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秀继

作品数:24 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弹力
  • 6篇血栓
  • 6篇血栓弹力图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2型糖尿
  • 6篇2型糖尿病
  • 6篇病患
  • 5篇糖尿病患者
  • 5篇红细胞
  • 5篇2型糖尿病患...
  • 4篇细胞参数
  • 4篇红细胞参数
  • 3篇代谢
  • 3篇血红蛋白
  • 3篇妊娠
  • 3篇糖化
  • 3篇糖化血红蛋
  • 3篇糖化血红蛋白
  • 3篇铁代谢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 11篇海口市人民医...
  • 2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24篇吴秀继
  • 7篇姚敏
  • 6篇余杏
  • 5篇何启军
  • 4篇邓碧兰
  • 3篇余玲玲
  • 3篇郑地明
  • 2篇唐爱国
  • 2篇谢耀盛
  • 2篇金艳慧
  • 2篇陈小敏
  • 2篇张卓
  • 2篇杨丽红
  • 2篇王明山
  • 2篇王华茹
  • 2篇邱梅花
  • 1篇蔡枫
  • 1篇刘建平
  • 1篇吕杰强
  • 1篇周望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九届粤桂琼...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弹力图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分析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栓弹力图的变化.方法 采用血栓弹力图仪分别对98例T2DM患者(试验组)及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A)和综合凝血指数(CI)进行检测,并分别对试验组组内的不同病程及空腹血糖水平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血栓弹力图指标主要表现为R值、K值减小,α角、MA增大.试验组病程>5年患者(47例)R值、K值、α角、MA及C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7 ±0.52) min比(6.28±1.02) min、(1.37 ±0.51) min比(2.35±0.45) min,(64.77±6.68)°比(58.34±5.31)°、(63.81±3.50) mm比(57.46±4.10) mm](P<0.01);试验组病程>5年患者R值、K值、MA、CI与病程≤5年患者(5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7±0.52) min比(6.19±1.49) min、(1.37 ±0.51) min比(2.02±0.59) min、(63.81 ±3.50) mm比(60.86±4.30) mm](P< 0.05);试验组病程≤5年患者与对照组K值及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0.59)min比(2.35±0.45) min、(60.86±4.30) mm比(57.46±4.10) mm] (P< 0.05);不同空腹血糖水平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T2DM患者随着病程的增加,易出现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表现为凝血活性增强.血栓弹力图是监测T2DM患者凝血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
姚敏何启军余杏吴秀继郑地明
关键词:糖尿病血栓弹力图凝血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四项与血脂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不同时期凝血四项与血脂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健康对照组37例,2型糖尿病肾病(T2DN)组150例。根据24 h微量白蛋白(MAU)定量将T2DN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70例,24 h MAU〈30 mg/24 h),微量白蛋白尿组(n=50例,24 h MAU 30~300 mg/24 h)、临床蛋白尿组(n=30例,24 h MAU〉300 mg/24 h)。比较各组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凝血酶时间(TT)。除此之外,以尿总蛋白(MTP)为应变量,FBG、TG、HCY、HbA1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他三组的FBG、TG、FIB均明显增高(P〈0.01),TT明显延长(P〈0.01);(2)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临床蛋白尿组的FIB明显增高(P〈0.05),TT明显延长(P〈0.05);(3)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临床蛋白尿组HCY明显增高(P〈0.05);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临床蛋白尿组HbA1c明显增高(P〈0.05);(4)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对MTP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HCY、FBG、TG、HbA1c。结论(1) T2DN患者较正常人群存在着血脂水平的异常及凝血功能的紊乱;(2)随着MAU的升高,HCY、HbA1C、FIB逐渐升高,TT逐渐延长;(3)HCY对MTP的影响最大,其次为FBG。
吴秀继唐爱国吴剑英邓碧兰余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凝血四项血脂
孕周相关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及参考值范围的调查
2020年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变化,并建立其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XN 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658例正常妊娠妇女和10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进行检测,获得各参数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iculocyte percentage,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IRF)、低荧光网织红细胞(low fluorescence reticulocyte,LFR)、中荧光网织红细胞(medium fluorescent reticulocyte,MFR)、高荧光网织红细胞(high fluorescence reticulocyte,HFR)、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iculocyte hemoglobin,RET-He)、红细胞血红蛋白(erythrocyte hemoglobin,RBC-He)、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eticulocyte production index,RPI),并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95%可信区间确定其参考值范围。结果与非妊娠妇女组比较,正常妊娠妇女组Hb、LFR降低,RET%、IRF、MFR、HF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晚孕期两两比较IRF、MFR及HFR随着孕期明显升高,而LFR随着孕期明显降低,与孕早期比较,孕中、晚期Hb降低、RET%、RPI升高;与孕晚期比较,孕早、中期RET-He升高;与孕中期比较,孕早、晚期RBC-He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与网织红细胞一些参数有相关性,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IRF>LFR>MFR>HFR>RET-He>RET%。结论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网织红细胞随孕周的发展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加强对网织红细胞的分析并建立适当的妊娠期网织红细胞各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有利于妇产科医生评估妊娠妇女孕期健康水平,对妊娠期疾病的诊断及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为妇产科的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吴秀继游明韩永
关键词:妊娠妇女网织红细胞参考值范围
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弹力图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和胰岛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栓弹力图(TEG)与FPG、HbA_1c、C-P及FIn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门诊T2DM患者102例,其中T2DM病程≤5年53例,T2DM病程>5年49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98名作为对照组(NC)。检测各组TEG及糖代谢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NC组比较,T2DM组FPG、HbA_1c水平均升高(F=36.81、44.78,P<0.01);T2DM病程>5年组C-P、FIns较NC组升高(F=3.344、5.467,P<0.05)。TEG检测显示,T2DM病程>5年组R值和K值均低于T2DM病程≤5年组和NC组(F=16.07、12.55,P<0.01),MA值、α角及CI值均增大(F=14.14、11.859、9.857,P<0.01);T2DM病程≤5年组和T2DM病程>5年组K值、MA值及α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54、4.087、3.9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5年组FPG与R值呈负相关(r=-0.258,P=0.047),与CI值呈正相关(r=0.281,P=0.034);HbA_1c与K值呈负相关(r=-0.309,P=0.024),与CI值呈正相关(r=0.297,P=0.026),FIns与CI值呈正相关(r=0.279,P=0.031)。结论 T2DM病程>5年患者TEG多项参数与HbA_1c和FIns水平存在相关性,TEG是监测T2DM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姚敏吴秀继何启军余杏郑地明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糖化血红蛋白C-肽空腹胰岛素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凝血状态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75例(老年高血压组),老年脑梗死60例(老年脑梗死组),健康老年人(健康老年组)47例。采用TEG-5000血栓弹力仪检测3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最大强度或硬度(MA)、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Angle)、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凝血综合指数(CI)并进行比较,同时检测老年高血压组由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老年高血压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及白细胞计数(WBC);老年高血压组的TEG参数与PLT、WB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老年组比较,老年高血压组MA及CI明显升高(P<0.05),α-Angle及K值明显降低(P<0.05),R值无显著差异(P>0.05),而老年脑梗死组R值明显缩短(P<0.05),CI明显升高(P<0.05),K值明显降低(P<0.05);与老年高血压组比较,老年脑梗死组R值明显缩短(P<0.05);老年高血压组内,PLT与MA、α-Angle及CI呈正相关,与K值呈负相关,与R值不相关;WBC与MA、α-Angle、CI呈正相关,与K值呈负相关,与R值相关度低。ADP抑制率≥30%患者比例为41.94%(13/31),AA抑制率≥50%患者比例为20.00%(8/40)。结论 TEG检测对辅助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有重要的意义,并可预防老年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吴秀继许可证姚敏何启军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血栓弹力图血小板白细胞
网织红细胞参数及未成熟粒细胞相对值在不良妊娠结局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及未成熟粒细胞对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非妊娠妇女、300例正常妊娠妇女和201例不良妊娠妇女分成3组。采用日本Sysmex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iculocyte percentage, 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mmature reticulocyte fraction, IRF)、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iculocyte hemoglobin, Ret-He)、未成熟粒细胞(immature granulocyte)的相对值(%IG)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分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过ROC曲线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及未成熟粒细胞相对值对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妊娠组比较,不良妊娠组Hb、Ret-He均明显降低,IRF升高(P<0.05);正常妊娠组Hb明显降低,Ret%、IRF、%IG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不良妊娠组Hb、Ret%、IRF、Ret-He、%IG均明显降低(P<0.05)。Ret%、IRF、Ret-He及%IG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611、0.619、0.727、0.821,最佳预测cut-off值依次为1.695、14.100、32.450、1.350,灵敏度依次为0.814、0.833、0.502、0.671,特异度依次为0.375、0.667、0.875、0.896。结论 Ret%、IRF、Ret-He、%IG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关,且%IG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的特异性最大,而IRF的灵敏性最高。网织红细胞参数联合未成熟粒细胞相对值的检测对预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的价值。
吴秀继王永卿邱梅花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参数
急性期蛋白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急性期蛋白(APPs)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1年4月符合研究要求的293例AML患者,随访并调查其临床特征和治疗前APP[包括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FER)]。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APP间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AML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分析APP对AML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APP对AML患者的缓解(CR)率、总体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B与CRP(r=-0.134,P=0.002)和FER(r=-0.148,P=0.001)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FER与CRP(r=0.361,P<0.001)和FIB(r=0.293,P<0.001)间存在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50岁)(OR=1.87,95%CI=1.25-2.15,P<0.001)、治疗后复发(OR=2.11,95%CI=1.11-3.18,P=0.003)、FLT3⁃ITD变异(OR=2.59,95%CI=1.10-4.12,P<0.001)、CRP≥5.24 mg/L(OR=1.21,95%CI=1.02-2.14,P=0.024)、CFA(CFA=CRP∗FIB/ALB)≥3(OR=2.41,95%CI=1.65-6.47,P<0.001)、FER≥1145.58 mg/ml(OR=1.67,95%CI=1.15-3.75,P<0.001)为AML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FER(AUC=0.752,95%CI=0.681-0.823,P<0.001,最佳切点=1220.56 mg/ml)和CFA(AUC=0.804,95%CI=0.741-0.868,P<0.001,最佳切点=3.00)对AML患者生存预测价值较高。低CFA组(CFA≤3)的CR率、PFS、DFS、OS均显著高于高CFA组(CFA>3),而总体死亡率低于高CFA组;低FER组(FER≤1220.56 mg/ml)的CR率、PFS、DFS、OS均显著高于高FER组(FER>1220.56 mg/ml),而总体死亡率低于高FE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L患者治疗前的CFA值和FER水平可独立预测患者的预后,高水平的CFA和FER与AML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吴秀继王永卿杨晓阳林学姝邱梅花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铁蛋白
血液中肺炎链球菌的AFL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快速检测血液中肺炎链球菌的方法。方法针对肺炎链球菌的管家基因16SrRNA基因设计特异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肺炎链球菌的AFLP检测方法。通过对模拟临床血液感染细菌标本的检测,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7个模拟临床血液感染肺炎链球菌标本经AFLP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5个模拟临床血液感染非肺炎链球菌标本经该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法检测血液标本中肺炎链球菌的灵敏度为1.5×104cfu/mL。结论建立的AFLP方法检测血液中肺炎链球菌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合肺炎链球菌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
余玲玲王新林吴秀继郑学云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及贫血类型与孕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网织红细胞多参数、贫血类型与孕期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110例,按孕期分成孕早期组(n=32)、孕中期组(n=35)、孕晚期组(n=43),均检测血常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分析各参数与孕期相关性,比较三组贫血类型。结果:孕早期组Hb、RBC、HCT、MCHC、LFR%较孕中期组、孕晚期组增高,其中孕中期组较孕晚期组增高(P<0.05),孕早期组RET#、RET%、MFR%、HFR%较孕中期组、孕晚期组降低,且孕中期组较孕晚期组降低(P<0.05),孕晚期组MCV高于孕早期组、孕中期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Hb、RBC、HCT、MCHC、LFR%与孕期呈负相关(P<0.05),RET#、RET%、MFR%、HFR%与孕期呈正相关(P<0.05)。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小细胞贫血占比高于孕晚期组,大细胞贫血占比低于孕晚期组(P<0.05)。结论:妊娠期贫血患者随着孕周的延长,Hb、RBC、HCT、MCHC、LFR%下降,而RET#、RET%、MFR%、HFR%增高,孕晚期以大细胞贫血为主,早、中期以小细胞贫血为主,加强上述指标的检测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吴秀继王华茹关虹温义华王永卿
关键词:妊娠期贫血血常规贫血类型孕期
血清铁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治疗的T2DM患者(T2DM组)120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分为:疗效良好组(A组)53例和疗效差组(B组)67例,同时选取正常健康人员(NC组)60例,测定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Hb 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cell),比较T2DM组与NC组、A组与B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NC组比较,T2DM组FPG、Hb A1c、FINS、HOMA-IR、SF均升高(P<0.05),而HOMAβ-cell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SF及HOMA-IR均升高(P<0.05),而HOMAβ-cell降低(P<0.05);T2DM患者SF与Hb A1c呈正相关(r=0.584,P<0.05)、与HOMA-IR呈正相关(r=0.451,P<0.05)、与HOMAβ-cell呈负相关(r=-0.468,P<0.05)。结论 T2DM患者体内铁代谢紊乱,铁超载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的损坏;SF可能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因素,SF高者血糖难控制。
吴秀继姚敏何启军余玲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清铁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