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碧兰

作品数:20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蛋白原
  • 4篇凝血
  • 4篇纤维蛋白
  • 4篇纤维蛋白原
  • 4篇聚体
  • 4篇二聚体
  • 4篇D-二聚体
  • 3篇血浆
  • 3篇体外
  • 3篇凝血四项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小鼠
  • 3篇颅脑
  • 3篇病患
  • 2篇血浆纤维
  • 2篇血浆纤维蛋白
  • 2篇血浆纤维蛋白...

机构

  • 19篇海口市人民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邓碧兰
  • 11篇余杏
  • 9篇蒋翡翎
  • 5篇魏小斌
  • 4篇吴秀继
  • 4篇姚敏
  • 3篇韩永
  • 3篇张淑芳
  • 3篇伍燕
  • 3篇单保恩
  • 2篇唐爱国
  • 2篇潘健华
  • 2篇王智明
  • 2篇陈小敏
  • 2篇李钢
  • 1篇逯军
  • 1篇张淑芬
  • 1篇徐如祥
  • 1篇姜晓丹
  • 1篇王娇华

传媒

  • 5篇海南医学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亚低温和常温治疗状态下纤维蛋白原(Fbg)与D-二聚体(D-dimer)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3例单纯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组,两组性别、年龄、GCS评分无显著差异。伤后5次(6h、12h、24h、48h、72h)检测Fbg和D-dimer,并记录GOS评分。结果①两组Fbg值在伤后6h、12h、24h、48h差异显著,但伤后72h两组差异不显著。两组Fbg值在伤后6h均较高,常温组升高幅度更明显。两组Fbg值在伤后12h下降,亚低温组降低程度较常温组小。②两组D-dimer在伤后6h明显升高,常温组升高更明显;其在伤后6h、12h、24h差异显著,而在伤后48h、72h差异不显著。③亚低温组GOS评分优于常温组,差异显著。结论在颅脑损伤后4h即开始实施亚低温治疗能改善伤后的高凝状态,并减轻继发纤溶亢进。亚低温治疗缓解了凝血功能紊乱,是其能起到脑保护作用和改善治疗效果的机制之一。
李钢史克珊曹作为魏小斌邓碧兰余杏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液凝固障碍
Neuropilin-1和Neuropilin-2基因字啊白血病患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目的了解Neuropilin-1及Neuropilin-2基因在白血病患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采用RT-PCR观察NRP-1和NRP-2 mRNA在34例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表达;并观察其表达与患者外...
蒋翡翎王智明张淑芳邓碧兰韩永
文献传递
两种全自动血沉仪和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的结果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应用两种自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并与经典魏氏法进行比较,评价三种方法的准确性。方法用传统魏氏手工法和两种自动血沉仪法对随机选择的21例体检血液样本同步平行测定,分析检测结果并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异,了解三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及仪器法的测定重复性。结果魏氏法与THME ESR-2040和VES-MATIC20自动血沉分析仪所测得的血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血沉分析仪与魏氏法相关性较好,准确性好,重复性好,且具有测定时间缩短、能自动记录、批量测定的优点,适于推广。
邓碧兰蔡华吴秀继余杏陈小敏
关键词:血沉魏氏法
海南省首例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报告被引量:5
2008年
1临床调查 患者,男,3岁,甘肃省陇南市人。2005年2月出现无明显诱因腹胀,呈进行性加重,伴有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持续1d后自行缓解。无鼻衄、黑便及牙龈出血。2005年3月曾于当地住院治疗,诊断未明。2006年3月随父母来海南省海口市,2006年7月16日以“肝脾肿大待查”收入海口市人民医院。
蒋翡翎邓碧兰逯军卢孝东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报告输入性进行性加重反复发热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血流变学指标异常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流变学相关指标,分析血糖水平与血流变学相关指标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组(试验组)及健康人群组(对照组)各65例。根据非牛顿流体力学,对系统中流速随时间变化的测量求得不同切变率标本的表观粘度;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水平;凝集点探测法检测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试验组的全血(高、中、低切)粘度、血糖浓度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粘滞性增高,血液流动性降低。血流变学指标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密切相关。结论血流变学指标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相关关系,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检测,可作为2型糖尿病辅助诊断及治疗监测的一项指标。
余杏邓碧兰盛云燕潘健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血液流变学
卡介苗蛋白提取物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离活卡介苗(BCG)的有效组分,分析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裂解法和超声波破碎法对活BCG进行裂解,取上清夜,通过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对BCG提取物(BCGE)有效组分BCGE1、BCGE2和BCGE3进行分离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以RPMI1640培养液为对照,采用Gress方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BCG蛋白活性组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诱导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CGE2和BCGE3均具有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作用更强(FBCGE2=34.750,FBCGE3=31.730,P均<0.001),在相同质量浓度时BCGE2的诱导作用最强(F640mg/L=22.000,P=0.002)。结论:BCGE2和BCGE3可能是BCG免疫调节作用的有效组分。
蒋翡翎单保恩姚敏魏小斌伍燕邓碧兰
关键词:巨噬细胞小鼠NO体外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四项与血脂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不同时期凝血四项与血脂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健康对照组37例,2型糖尿病肾病(T2DN)组150例。根据24 h微量白蛋白(MAU)定量将T2DN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70例,24 h MAU〈30 mg/24 h),微量白蛋白尿组(n=50例,24 h MAU 30~300 mg/24 h)、临床蛋白尿组(n=30例,24 h MAU〉300 mg/24 h)。比较各组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凝血酶时间(TT)。除此之外,以尿总蛋白(MTP)为应变量,FBG、TG、HCY、HbA1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他三组的FBG、TG、FIB均明显增高(P〈0.01),TT明显延长(P〈0.01);(2)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临床蛋白尿组的FIB明显增高(P〈0.05),TT明显延长(P〈0.05);(3)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临床蛋白尿组HCY明显增高(P〈0.05);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临床蛋白尿组HbA1c明显增高(P〈0.05);(4)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对MTP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HCY、FBG、TG、HbA1c。结论(1) T2DN患者较正常人群存在着血脂水平的异常及凝血功能的紊乱;(2)随着MAU的升高,HCY、HbA1C、FIB逐渐升高,TT逐渐延长;(3)HCY对MTP的影响最大,其次为FBG。
吴秀继唐爱国吴剑英邓碧兰余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凝血四项血脂
Neuropilin-i和Neuropilin-2基因字啊白血病患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蒋翡翎王智明张淑芳邓碧兰韩永
重型颅脑创伤急性期D-dimer动态变化对预后的价值被引量:9
2008年
颅脑创伤时损伤的脑组织释放组织因子(凝血因子Ⅲ)入血,可引发凝血功能异常,甚至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研究着重于脑外伤后出、凝血常规实验指标的变化,近来则着重于反映凝血、纤溶活性的分子标记物的改变,这些分子标记物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李钢徐如祥柯以铨姜晓丹张淑芬邓碧兰余杏
关键词:重型颅脑创伤D-DIMER预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分子标记物
卡介苗提取物对小鼠脾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离活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 guérin,BCG)的有效组分,分析其组分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采用酶裂解法和超声波破碎法对活BCG进行裂解,通过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对其有效组分进行分离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用SDS-PAGE凝胶电泳进行鉴定纯度;采用四氮唑蓝(MTT)方法检测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BCG提取液经Sephadex G100层析和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后得到3个组分BCGE1、BCGE2和BCGE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2.5×103、36.3×103和28.6×103;BCGE2和BCGE3均能诱导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和IL-12、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P值分别为0.0001、0.0001和0.0027,并且有剂量效应关系;但BCGE1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无促进作用,P=0.497;BCGE1、BCGE2和BCGE3对小鼠脾细胞产生IL-4无诱导作用,P值分别为0.988、0.889和0.841。结论:BCGE2和BCGE3可能是BCG免疫调节作用的有效组分,对该成分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和机制研究,可为BCG的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蒋翡翎单保恩张淑芳姚敏邓碧兰余杏魏小斌
关键词:免疫活性动物小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