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中ASC基因表达缺陷与其甲基化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ASC(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基因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及其表达缺陷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方法以18例卵巢癌组织和8例正常卵巢组织、8例卵巢良性肿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卵巢组织中AS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状态,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其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卵巢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均未扩增出甲基化条带,在卵巢癌组织中,ASC基因甲基化率为38.9%(7/18)。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AS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强度依次下降,其中发生甲基化组织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组织。ASC蛋白在高中分化的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组织。结论卵巢癌中存在ASC基因甲基化,这可能是导致该基因沉默的原因之一,且在卵巢癌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沙慧兰 李艳辉 冯地路 汪宏波关键词:甲基化 卵巢癌 效应T细胞过继输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抑制异位病灶的实验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在育龄妇女的患病率高达10-15%,引起不孕,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不适和月经异常等症状,给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内异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免疫因素在其发生发展过程... 冯地路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效应T细胞 大鼠模型 文献传递 树突状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1年 免疫系统变化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病理生理学意义。在免疫反应中,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体内介导先天性及获得性免疫反应发生的重要细胞之一。EMs患者体内DC数量变化及功能改变引起免疫反应出现异常或缺陷,进而导致异位病灶发生发展。综述有关DC在EM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近年文献发现,DC在异位和在位内膜及腹腔液中数量均发生变化,且其功能除抗原提呈能力改变外,还具有促血管和神经生成的作用。DC的各种变化在异位子宫内膜细胞黏附、种植、蔓延发展及免疫耐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各种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将为预防和治疗EMs开辟新思路。 冯地路 汪宏波关键词:树突细胞 免疫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耐受 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A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6例临床病理诊断明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40例对照患者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VEGF-A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症状、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VEGF-A的水平差异。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VEG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明显的痛经症状时,其血清VEGF-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临床分期较晚(Ⅲ-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VEGF-A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较早(Ⅰ~Ⅱ)的患者。结论:VEGF-A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针对VEGF-A的拮抗治疗可能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一种新途径。 汪宏波 张媛 徐亚辉 李艳辉 冯地路 王泽华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液 生殖 HBsAg阳性孕产妇miR-122 rs7227488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产妇miR-122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妇产科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41对HBsAg阳性孕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一般资料(年龄、分娩时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等),将HBsAg阳性孕妇分为HBV宫内感染组47例,无HBV宫内感染组94例,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检测研究对象miR-122启动子rs7227488基因多态性,分析miR-122启动子rs7227488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HBV感染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BsAg阳性孕产妇发生HBV宫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显示,无HBV宫内感染组与HBV宫内感染组G/A各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均P>0.05);与无HBV宫内感染组44.6%相比,HBV宫内感染组55.3%rs7227488位点G/A点突变率显著升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 DNA含量、miR-122基因多态性位点rs7227488 AA型是HBsAg阳性孕产妇的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OR:1.512、1.898,均P<0.05)。结论HBsAg阳性孕产妇miR-122 rs7227488 AA基因型与HBV宫内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林婧 夏霖 冯地路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宫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