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uscle spare开胸术在胸部手术中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Muscle spare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方法:对2011-01~2011-12收治必须或最适宜进行muscle spare开胸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6例术中顺利,出院后随访2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Muscle spare切口对术后引流量减少,平均住院日缩短,对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 丁学兵龚永生刘迎梅汪发九成刚张志炜刘鑫根
- 关键词:胸部手术MUSCLE
- 脑梗死后抑郁与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研究
- 背景与目的: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后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并发症之一,临床对脑梗死后抑郁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够充分,脑梗死后抑郁对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影响也未得到充分研究。...
- 刘迎梅
- 关键词:脑梗死合并抑郁障碍患者入院心脏自主神经活性交感神经活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脑缺血后大鼠脑实质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Gadd45β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I/R)后脑组织中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Gadd45β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抗神经损伤和促神经修复方面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I/R组、腹腔注射PDTC组(PDTC组),假手术组和脑I/R对照组均在缺血再灌注后腹腔注射与PDTC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血灶周边脑组织中Gadd45β蛋白的表达情况,用Zea Longa评分法对患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脑I/R组大鼠缺血灶周边脑组织中Gadd45β蛋白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后6 h开始增高,12 h进一步增高,24 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但48 h和72 h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PDTC组大鼠脑缺血灶周边脑组织中Gadd45β蛋白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脑I/R组但仍然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仍然是在24 h Gadd45β蛋白表达到高峰,之后开始降低。脑I/R组、腹腔注射PDTC组大鼠在造模术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相同变化趋势,PDTC组大鼠在造模术第3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脑I/R组(P<0.05)。结论 PDTC可以抑制Gadd45β蛋白的表达。Gadd45β可能有促进受损的神经元再生和修复作用。
- 李建瑞李长清刘迎梅刘彬
- 关键词:GADD45Β神经修复神经再生
- 脑梗死后抑郁与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脑梗死伴发抑郁障碍与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脑梗死患者和20例对照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评价其是否合并有抑郁,采集24 h动态心电信号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反映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分析入选脑梗死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比较抑郁脑梗死组、非抑郁脑梗死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HRV各参数的差异。结果:病后3月内24例患者合并抑郁,发生率29.63%。抑郁障碍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入院时NIH-SS、家庭关系和睦程度、文化程度、社交能力和不良习惯(饮酒和/或吸烟)密切相关,合并抑郁障碍的脑梗死患者HRV参数SDNN、HF、TP比非抑郁脑梗死患者更低,LF/HF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入院时NIHSS评分、家庭关系和睦程度、文化程度、社交能力和不良习惯(饮酒和/或吸烟)是脑梗死伴发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伴发抑郁障碍的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明显,表现为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和交感神经活性的相对亢进。
- 刘迎梅李长清
- 关键词:脑梗死抑郁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
- 卒中与心率变异性被引量:1
- 2010年
-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一种可定量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性指标,其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线性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和非线性分析法.文章对卒中患者病变类型、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程与HRV的关系,以及卒中导致HRV的可能机制和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
- 刘迎梅李长清李建瑞
- 关键词:心率卒中自主神经系统
- 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实质生长抑制与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β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脑实质生长抑制与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β(Growth arrest and DNA-damage inducible geneβ,Gadd45β)的表达变化,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I/R对照组和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和脑I/R对照组均在缺血再灌注后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PDTC组经腹腔注射等剂量的PDTC(100 mg/kg)。采用Zea Longa评分法对患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灶周边脑组织中Gadd45β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缺血灶周边脑组织中Gadd45βmRNA的表达。结果脑I/R对照组和PDTC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相同变化趋势,PDTC组大鼠在72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脑I/R对照组(P﹤0.05)。脑I/R对照组大鼠缺血灶周边脑组织中Gadd45β蛋白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后6 h开始增高,24 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PDTC组大鼠Gadd45β蛋白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脑I/R对照组(P﹤0.05);脑I/R对照组大鼠Gadd45β基因mRNA在12 h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4 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但72 h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PDTC组大鼠Gadd45β基因mRNA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脑I/R对照组(P﹤0.05)。结论 PDTC可抑制大鼠脑缺血灶周边脑组织中Gadd45β的表达,Gadd45β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李建瑞李长清刘迎梅刘彬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