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四洲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复合材料
  • 6篇C/C
  • 6篇复合材
  • 4篇C/C-SI...
  • 3篇C/C-SI...
  • 2篇炭纤维
  • 2篇力学性能
  • 2篇SIC
  • 2篇C/SIC
  • 2篇C/SIC复...
  • 2篇力学性
  • 1篇短炭纤维
  • 1篇氧化动力学
  • 1篇原位反应
  • 1篇双基
  • 1篇炭化
  • 1篇炭化工艺
  • 1篇温压
  • 1篇显微结构
  • 1篇显微结构分析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熊翔
  • 7篇肖鹏
  • 7篇姜四洲
  • 3篇旷文敏
  • 3篇杨阳
  • 2篇李专
  • 2篇黄伯云
  • 2篇闫志巧
  • 1篇谢建伟

传媒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VD SiC涂层的C/SiC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被引量:3
2008年
以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制备C/SiC复合材料,在材料表面制备CVDSiC涂层,研究涂层试样氧化前、后的微观结构和室温弯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VDSiC涂层由球形颗粒熔聚体、裸露裂纹和附着裂纹组成,于1400℃氧化时附着裂纹发生愈合;C/SiC试样的弯曲强度为119.9MPa,涂层试样及其分别经1000,1200和1400℃连续氧化5h后,弯曲强度分别为188.5,41.0,60.7和104.5MPa;随氧化温度的升高,SiC涂层的保护作用增强是残留弯曲强度提高的根本原因;C/SiC试样、涂层试样和经1200和1400℃氧化的试样均表现为分层断裂,纤维束边缘区域炭的适度氧化弱化了纤维/热解炭界面,使氧化试样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经1000℃氧化的涂层试样,由于纤维束的严重氧化,表现为脆性断裂特征。
闫志巧熊翔肖鹏姜四洲谢建伟黄伯云
关键词:C/SIC复合材料CVDSIC
短炭纤维增强C/C-SiC制动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温压?原位反应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利用QDM150型摩擦试验机研究短炭纤维(SCF)长度和纤维体积分数对C/C-SiC制动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C-SiC制动材料能够保持较高且稳定的摩擦因数;SCF的体积分数将影响C/C-SiC制动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纤维体积分数为10%时,材料具有适中的摩擦因数和较低的磨损率;SCF长度对C/C-SiC制动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有显著影响,炭纤维长度为12 mm时,材料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
杨阳熊翔肖鹏旷文敏姜四洲
关键词:短炭纤维C/C-SIC复合材料
熔硅浸渗工艺快速制备C/SiC复合材料的非等温氧化行为被引量:2
2007年
以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增密制备C/C多孔体,用熔硅浸渗(MSI)工艺快速制备C/SiC复合材料,通过非等温热重分析研究材料低温下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SiC材料的非等温氧化过程呈现自催化特征,氧化机理为随机成核,氧化动力学参数为l:g(A/min-1)=8.752,Ea=169.167 kJ/mol。MSI工艺中,纤维因硅化损伤产生的活性碳原子易先发生氧化,使C/SiC材料起始氧化温度仅为524℃,比C/C材料约低100℃,且氧化产生大量的裂纹和界面,使材料在氧化初期即具有大的氧化反应速率,C/C材料则出现氧化反应速率滞后现象。
闫志巧熊翔肖鹏姜四洲黄伯云
关键词:C/SIC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
短炭纤维增强C和SiC双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被引量:1
2010年
以短炭纤维为增强纤维,以炭粉、Si粉和树脂为基体来源,采用温压—原位反应法制备C/C-SiC材料,研究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结果表明:C/C-SiC制动材料的纵向和横向抗弯强度分别为76 MPa和62 MPa,以韧性断裂为主,弯曲破坏表现为裂纹偏转、纤维桥接、纤维拔出和界面脱粘。纵向抗压强度达112 MPa,纵向压缩破坏表现为韧性断裂,以对角剪切破坏方式为主;横向抗压强度达84 MPa,横向压缩破坏主要表现为脆性断裂,以多层复合剪切破坏方式为主。材料的冲击韧性为3.1 kJ/m2。
姜四洲李专熊翔肖鹏
关键词:C/C-SIC力学性能
温压-原位反应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及其显微结构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温压-原位反应法制备炭纤维增强炭和碳化硅双基体(C/C-SiC)复合材料,利用X线衍射分析材料组成,并通过扫描电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从不同尺度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硅炭原位反应生成的SiC是面心立方β-SiC,并以多种形态分布在C/C-SiC复合材料中,主要有小颗粒状、圆弧状、多面体形状和不规则形状等;树脂炭基体和SiC基体之间存在非晶界面相,SiC基体的晶面间距约为0.4 nm,并存在大量孪晶,呈现平行分层生长的形貌。
姜四洲李专熊翔肖鹏
关键词:C/C-SIC显微结构界面相
炭化工艺对C/C-SiC制动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以短炭纤维、Si粉、炭粉和树脂为原料,通过均匀混合、温压成形,在1 500℃原位反应最终制得C/C-SiC复合材料。测试试样的开孔隙率、热扩散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制备工艺过程中后续炭化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对摩擦表面及磨屑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树脂浸渍炭化工艺制备的C/C-SiC制动材料具有适中的摩擦因数和较低的磨损率;经后续炭化,树脂转变为树脂炭,以磨粒的形式增大摩擦力,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磨损率。
杨阳熊翔肖鹏旷文敏姜四洲
关键词:温压原位反应
模压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被引量:4
2008年
以炭纤维、硅粉、石墨粉等为原材料,采用模压法制备炭纤维增强C/C-SiC复合材料;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材料抗弯、抗压强度与冲击韧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断口形貌;研究纤维分布状态、纤维长度以及后续炭化处理对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分散纤维以单丝状态分布在基体中时,纤维与基体结合紧密,材料力学性能较佳;纤维长度为5 mm时,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弯强度、垂直和平行抗压强度、冲击韧性分别为59.06 MPa,147.03 MPa,134.25 MPa和2.45 kJ/m2;后续炭化处理使材料压缩性能提高22%以上,冲击韧性则有所下降,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
熊翔旷文敏肖鹏杨阳姜四洲
关键词:模压法炭纤维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