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正

作品数:63 被引量:419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骨折
  • 14篇腰椎
  • 14篇骨质
  • 14篇骨质疏松
  • 13篇脊柱
  • 11篇疏松性
  • 11篇椎间盘
  • 11篇椎体
  • 11篇疗效
  • 11篇骨质疏松性
  • 10篇椎体压缩
  • 9篇压缩骨折
  • 9篇椎体压缩骨折
  • 8篇老年
  • 7篇椎管
  • 7篇椎体成形
  • 6篇人脐
  • 6篇人脐带
  • 6篇人脐带间充质...
  • 6篇脐带间充质干...

机构

  • 42篇北京大学首钢...
  • 11篇清华大学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台州市中心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3篇刘正
  • 22篇吴四军
  • 22篇张光武
  • 20篇唐冲
  • 10篇任龙喜
  • 10篇郭函
  • 8篇吕鹏飞
  • 7篇邱贵兴
  • 7篇刘家帮
  • 6篇张硕
  • 6篇费琦
  • 6篇贾俊秀
  • 5篇王彦强
  • 4篇仉建国
  • 4篇于明川
  • 4篇王以朋
  • 4篇张清华
  • 4篇姚洪春
  • 4篇薛涛
  • 3篇费胜民

传媒

  • 4篇中国骨质疏松...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颈腰痛杂志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健康世界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1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86例,其中随访65例,时间12~36个月。无死亡病例,无伤口感染、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髋内外翻等并发症,9例术后诉患侧臀部和大粗隆区疼痛。髋关节功能按Ha而s评分标准评价,优39例,良18例,可8例;优良率87.7%。
刘家帮刘正张光武吕鹏飞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质疏松髓内钉老年
GREB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北京人群乳腺癌雌激素调控基因1(GREB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26例老年患者,分为骨折组(骨质疏松性骨折,n=100)、对照组(无骨质疏松、无骨折,n=126)。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髋部和腰椎骨密度值。用Snapshot技术检测患者rs10929757、rs5020877位点多态性。比较两组总体及亚组在GREB1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比较GERB1各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骨密度值差异。结果两组总体在GREB1基因rs10929757、rs5020877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男性患者在rs10929757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骨折组36.5%、对照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在rs5020877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女性患者在rs10929757位点和rs5020877位点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在rs10929757位点,总体、男性和女性患者中不同基因型患者骨密度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rs5020877位点,总体、男性和女性患者中不同基因型患者骨密度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s10929757位点多态性与老年男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存在相关性;未发现rs5020877位点多态性与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
郑繁荣吕鹏飞唐冲侯晓飞张昆刘正张清华栗剑张光武
关键词:多态性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脆性骨折中的意义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测定在脊柱脆性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骨质疏松脊柱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骨质疏松组,同时设立匹配的无脆性骨折的健康人群作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otal-PINP、β-CTX,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TotalPINP、β-CTX数据经单样本Kolmogorov Smirnov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渐进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组Total-PINP、β-CTX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血清内骨转换产物水平低,可以提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严重,骨转换明显降低,易发生脆性骨折。
姚洪春吴世军刘正张光武唐冲贾俊秀
关键词:骨质疏松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Pubmed、OVI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Springer、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1990年1月至2018年6月OLIF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评价指标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数据分析运用Review Manager 5.3及Stata 1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5篇临床研究文献,其中英文文献22篇,中文文献13篇,共计3630例患者(男性占比45.2%),年龄14~89岁,平均62.6岁。meta分析结果显示:OLIF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6.7 d、117 min、128 ml;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的下腰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较术前分别下降了平均4.33分和4.70分,而腿痛的VAS评分则分别下降了平均4.57分和5.31分;术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较术前提高7.58分,而术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亦改善33.89%;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增加4.14 mm,椎间孔高度及椎间孔面积分别增加3.54 mm、53.96 mm^2,硬膜横截面积增加36.61 mm^2,整体腰椎前凸角度增加13.78°,局部前凸角增加4.62°;OLIF术式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32%,95%置信区间为25%~38%。结论OLIF作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微创术式,手术操作简易,学习曲线短,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OLIF可有效安全撑开狭窄椎间隙,增加椎管及神经根管容积,显著改善临床腰腿痛等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唐冲刘正吴四军关振鹏裴征汪文龙张硕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META分析
腰椎Topping-off术式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疗效确切,是治疗多种腰椎退行性疾患的“金标准”。但应用这种经典术式长期随访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如假关节形成、活动度下降以及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等[1-2].
汪文龙刘正吴四军
关键词:腰椎邻近节段
Zero-P颈椎前路融合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Zero-P颈椎前路融合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双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的患者,应用传统椎间融合器+钉板固定系统者为A组,应用Zero-P融合器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5),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24个月)的JOA评分、NDI指数和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颈椎整体前凸角、颈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矫正(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上述指标在末次随访时的矫正程度有所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ero-P手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可取得与传统钉板系统固定同样的手术效果,且手术时间短、吞咽困难发生率低。
张硕刘正吴四军贾俊秀唐冲汪文龙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前路手术椎间融合
单侧减压机器人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影像学双侧腰椎管狭窄被引量:6
2020年
背景: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常见双侧神经根管狭窄仅表现为一侧症状,对于无症状或者症状较轻的一侧是否需要减压、如何实施减压手术仍存在争议。目的:回顾性分析双侧腰椎管狭窄但仅有单侧症状且只行单侧入路机器人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的病例,比较术前、术后的临床减压效果及影像学变化,分析单侧减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同一治疗组采用机器人辅助完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病例,特点是影像学表现为双侧狭窄,但仅表现为单侧症状,仅行症状侧单侧减压、椎间融合双侧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术前、术后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腰椎生理前凸角等;术前、术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分别对腰痛及下肢痛进行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腰椎功能;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与结论:①患者手术时间110-235 min,平均169.4 min;术中出血量70-180 mL,平均112.4 mL;②随访3-8个月,患者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下肢痛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均<0.01);③患者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P均<0.01);④末次随访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其中优15例,良17例,可3例,优良率为91%;⑤患者术后椎管面积、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腰椎前凸角较术前有所增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提示采用单侧减压机器人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仅表现为单侧症状的双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
姜树东任龙喜郭函梁得华张彤童刘正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微创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总结AIS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5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04例主弯为胸弯的患者经全脊柱X线片、CT三维重建以及术中确诊的AIS患者的术前心脏彩色超声资料,其中男性21名,女性83例,年龄10~20岁,平均14.63岁。根据顶椎旋转度、侧弯方向、冠状面角、矢状面角以及侧弯分型分组,对反映AIS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左侧弯患者与右侧弯患者之间舒张末期左室内径(45.36±3.23 vs 42.02±3.74)、收缩末期左室内径(29.21±3.12 vs 26.49±2.85)以及主肺动脉径(19.71±1.49 vs 18.67±1.8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面角<45°组与冠状面角>80°组患者之间的右室内径(17.34±3.71 vs 20.55±4.74)以及冠状面角介于45°~80°组患者与冠状面角>80°组患者之间的收缩末期左室内径(26.42±3.22 vs 28.73±4.03)存在显著差异(P<0.05);矢状面角<20°组与矢状面角>40°组患者之间的舒张末期左房内径(27.00±3.47 vs 30.30±3.81)以及矢状面角<20°组患者与其他两组患者之间的主动脉根径(23.89±2.06 vs 25.70±2.60,25.85±2.11)存在显著差异(P<0.05);冠状面角>80°组患者与其他两组患者之间的左室射血分数(62.62±5.79 vs 66.30±4.05,67.96±5.12)以及冠状面角>80°组患者与冠状面角介于45°~80°组患者之间的左室短轴缩短率(33.82±4.17 vs 37.67±4.08)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顶椎旋转度、侧弯方向、矢状面角以及侧弯分型不同的患者之间,心脏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AIS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整体处于正常范围,但侧弯方向、冠状面角以及矢状面角仍然对AIS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梁锦前沈建雄邱贵兴王以朋仉建国赵宏刘正
关键词:心脏结构和功能
PTCH1基因rs28377268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PTCH1基因rs28 377 268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脊柱组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折组)和脊柱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患者(对照组)各80例。采用SNa Pshot法进行SNP分型,化学发光法测定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steocalcin,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beta-crosslaps of type I collagen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浓度。比较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及两组骨代谢标志物浓度差异,并分析PTCH1基因rs28 377 268位点多态性与骨代谢标志物浓度的关系。结果骨折组和对照组G、T等位基因频率均为80%、20%,两组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6.25%、27.50%、6.25%和62.50%、35.00%、2.50%,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中血清OC、PINP、β-CTX及25(OH)D浓度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而PTH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OC、PINP、β-CTX及25(OH)D浓度在GG、GT、TT3种基因型之间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TH浓度在GT、TT基因型中均高于GG基因型,其中TT基因型显著高于GG、GT基因型(P<0.05)。结论 PTCH1基因rs28 377 268位点在骨质疏松患者中G、T等位基因的表达频率分别为80%、20%,rs28377268-T等位基因高表达可能间接升高血清PTH浓度,促进骨质疏松发生,增加椎体脆性骨折风险。
唐冲刘正吴四军王其飞郑繁荣张光武
关键词:多态性骨质疏松骨代谢标志物
腰椎纤维环缝合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是造成腰神经根压迫并产生腰腿痛的主要原因,髓核摘除术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法,但临床行髓核摘除术可能损伤或者切开纤维环,这必然会破坏纤维环的完整性,不仅使其生物力学功能下降,并且很容易出现椎间盘退变加速、椎间隙变窄甚至髓核再次突出等情况。术后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就成为很多学者关心研究的一个课题,纤维环缝合技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随着这方面研究增加并初步应用于临床,利用纤维环缝合技术恢复髓核摘除术后纤维环的完整性和生物力学功能、防止髓核再次突出已初显成效。现对腰椎纤维环缝合技术目前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等问题综述如下。
张壮壮汪文龙刘正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纤维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