kg^(−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组、YQFM低和高剂量(232.2、464.3 mg·kg^(−1),464.3 mg·kg^(−1)为临床等效剂量)组、联合给药(肾上腺素10μg·kg^(−1)+YQFM 464.3 mg·kg^(−1))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只切口不放血。给药结束后,观察给药3 h内大鼠存活情况;使用八通道无创血压仪监测造模前、造模后、给药3 h后的收缩压;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造模后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均维持在30~40 mm Hg,表明造模成功。假手术组及各给药组大鼠在3 h内全部存活,模型组死亡3只,存活率为70%,平均生存时间为(166.00±23.66)min。各组大鼠的基础血压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造模后收缩压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3 h后各给药组收缩压均显著升高(P<0.001),联合给药组升压效果最好。与模型组相比,肾上腺素组血清CK-MB、LDH、ALT、AS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YQFM低剂量组LDH、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YQFM高剂量组与联合给药组血清CK-MB、LDH、ALT、AST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0.001),联合给药对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善作用最好。结论YQFM可以明显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收缩压水平,改善血清中相关生化指标水平,且与肾上腺素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 杜韩魏栋勾向博张宇鹏万梅绪李德坤鞠爱春叶正良
- 关键词:肾上腺素血清生化
- 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肝CYP 1A2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肝CYP1A2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酶诱导、酶抑制及养血清脑组,以非那西丁作为探针药物。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酶诱导剂、酶抑制剂和养血清脑颗粒,灌胃7天后,静脉注射非那西丁,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非那西丁的浓度,用Topfit 2.0软件估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空白对照、酶诱导、酶抑制和养血清脑组探针药物非那西丁的t1/2分别为(0.44±0.05)、(0.27±0.02)、(0.87±0.34)、(0.41±0.04)h;CL分别为(21.78±3.57)、(31.04±2.83)、(12.77±3.26)、(18.32±1.61)mL·min-1。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肝CYP1A2无明显的抑制或诱导作用。
- 李昂褚扬王相阳刘薇万梅绪马晓慧郭治昕闫希军
- 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CYP1A2非那西丁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概述被引量:18
- 2020年
-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难治性疾病,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主要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近年来围绕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对其改善脑部循环、保护神经、抗血栓形成、保护血脑屏障和改善脑功能障碍5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该制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
- 张燕欣梁佳威万梅绪李智宋美珍宋美珍李德坤鞠爱春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药理作用
- 丹参有效成分及其制剂抗抑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2025年
-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为社会卫生服务体系带来巨大挑战。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化学药物主要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疗效确切,但存在靶点单一、不良反应大、服药周期长、患者依从性差等缺点。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等特点,且不良反应小,在改善抑郁症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作为一种药用历史悠久的中药材,丹参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应用广泛,其针对抑郁症状的治疗近年来也被频繁使用,在抗抑郁领域展现出潜在治疗效果。对丹参有效成分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咖啡酸、丹参素钠)、脂溶性成分(丹参酮、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及丹参类制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复方丹参滴丸等)在抗抑郁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丹参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抑郁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 王昕施阳扬万梅绪张燕欣李智原景郭虹郭虹李德坤鞠爱春
- 关键词:丹参迷迭香酸丹参素钠丹参酮隐丹参酮
- 红芪抗骨质疏松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2025年
-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依据病因,OP可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OP主要表现为骨密度(BMD)降低和骨质破坏,容易导致骨折和功能障碍。临床上主要采用抑制骨吸收药物降钙素以及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等化学药物治疗OP,常用的抗OP中药有黄芪以及红芪-淫羊藿复方等。红芪为补益类中药,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历代本草中多将红芪列入黄芪项下,作为黄芪使用,红芪在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活性、抗肝纤维化方面要优于黄芪。目前有研究发现红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和多糖类成分可以通过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和增大BMD等作用机制改善OP,但对红芪改善OP的系统性总结比较少。系统阐释红芪抗OP作用及相关的机制,为红芪改善OP作用的深入探讨和有效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 张旭倪秀一李智张燕欣万梅绪原景李德坤李德坤张彦明
- 关键词:红芪黄酮类多糖类骨质疏松红芪多糖槲皮素
- 不同给药途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心肌梗死大鼠的药效作用对比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比较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尾iv和ig给药途径对sc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梗死大鼠的药效作用,探讨YQFM注射途径在治疗心肌梗死上的必要性。方法 通过sc ISO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7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ig+尾iv 0.9%氯化钠注射液),YQFM尾iv低、高剂量组(ig 0.9%氯化钠注射液+尾iv YQFM464.3、928.6 mg·kg^(-1),低剂量为临床等效剂量),YQFM ig组(ig YQFM 464.3 mg·kg^(-1)+尾iv 0.9%氯化钠注射液),盐酸曲美他嗪组(ig盐酸曲美他嗪5.35 mg·kg^(-1)+尾iv 0.9%氯化钠注射液);10只假手术(sc 0.9%氯化钠注射液)组大鼠ig+尾iv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药14 d。分别在给药第1、3、5、7、14天进行超声心动检测;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给药第1、3、5、7、14天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钙蛋白T(c Tn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末次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心电图;取出心脏,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考察YQFM对心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超声心动检测结果显示,尾iv途径与模型组相比在第5天或者第7天见效(P<0.05、0.01、0.001),比口服途径起效更快、效果更好(P<0.05、0.01、0.001)。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后心电图紊乱,ST波下降,给予各组药物后,与模型组相比,注射途径ST波明显升高,尾iv组比YQFM ig组更明显。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在AST、ALT、CK-MB、LDH、SOD、MDA、c TnT、TNF-α指标中,尾iv途径与ig途径相比起效更快、疗效更好(P<0.05、0.01、0.001)。HE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有心肌细胞溶解和出血现象,给予各组药物后溶解和出血现象减轻,改善心肌细胞。结论 不同给药途径的YQFM均可以对心肌梗死大鼠发挥治疗作用,尾iv途径比ig途径治疗效
- 魏栋郭晓彤华文浩李智万梅绪张燕欣李智原景李德坤宋美珍宋美珍
- 关键词:给药途径
- 不同给药途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左前降支结扎心力衰竭大鼠的药效作用对比研究
- 2025年
- 目的对比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尾iv和ig给药途径对左前降支结扎心力衰竭大鼠的药效,探讨YQFM注射途径在治疗心力衰竭上的必要性。方法构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7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ig+尾iv 0.9%氯化钠注射液),YQFM尾iv低、高剂量组(ig 0.9%氯化钠注射液+尾iv YQFM 464.3、928.6 mg·kg^(-1),低剂量为临床等效剂量),YQFM ig组(ig YQFM 464.3 mg·kg^(-1)+尾iv 0.9%氯化钠注射液),卡托普利片组(ig卡托普利片3.35 mg·kg^(-1)+尾iv 0.9%氯化钠注射液);10只假手术组进行切口不结扎(ig+尾iv 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药14 d。分别在给药第1、3、5、7、14天进行超声心动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收缩率分数(LVFS)、二尖瓣E峰/二尖瓣A峰(E/A);利用试剂盒检测大鼠给药第1、3、5、7、14天的血清心钠素(ANP)、脑钠尿肽(BNP)、肌钙蛋白(Tn)、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抗环胍氨酸肽(CCP)水平;末次给药结束后,取出心脏,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考察YQFM对心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超声心动检测结果显示,在LVEF、LVFS、E/A指标中,尾iv途径与模型组相比在第3天或者第5天见效(P<0.05、0.01、0.001),比ig途径起效更快,与ig途径相比改善作用更明显,显著性差异(P<0.05、0.01、0.001)。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在ANP、BNP、Tn、LDH、CK-MB、CCP指标中,尾iv途径与ig途径相比,起效更快、疗效更好(P<0.05、0.01、0.001)。HE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有心肌细胞溶解和出血现象,给予各组药物后溶解和出血现象减轻,改善心肌细胞。结论不同给药途径的YQFM均可以对心力衰竭大鼠发挥治疗作用,尾iv途径比ig途径治疗效果更好,也能更早发挥药效。
- 魏栋李智华文浩万梅绪张燕欣李智原景李德坤吕欣蔡金勇
- 关键词:心力衰竭给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