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家兔毛乳头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 毛囊经历周期性生长期,受其基部的真皮乳头细胞调节。本研究用显微切割和二步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家兔触须,分离、培养毛乳头细胞,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蛋白免疫印迹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原代毛乳头细胞呈现...
- 李佳丽刘明周娟陈秋燃陈阳陈实申金钰吴信生
- 关键词:毛囊毛乳头细胞
- 文献传递
- 獭兔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通过PCR扩增和TA克隆技术,获得獭兔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全长17361 bp,碱基组成分别为31.48%A、26.66%C、13.58%G、28.28%T。獭兔线粒体基因组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在这37个编码的基因中,由轻链(L链)编码的基因9个,它们是ND6基因和8个tRNA基因,其余28个均由重链(H链)编码。其线粒体基因组成与其他兔属动物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排列顺序一致,表明兔属动物线粒体DNA进化上有较高的保守性。
- 周娟李佳丽陈秋燃刘明陈阳吴信生
- 关键词:獭兔线粒体基因组
- 谷氨酰胺在畜禽业中的运用进展
- 2011年
- 谷氨酰胺在动物的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参与动物体内蛋白质、氨基酸、核酸、嘌呤、嘧啶核苷酸、NAD+以及氨基糖的代谢,能促进肠道细胞的增殖,减少腹泻,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提高消化酶活性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谷氨酰胺在畜禽营养中的作用效果及机理,为谷氨酰胺在畜禽养殖业中的进一步运用奠定理论基础。
- 尹恒丽周娟祁佳佳
- 关键词:谷氨酰胺畜禽业
- MLPH基因多态性位点与獭兔毛色的关联性分析
- 本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了黑色、白色和青紫蓝色3种毛色60只獭兔MLPH基因的多态性,探究MLPH基因SNP位点及獭兔毛色关联性,为阐明獭兔毛色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獭兔的定向化培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
- 李佳丽陈阳刘明陈秋燃周娟吴信生
- 关键词:獭兔SNP毛色
- 文献传递
- 新西兰白兔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本研究旨在获得新西兰白兔(New Zealand white rabbit)线粒体DNA基因组全序列(mtDNA)。根据GenBank已经公布的近缘物种穴兔mtDNA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AJ001588.1),设计12对可覆盖新西兰白兔mtDNA全序列的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拼接,获得新西兰白兔线粒体全序列,并分析其特点。新西兰白兔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为17 418 bp,A+T含量高,为59.72%,蛋白编码基因数量为13个,rRNA基因数量为2个,tRNA基因数量为22个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区),与其他兔属动物线粒体全基因组排列顺序一致。分析4种特殊的tRNA二级结构,发现tRNA-Ser (AGY)为二叶草型,缺失DHU臂,其余三种tRNA均为三叶草型。与其他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D-loop区相比,新西兰白兔与格拉达野兔(Lepus grana-tensis)核苷酸组成、编码偏好性和氨基酸组成较为相近。相比穴兔的线粒体基因组,新西兰白兔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异质性,该结果为其遗传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 梁爽胡帅帅周娟周彤鲍志远赵博昊杨乃苏陈阳吴信生
- 关键词:新西兰白兔D-LOOP区
- 福建黄兔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福建黄兔是中国优良的小型兼用品种,从线粒体水平分析福建黄兔在兔形目动物中的系统发育地位,对探究其起源、进化和种群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PCR高保真扩增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福建黄兔线粒体基因组进行获取、拼接与注释。结果发现福建黄兔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7000 bp(Genbank No.MN518689),主要包括tRNA基因(22个)、rRNA基因(2个)、蛋白编码基因(13个)和控制区(1个)4部分,基因排列紧密。除控制区,共存在37个编码基因,有9个基因由轻链(L链)编码,其余28个编码基因均由重链(H链)编码。22个tRNA基因中,除tRNA-Ser(AGY)基因由于缺失DHU臂不能形成三叶草结构外,其余21种tRNA基因均可折叠形成经典的三叶草结构。控制区含有3种结构域:延长终止序列区(ETAS1和ETAS2)、中央保守区、保守序列区(CSB1、CSB2和CSB3),其中,CSB1和CSB2间存在200 bp的短重复序列,CSB3和tRNA-Phe间存在306 bp的长重复序列。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序列构建10种兔形目动物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福建黄兔起源于穴兔,支持将福建黄兔划归为穴兔属。
- 周彤周娟梁爽鲍志远赵博昊胡帅帅陈阳吴信生
- 关键词:福建黄兔线粒体基因组系统进化控制区结构
- 新西兰白兔CYP11A1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对繁殖相关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旨在通过分析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A1(CYP11A1)的生物信息功能及其在新西兰白兔卵巢颗粒细胞中对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为探究其在卵泡发育过程中调控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上兔CYP11A1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新西兰白兔卵巢组织cDNA为模板,PCR扩增并克隆CYP11A1基因序列,构建pcDNA3.1-CYP11A1过表达重组载体;用Mega 5.1在线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YP11A1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进行预测分析。分离新西兰白兔卵巢颗粒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颗粒细胞特异性抗体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的表达。设计3条干扰CYP11A1基因表达的引物(siRNA-1、siRNA-2、siRNA-3),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1条,并将其与pcDNA3.1-CYP11A1过表达重组载体转染到卵巢颗粒细胞中,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颗粒细胞中羟基类固醇17-β脱氢酶1(HSD17B1)、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和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等繁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克隆新西兰白兔CYP11A1基因,其CDS全长序列为1557 bp,编码518个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含量(10.6%)最高,精氨酸(7.6%)、缬氨酸(7.4%)和丙氨酸(7.2%)次之。进化树分析显示,CYP11A1蛋白序列与家鼠、人和猩猩的距离最近。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YP11A1蛋白理论等电点为7.4,正负电荷残基数各占50个,脂肪族氨基酸指数为82.16,不稳定性指数39.54,其中氨基酸序列中亲水性残基数量多于疏水性残基;CYP11A1蛋白具有40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其中以苏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最为丰富;CYP11A1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48.31%)、无规则卷曲(40.22%)、延伸链(7.42%)和β-转角(4.04%)组成,三级结构为弯曲螺旋状。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YP11A1蛋白主要分布于线粒体(52.2%)、细胞�
- 白少成周娟靳荣帅王璠卢婷婷汤先伟赵博昊吴信生陈阳
- 关键词:新西兰白兔生物信息学颗粒细胞真核表达
- 兔卵巢颗粒细胞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 2021年
-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兔卵巢颗粒细胞的生长状态、增殖情况,了解兔卵巢颗粒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特性,优化兔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选用2只4~6月龄新西兰白兔母兔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并于6 h后处死,采集卵巢颗粒细胞,在体外培养至贴壁后利用卵泡刺激素受体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兔颗粒细胞。进一步分别在含5%、10%、15%血清的DMEM培养基和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颗粒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并使用CCK-8法测定细胞在不同浓度血清及培养基条件下的增殖状况。结果显示:随着血清浓度的提高,测得的OD值不断增加并在15%浓度下趋于平稳,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清浓度有助于颗粒细胞增殖;兔卵巢颗粒细胞在DMEM/F-12培养基中的增殖效果优于DMEM培养基。因此,兔卵巢颗粒细胞在含有15%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增殖状况最好。
- 靳荣帅陈实周娟白少成张琛姚凡陈阳吴信生
- 关键词:体外培养免疫荧光细胞增殖
- 家兔毛乳头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被引量:1
- 2020年
- 毛囊经历周期性生长期,受其基部的真皮乳头细胞调节。本研究用显微切割和二步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家兔触须,分离、培养毛乳头细胞,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蛋白免疫印迹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原代毛乳头细胞呈现向四周放射性贴壁生长,且以长梭形纤维样多极向排列;低代数的毛乳头细胞有明显的凝集性现象,随着代数的增加,凝集性现象越来越不显著,至第10代凝集现象消失,第15代左右细胞停止增殖;经检测,分离的毛乳头细胞有很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能够表达毛乳头细胞标志性蛋白α-SMA和VIM,表明所分离细胞为家兔的毛乳头细胞,为后期开展毛囊发育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体外模型。
- 李佳丽刘明周娟陈秋燃陈阳陈实申金钰吴信生
- 关键词:毛囊毛乳头细胞
- 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对断奶仔兔血清与肠道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对断奶仔兔血清和肠道组织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0只35日龄断奶的新西兰白兔根据不同饲粮添加成分,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是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BMD)高、中、低剂量添加组(100、50、25 mg/kg),杆菌肽锌(BZ)对照组(50 mg/kg)、空白对照组(无添加)。饲喂35 d后测定血液和肠道中抗氧化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MD和BZ显著提高了血清和肠道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BMD组和BZ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BMD可提高断奶仔兔的抗氧化功能,且以100 mg/kg的添加量最适宜。
- 刘明朱杰李佳丽陈秋燃周娟陈阳潘雨来吴信生
- 关键词:断奶仔兔血清肠道抗氧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