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卫星 作品数:98 被引量:28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多拷贝序列扩增的寄生疫霉菌检测体系构建 寄生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是分布广泛的土传植物病原菌。其寄主范围广泛,可侵染超过250个属的植物;特别是烟草黑胫病等作物疫霉病,发病迅速,难以防治,因此建立快速、精准、灵敏、高效、经济且... 王瑢笙 单卫星关键词:病原菌检测 比较基因组学 文献传递 利用病菌效应蛋白的识别原理分析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晚疫病抗性 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限制马铃薯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抗病品种控制该病害是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晚疫病菌侵染马铃薯的过程中,通过其分泌的数量众多的效应蛋白抑制... 李婉月 李锦阳 张培玲 牛丽华 单卫星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 HR 抗病基因 文献传递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判别马铃薯叶片干旱状态 2024年 为了准确快速地分级评估马铃薯叶片干旱状态,提出了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马铃薯叶片干旱状态分类方法。于2022年以青薯9号原原种为材料,通过使用高光谱成像仪获取3种不同干旱状态的马铃薯叶片,提取各类样本光谱反射率信息420个,讨论了4种光谱数据预处理方式对建模的影响。使用基于随机森林的交叉验证递归特征消除算法(RF-RFECV)与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抽样法(CARS)进行特征波长选择,结合极端随机树(extremely randomized trees,EXT)构建了马铃薯叶片干旱状态的分类模型。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3个干旱状态分类模型,其测试集模型精度均高于85%,其中SNV-RF-RFECV-EXT模型表现最佳,测试集预测准确率达92.14%。同时,为直观地显示马铃薯叶片的干旱状态,选用建立的SNV-RF-RFECV-EXT模型对叶片进行干旱程度可视化,通过不同颜色直观显示叶片干旱状态,为马铃薯叶片干旱状态的判别提供了新方法。 梅轩铭 胡耀华 张浩天 蔡雨卿 罗凯天 孟玉玲 宋银 单卫星关键词:马铃薯 高光谱成像 模型构建 大豆疫霉菌的EMS化学诱变 被引量:4 2010年 以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 sulfonate,EMS)为诱变剂,通过其对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休止孢萌发的影响,确定化学诱变条件。通过收集单卵孢子,建立了包含640个单卵孢子系的突变体库,其中约有50%的诱变菌系在培养性状和菌落形态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菌落形态多样,表现出较紧密或松散,近圆形或不规则;气生菌丝减少,生长速度较慢或快;在卵孢子产量方面,8.13%的菌系有增加,20.41%的菌系减少,27.82%的菌系极少或者没有卵孢子产生,43.64%的菌系卵孢子产量类似野生型。以质膜氢离子泵蛋白基因PsPMA1(plasma membrane H+-ATPase1)为对象,通过TILLING技术,从320个大豆疫霉菌突变体中获得9个突变体,进一步确认了EMS对大豆疫霉菌的诱变效果,并且估算EMS对大豆疫霉菌的诱变频率至多每115kb发生一个核苷酸变异。新构建的突变体库为开展大豆疫霉病菌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遗传材料基础。 哈霞 胡中慧 王蕾 权军利 单卫星关键词:卵菌 卵孢子 化学诱变 突变体库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已成为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着甘肃省马铃薯的安全生产.病原菌群体结构的组成与变化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因此,了解病原菌群体结构,分析其... 杨海萍 董华 孙银银 张芳 马丽杰 单卫星关键词:致病疫霉菌 PHYTOPHTHORA INFESTANS 马铃薯晚疫病 表达印度梨形孢效应蛋白基因SIE33增强拟南芥对立枯丝核菌和盐胁迫的抗性 2023年 印度梨形孢(Serendipita indica)作为有益内生真菌,寄主广泛,能够对寄主植物产生多种有益作用,如增强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而具体作用机制报道较少。植物与微生物互作过程中存在着广泛的信号交流,包括效应蛋白在内的信号分子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印度梨形孢的基因组编码500多个候选的效应蛋白,但绝大部分效应蛋白的功能未知。本研究对150个印度梨形孢效应蛋白基因转化的拟南芥材料进行了立枯丝核菌接菌分析,筛选并鉴定到一个印度梨形孢效应蛋白SIE33(S.indica effector 33)能提高拟南芥在立枯丝核菌接种后的存活率。结合RT-qPCR分析显示,在转SIE33拟南芥植株中,效应蛋白SIE33激活了JA/ET信号通路中LOX2、ERF1和EIN2基因的表达。此外,进一步的接菌和盐胁迫分析显示,SIE33虽没有增强拟南芥对灰霉菌和寄生疫霉的抗性,但能显著提高盐胁迫条件下拟南芥种子的萌发率。 韩爱萍 张颖琪 杨子然 莫红海 单卫星 宋银关键词:抗病性 耐盐性 小麦条锈菌一个中度重复DNA序列家族的鉴定 被引量:19 1997年 以pBluescriptⅡKS为载体建立了小麦条锈菌的基因组文库.从中选出4个互不同源的中度重复序列,命名为PSR(Puccinia striiformis repeat)序列.Southern分析表明这4个PSR序列(289,305,331和389)表现高度的条锈菌基因组特异性.对我国小麦条锈菌模式菌系的DNA指纹分析表明,PSR序列可检测到病菌小种间及小种内的遗传变异及29号小种模式菌系及其紫外诱变菌系间的DNA多态性.说明,PSR序列可用以检测条锈菌群体内丰富的多态性,具有获得条锈菌菌系(克隆)特异的指纹图谱的潜力,对小麦条锈菌群体生物学和流行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陈受宜 张耕耘 单卫星 李振岐 吴立人关键词:真菌 小麦条锈菌 DNA 正调控因子NbPRO19C55-1基因及其蛋白在抗植物疫霉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调控因子NbPRO19C55‑1基因及其蛋白在抗植物疫霉菌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NbPRO19C55‑1基因通过正调控植物免疫信号,增强植物对寄生疫霉菌的抗性;所述NbPRO19C55‑1基因... 单卫星 文曲江文献传递 榆林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药剂防治 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榆林地区马铃薯产区疮痂病高发且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5种杀菌剂组合处理(70%甲基托布津WP播种期拌种+杀菌剂生长期灌根),以及2种微生物菌肥组合处理(播种期拌种或生长期灌根),探究不同处理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疮痂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芽孢杆菌复合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和70%甲基托布津WP拌种+47%春雷王铜灌根处理对疮痂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67.84%和56.09%;商品薯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药对照,商品薯率分别增加26.88%和25.80%,产量分别增加62.39%和45.77%。综上可知,芽孢杆菌复合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和70%甲基托布津WP拌种+47%春雷王铜灌根处理在防治疮痂病及提高马铃薯产量等方面表现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刘雄 赵艳群 杨辉 曹静 单卫星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 拌种 灌根 同步靶向马铃薯StRTP5a和StRTP5b基因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2025年 植物免疫调控基因RTP5(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5)编码一个含WD40结构域的蛋白,该基因负调控植物对疫霉的抗性。为获得沉默马铃薯中RTP5同源基因StRTP5a和StRTP5b的遗传材料,以便进一步探究StRTP5a和StRTP5b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四倍体马铃薯品种‘Désirée’的cDNA为模板,扩增到靶向StRTP5a和StRTP5b基因的DNA片段,通过Gateway技术将目的片段重组至植物表达载体pHellsgate12,构建同步靶向StRTP5a和StRTP5b基因的目的表达载体pHells12-StRTP5a/b i,然后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目的表达载体转化至‘Désirée’中。经PCR和qPCR分析后,获得8株2个目的基因同时沉默的马铃薯株系,转化株系中StRTP5a和StRTP5b基因表达量同时降幅最高达70%以上。 张佳欣 马文忠 党亚茹 焦文静 李傲 买雪妮 钱冠宇 单卫星 宋银关键词:马铃薯 RNA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